12/25/2014

呂立醫師:孩子老是過敏?八歲是肺部成長關鍵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寒流入侵,天空灰矇矇一片,空氣又冷又髒,

許多小朋友不只鼻塞、打噴嚏,也常咳到睡不好,

到底寒冬、空氣差時,該如何照顧胸腔健康,減少久咳不止?


「咳、咳、咳」孩子深夜裡斷斷續續的咳嗽聲,總讓家長繃緊神經、夜不成眠,但為什麼每到冬季,總會覺得孩子特別容易生病,呼吸道特別難照顧?


其實,光是冷空氣,就會讓有些氣管比較敏感的孩子有氣管收縮、痙癴,出現呼吸困難、會喘的症狀,更別說寒冷的氣候,也會讓流行性感冒病毒較活躍。天冷時,大家會比較傾向門窗緊閉,讓室內成為病菌交流的空間。


而從大環境來看,寒冬易有呼吸症狀是因為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冬季會有從西伯利亞與蒙古夾帶而來的沙塵、霾害,再加上國內的交通與工廠等空氣汙染,倘若含有的空氣品質懸浮微粒濃度(PM10)、細懸浮微粒濃度(PM2.5),空氣汙染指標值(PSI)較高,對於有呼吸道敏感的孩子及成人,都會造成痰多、喉嚨癢、咳嗽的加劇,甚至可能讓氣喘發作。


到底氣溫直直落的冬季,該如何照顧孩子的呼吸道?本週由專精兒童胸腔醫學的呂立醫師,分享兒童呼吸健康的關鍵養生之道。

12/18/2014

夏子雯營養師:火鍋煮食有順序,先煮菜,再喝湯、配飯麵,加工品及肉片最後涮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一到冬季,就是親朋好友相聚吃火鍋的熱季,

不管是麻辣鍋、牛奶鍋、藥膳鍋、酸菜白肉鍋,都很受歡迎,

冬天吃火鍋,要怎麼吃出健康,不發胖?


明明是有大量蔬菜,又有營養的暖呼呼火鍋,為什麼常常吃到胃腸不適、衣帶漸寬呢?但如果連吃個火鍋,都無法盡興,這也不能吃,那也不建議吃,實在很掃興。


尤其台灣的火鍋,種類繁多。不管是加了花椒辣油的麻辣鍋,還是奶白的牛奶鍋、感覺很補身的藥膳鍋、羊肉爐,熬了許多酸白菜的白肉鍋,各有風味,無不讓人在冷颼颼的寒冬裡食指大動,忍不住大快朵頤,常會飽到晚上睡覺時會胃酸逆流而睡不好。


美味好吃的火鍋,不免要有好湯頭、新鮮衛生的肉品或海鮮,以及豐盛的火鍋料及菜盤,沾醬也是一大要角。主食,常有白飯、麵、冬粉,可供選擇。只要能視個人的健康狀況,掌握點菜的技巧,留意進食的順序及分量,菜色豐富的火鍋,也能吃出美味,不留下負擔。


歡聚吃火鍋,要吃出安心、健康,從點菜開始。本週由懂吃又專精營養指導的夏子雯營養師,分享她在秋冬吃火鍋時,享受美食又兼顧健康的關鍵養生之道。

12/16/2014

蒲啟明醫師:哎呦!皮膚受傷流血,怎麼辦呀?

氣溫下降,就會覺得好冷好冷。衣服穿太多又會熱到流汗。

不小心跌倒、擦傷時,一定會覺得痛痛的,這其實都跟皮膚的生理功能有關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小朋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皮膚受傷時,就算只有一點點擦傷,往往會覺得很痛呢?而且,有時候會留疤,有時候又不會留疤呢?其實,這跟皮膚的結構,還有皮肉傷的深度,都有關係呢!


我們人類的皮膚共有三層,分別是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表皮層,有如天然的防護罩,真皮層跟皮下組織裡有血管、神經、皮脂腺、汗腺、毛囊、脂肪等等構造,皮脂腺、汗腺、毛囊在表皮層,還會有開口哦!


皮膚可以感受到疼痛、冷、熱、觸覺、壓力,是因為表皮層跟真皮層,有許許多多的接受器,像是疼痛接受器的末稍,在表皮層有很多,所以,一點點皮肉傷,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疼痛。


但受傷後會不會留疤,就跟受傷時的深度有關,如果傷口的深度有到達真皮層,就會導致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形成疤痕。所以,假使是很輕微的傷口,只有表皮層受傷時,雖然一樣會覺得「好痛啊!」,只要能好好照顧,就不會留下疤痕了。

12/11/2014

林英欽醫師:痛風曾發作的患者,連含果糖的汽水及果汁,都不宜喝?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例行健康檢查,尿酸值偏高,出現紅字的異常,

大吃大喝後,痛風發作,也常與尿酸值異常有關,

到底尿酸高,代表什麼?該如何作好日常保健呢?


氣溫驟降,許多曾痛風發作過的患者,即便只有喝些火鍋湯、小酌取暖,總會擔心,因一時的貪嘴,而在半夜時,付出腳姆趾關節大痛的慘痛代價。一旦罹患痛風,也常被告誡,要避免吃高普林(purine,亦稱嘌呤)的食物,並注意血中尿酸值的高低。


之所以要限制普林的攝取是因為普林在肝臟會被代謝成尿酸,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當超過飽和點,又有機會形成尿酸鹽的結晶,與痛風發作有密切關係。但普林不只來自食物,也是身體新陳代謝時會產生的物質。事實上,經人體製造出來的普林,約佔三分之二左右,竟比從食物中攝取而來的普林還多。而血中尿酸多,不僅僅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也常與尿酸無法有效自腎臟排泄有關。


到底沒有症狀的尿酸高,該怎麼辦?當有痛風病史時,該怎麼避免痛風再次發作?本週由專精預防醫學與健康檢查的林英欽醫師,分享尿酸偏高該如何養生的關鍵養生之道。

12/04/2014

李宜家醫師:吞胃藥,真能保護胃壁?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秋冬時節,氣溫開始下降,就容易犯胃痛嗎?
根據健保署的統計,國人每年吃掉二十億顆,平均每人吞掉一百顆,
到底為什麼會胃痛?吞胃藥,真的能保護胃壁?

每當氣溫驟降,上腹部便隱隱作痛,有時還會因為消化性潰瘍而出現解黑便的異常症狀,怎麼會這樣呢?主因並非氣溫下降,而是天冷,難免會容易感到飢餓,年終的喜慶宴客又較多,常會因吃太飽、飲食辛辣或是社交性的抽菸、飲酒,導致胃酸分泌較多,造成胃的發炎、腫脹,加劇胃酸逆流、胃痛。

再加上秋冬也是骨關節痠痛、心血管疾病易復發的季節,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抗血小板藥物的阿斯匹靈時,也有可能會傷害腸胃道黏膜而誘發不適。許多有胃食道逆流、胃痛、胃潰瘍的患者,常會在吃大餐、應酬或吃止痛藥前,先服用胃藥來「顧胃」。

目前常見的胃藥,大致可分為四大類,第一大類是可中和胃酸的制酸劑,缺點是較易便秘、藥效短暫,優點是便宜。第二大類是能在胃黏膜上,形成膠狀保護層的胃乳,讓天生或因抽菸黏液層較稀薄的胃壁,可得到保護,缺點是藥效短,優點是藥效快。第三大類是可短時間,有效壓抑胃酸分泌的抗組織胺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效果約可維持六小時,一般早、晚各吃一次。第四大類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更將壓抑胃酸的分泌的時間,拉長到十二到十六個小時以上。一天吃一次即可。

到底光吃胃藥,能不能顧好胃壁?常常犯胃痛,到底該注意什麼?本周由專精消化道疾病的李宜家醫師,分享秋冬時節,有效照顧胃部的關鍵養生之道。

12/02/2014

李達人醫師:流鼻血,也是鼻子健康的指標

「哇!流鼻血了。」是很多小朋友都曾有過的經驗。有時候,也還沒開始挖鼻孔,只不過打個大噴嚏、擤鼻涕用力一點點,鼻血就流出來了,怎麼會這樣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鼻血從鼻孔裡,像湧泉一直冒出來,越緊張鼻血似乎就流得越厲害。小朋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秋冬時,好像更容易流鼻血呢?其實,流鼻血跟鼻腔黏膜的健康很有關係哦!


我們的鼻腔是上呼吸道的守護神,鼻黏膜下有豐富的血管,感受進出的空氣,可負責過濾、調節、暖化、濕化空氣,當天氣越冷,我們的鼻黏膜會更加充血腫脹,讓冷空氣的加溫,更有效率。


一旦有慢性鼻炎時,不管是塵蟎、蟑螂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還是因為空氣污染、二手菸引起的非過敏性鼻炎,都會讓鼻黏膜充血腫脹又發炎,再加上鼻子本身就是一個空氣過濾器,一天下來會卡很多髒東西在裡面,不止會鼻塞,也會有很多鼻涕、鼻屎,難免,忍不住想去揉鼻子、擤鼻涕,有時睡覺時會不自覺地摳鼻孔。


而在鼻翼附近,鼻中隔前端的利特氏區動脈微血管網,是我們手指伸進鼻孔可及的區域,有可能因為一點點外來的刺激,就會破裂流血,鼻血會像湧泉一點一點冒出來。容易流鼻血的小朋友,平時跟睡前,可在利特氏區塗凡士林,提供多一層的保護。




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李達人醫師提醒,「流鼻血時,千萬不可以往後仰,因為,往後仰,鼻血會流進咽喉,如果是嚴重流鼻血,有可能導致無法呼吸,或是引發咳嗽,讓情緒緊張流出更多鼻血。正確的方式是微微前傾,可以讓鼻血往鼻孔流出來,同時,用手指頭輕壓兩側的鼻翼,就可以壓住最容易出血的利特氏區,約三到五分鐘,再觀察鼻血有沒有繼續流。」





11/24/2014

紀鑫醫師:認清發燒階段,四肢冰冷時,勿溫水拭浴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今年秋冬病毒大發威,腺病毒、登革熱、流感病毒齊發,

到底為什麼會發燒?發燒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及壞處?

什麼情況下該積極退燒?睡冰枕、退熱貼,真的必要嗎?


攝氏三十九度、四十度,看到節節高升的體溫計,連著高燒三、五天,很少有家長,可以淡定以對,從四、五月延燒迄今的腺病毒,常引起脖子附近的淋巴結腫大,鼻塞很嚴重,晚上睡覺會發出沈重的鼾聲,有時,甚至會使得喉嚨裡的扁桃腺化膿,常讓孩子燒到吃不下。


在南部個案已破萬例的登革熱,潛伏期約三到十四天左右,發病時,也會發燒,合併有劇烈的骨頭痛、眼窩痛,常讓患者誤以為是頭痛,身上會出現紅紅的登革熱皮疹、皮膚上有出血點。而秋冬時節,易盛行的流行性感冒,高燒個三天,也很常見。


當人體受到病原體侵入,引起身體發炎反應的發燒,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免疫系統的作戰能力,加強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但發燒時會增加代謝,體溫平均增加一度會增加十%的呼吸量、心跳數,讓呼吸跟心跳加快,這對於有心臟病、慢性肺病的患者會加重心肺負擔,有可能無法承受。此外,六個月到六歲的嬰幼兒,也有部份孩子,因體質的因素,有可能在發燒的二十四小時內,出現熱性痙攣的症狀,讓家長飽受驚嚇。


到底發燒有那些階段?睡冰枕、退熱貼、溫水拭浴,真的有用嗎?什麼情況下,該考慮吃退燒藥或用退燒塞劑?本周由專精兒童感染症的紀鑫醫師,分享發燒時,居家照護的關鍵養生之道。

11/20/2014

李林鍵醫師:手麻到滑鼠都握不住,這是怎麼了?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秋冬氣溫下降是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

睡到半夜,出現手麻症狀時,常讓人擔心是不是急性腦中風?

到底時常有惱人的手麻,該怎麼辦?該如何與中風作分辨?


坐在電腦前,工作一段時間後,手部大姆指、食指、中指,一路麻到無名指;騎摩托車時,不管是緊握把手或催油門時,手麻的症狀會特別明顯;晚上睡得正沈,手指、手掌傳來一陣酥麻不舒服,半夜還會麻到醒過來,非得用力把手掌甩一甩,讓手的血液循環比較好,才會覺得好一點,這都是臨床上,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若持續沒有改善,有時候嚴重起來,出現肢體無力的現象,可能連右手好好拿筷子夾食物,左手把碗端穩,都會出現困難。


為什麼現代人很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的困擾?主要是因為我們手掌腕骨的骨頭排列,就像英文字的「U」,上面覆蓋著橫腕韌帶,形成一個有如小隧道的空間,腕隧道內有血管、控制手指活動的肌腱,以及,支配大姆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靠拇指側半部感覺的正中神經。


當手持續作出伸展、彎曲的過度使用動作時,常造成橫腕韌帶的增厚,也會使得腕隧道內的空間變窄、壓力增加,而壓迫到血管、肌腱、正中神經,因血管、肌腱的結構比較強健,常是結構脆弱的正中神經,率先出現所掌管三個半指頭的痠、麻、痛。


不過,由於人體的神經,就像一條從頸椎一路連接到手掌的電線,只要中間有任何一段神經被壓迫到,也會出現手麻的異常症狀。舉例來說:頸椎第六節、第七節的脊椎神經,掌管的區域,也與腕隧道的正中神經相同,當因有骨刺、退化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而被壓迫到神經根時,也會出現雷同的症狀。


到底容易手麻,該怎麼作好日常的保健,才能避免症狀一再發生,越來越嚴重?那一類手麻要提高警覺?為什麼手麻,應及早重視?本周由專精人體復健的李林鍵醫師,分享的減緩惱人手麻的關鍵養生之道。

張高華治療師:3招有效甩掉體脂肪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不管,站起來、走路、彎腰,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強壯的肌肉力量,

中年開始,肌肉量的流失速度加快,肌肉比例少,容易疲累,

正確作對肌肉鍛鍊,不只是保持身材,對維持好的體能及活力很重要。


人體的肌肉,可分為心肌、平滑肌、骨骼肌三種。心肌主要是在心臟,平滑肌則是分佈在內臟,這兩種是不隨意肌,無法經由意識去控制心跳及腸胃蠕動。只有經肌腱連接到骨骼兩端的骨骼肌是屬於隨意肌,可以經由骨骼肌的收縮,產生動作。所謂的肌肉鍛鍊或運動訓練,指的就是骨骼肌的訓練。


即使體重維持不變,骨骼肌從三十歲起,也會逐漸減少,四十歲後,每十年會平均自然減少八%的肌肉質量,導致肌肉量越來越少,體脂肪率越來越高,身型看起來比較臃腫。一旦肌肉流失過多,肌肉力量不足,不但會讓骨骼、關節的負擔增加,使得腰背容易痠痛,也會讓位於肌肉內的能量工廠粒線體,以及,可以提供身體能量的肝醣,數量都會減少,讓人容易感覺疲累不堪。


及早作適度的肌肉鍛鍊,對減緩肌肉的流失,相當重要。但若是久未運動的中年人,可能或多或少有些關節的磨損,在作現在坊間非常流行,宣稱可練出人魚線的棒式(plank)或是健美臀腿的深蹲(squat)等健身運動時,若不留意動作要訣,反而有可能發生折腰傷膝的運動傷害。


到底久久沒運動,該如何正確提升肌肉的質量?運動前後,該怎麼吃,比較恰當?本週由專精運動訓練的張高華物理治療師,分享中年人肌肉鍛鍊的關鍵養生之道。

11/18/2014

許巍鐘醫師:鼻竇、鼻竇到底在那裡?為什麼會發炎?

有過敏性鼻炎,不只會擤鼻涕擤到鼻子紅紅的、鼻塞難呼吸、鼻黏膜破皮流鼻血,有時候還會因為鼻黏膜發炎,引起鼻竇炎,甚至還會發燒、頭痛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人類總共有四對鼻竇,位於臉頰的上頷竇跟鼻側的篩竇,在胎兒時期就會開始發育,而位於頭顱正中央的蝶竇跟眉毛上方的額竇,出生後,才發始發育,這四對鼻竇到青春期時,才會發育完成。


含有大量空氣的鼻竇,可以減輕頭骨的重量。鼻竇跟鼻腔一樣,都有纖毛,也會分泌黏液,當我們從鼻子吸入空氣的時候,不只會經過鼻子,也會經過鼻竇,可以幫忙調節空氣的溫度、溼度。


當鼻腔黏膜發炎,有鼻涕堆積在鼻腔時,如果塞住鼻竇通往鼻腔的開口,造成鼻竇感染蓄膿,引起細菌性感染,就容易引起急性鼻竇炎。


臺大醫院小兒耳鼻喉科科主任許巍鐘醫師提醒,「不管是過敏性鼻炎或感冒,有鼻涕時,必須注意擤鼻涕的方式要正確,嘴巴微微張開,可以用食指壓著一側的鼻孔,輕輕把另一側的鼻涕擤出來,再換另一側。千萬不要嘴巴閉緊緊,又用力同時擤兩側的鼻涕,這種錯誤的擤鼻涕方式,反而容易讓鼻涕跑到鼻竇或倒流到耳朵裡,形成反覆性的鼻竇炎或是中耳炎,不利於呼吸道的健康。」

11/06/2014

曾忠仁醫師:斑斑點點不能光靠雷射,診斷錯誤有可能延誤先機!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氣溫下降,逐漸進入雷射除斑的季節,

中年過後,臉上的斑斑點點,特別是老人斑特別礙眼,

到底對不愛撐傘又不化妝的男性來說,怎麼保持面子的光鮮?


主演《X戰警》中強悍金鋼狼的澳洲知名演員休·傑克曼(Hugh Jackman),今年才四十六歲,二○一三年十一月,因鼻側長出不明斑點,在太太的建議下就醫,証實罹患了皮膚癌中的基底細胞癌。最近又接受第三次皮膚癌切除手術,罹癌後,他不只一次以自身長期曝曬於陽光下,又沒作好防曬措施的錯誤經驗為例,呼籲民眾要多注意做好防曬工作,並隨時留意皮膚上的不明斑點。


事實上,從中年開始,皮膚的細胞開始老化,細胞分裂與分化的穩定性變差,就可能產生各種良性或惡性的皮膚腫瘤。若是良性病變,最常見的就是老人斑、微細血管擴張;倘若是惡性的腫瘤,就是皮膚癌。


而臉部的皮膚,不像身體或四肢,可以用衣服來遮蔽,可說是整個人體皮膚當中,最容易整個曝露在外的位置,如果沒有特別作好防曬措施,就會因紫外線的持續傷害,加速皮膚老化,更易有斑斑點點、血管擴張而影響到儀容。


到底臉上的斑點,該怎麼處理比較恰當?皮膚癌跟良性的斑點又有何不同?本週由專精皮膚癌診斷與雷射除斑的曾忠仁醫師,分享中年人保面子的關鍵養生之道。

10/31/2014

人到中年,有如改裝中的中古屋啊!

文,黃秀美


昨天早上去看工地,戴了一個多小時的工地帽,瀏海都塌了,
想想中年,就像沒辦法打掉重蓋,必須原地改裝的工地,暫時
無法見人,卻仍在加緊趕工中〈笑〉! 

今年滿45歲,照理說,也當中年人好些年。

以前曾聽過,「中年是第二青春期」的說法,現在似乎能夠多理解一些些。

直到今年,甚至可以說是直到最近,才能夠理解到

身為中年人是什麼感覺。

中年人需要什麼?

中年人的健康,跟年輕人的健康,老年人的健康,在肉體跟思維上,有什麼具體差異。

最近,經常問的問題,是直接以「中年人」為開端,我想這是一個新的思維方式。

在走過兒童、青春,即將踏入老年之前,孩子已進入青春期,生命日益獨立,「我」再度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比起22歲,第一次成為社會人仕,這一次的第二青春期,似乎真的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了吧!?

不是新車,也不是新屋。中年人,該舊的,開始舊了,該壞的,逐漸要壞了,不會再天真的以為,還可以復舊如新,怎麼維持獨特性,呈現歲月的價值,反而是生活中的現實。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許勝評牙醫師:看牙,為何需要拍X光?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最近,牙科濫拍X光的新聞引發疑慮,不少民眾擔心因要看牙齒而增加輻射的露暴,但你知道嗎?雖然,很多人對輻射暴露有很深的恐懼感,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本來就存在天然的輻射源。

輻射的單位是西弗,1西弗等於1000毫西弗,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所謂的輻射劑量,跟輻射的強度及暴露時間,都有關係。

即使什麼都沒有作,台灣民眾所接受的天然輻射量,每年約在一.六毫西弗,也就是1600微西弗。而有些生活嗜好,也會增加輻射的暴露量,舉例來說:抽菸者,光是每天抽一包菸,一年下來所增加的輻射劑量,可達9毫西弗,也就是9000微西弗。

另以搭飛機為例,台北松山機場飛日本羽田機場,來回一趟的輻射量,約在16微西弗左右(按編:根據National Institud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in Japan的資料),也就是說從台北搭機去日本東京玩,約會有16微西弗的輻射量暴露。若是從桃園國際機場飛美國西部的洛衫機國際機場,來回一趟的輻射量,則約在90微西弗左右(按編: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資料)。

那牙科的X光片呢?牙科最常拍的X光片,包括有根尖片、咬合片、環口X光片,另外,與輻射劑量有關的常見影像檢查,還有牙科3D電腦斷層掃描。



根尖片:紅圈處的牙縫有初期蛀牙,牙冠有黑色陰影。
                藍圈處的牙縫沒蛀牙,可看到完整牙冠。
根尖片:約5微西弗。
咬合片:約5到7微西弗。
環口X光片:約15到25微西弗。
牙科3D電腦斷層掃描:視照射的模式而定,約30到120微西弗。

民眾會到牙科看診,常見目的一是洗牙,二是檢查,三是治療。我詢問過台北長庚紀念醫院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什麼情況下,他會安排患者作X光的檢查,他的回答是,看過口內的狀況、牙科病史、潔牙習慣,若懷疑有肉眼無法確認的牙科問題,就需拍牙科的X光,甚至,牙科3D電腦斷層掃描來全面性地確認問題,藉以訂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舉例來說:一位口腔衛生維持得不好、潔牙時,沒有使用牙線清潔牙縫的習慣,而懷疑有肉眼看不見的牙縫間蛀牙時,就會安排根尖片、咬翼片的拍攝。此外,如果有牙齦流血、發炎或是刷牙時,牙齦會流血,經過臨床檢查後懷疑有牙周的問題時,也會安排根尖片的拍攝。

10/30/2014

楊雀戀營養師:血脂肪不是越低越好,太低太高都是異常!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血脂異常,通常不痛不癢,卻與腦血管、心血管健康有密切關係,

當健康檢查有紅字時,該怎麼從飲食中作調整是一大重點,

吃植物油真的比動物油不容易塞血管?升膽固醇指數,又是什麼意思?


明明很少吃油炸食品,平常也不用豬油煮菜,為什麼作健康檢查時,膽固醇,仍然有紅字?其實,人體血中的膽固醇,不只來自於食物,而且飲食中的油脂,很多是屬於隱藏式的油脂,讓人不小心就吃下了過量的油脂及膽固醇並不自知 。


舉例來說:體內的膽固醇,只有部分來自食物,由肝臟自行合成的膽固醇約佔五○%,腸道自行合成的膽固醇約佔一五%,這些內生性的膽固醇,至少佔了六五%。當從飲食中吃了較多膽固醇時,肝臟會自動調控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讓血中膽固醇濃度維持在較正常的範圍,但若飲食中的膽固醇太過量,仍會使血中膽固醇升高,逐漸沈積在動脈血管內。


相反的,當有肝臟疾病,如:肝硬化時,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有可能受影響,讓血中的膽固醇濃度偏低。由於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的原料,在人體荷爾蒙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缺少時,也有損健康。


我們作健康檢查時,常會在血液中檢驗的血脂肪有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酸甘油酯(TG)的濃度。


到底這些不同的血脂肪,代表什麼意義?那些跟腦血管、心血管健康的關係較密切?本週由專精膳食營養保健的楊雀戀營養師分享血脂異常時,該怎麼作好飲食及生活調整的關鍵養生之道。

10/28/2014

葉國偉醫師:咳不停、咳到吐,居然是氣喘?

凌晨睡到三、四點,氣溫涼涼的,睡意正濃的時候,會咳到醒過來;上體育課,玩得正興奮時,連續咳咳咳不停,要小心可能是氣喘在作怪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我們身體的呼吸系統,從鼻腔開始,可分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有鼻腔、咽部、喉部,下呼吸道有氣管、支氣管跟肺臟,位於胸腔的肺臟,質地像濕濕有很多洞洞的海棉,當空氣從鼻子吸進身體裡,會經由咽喉到達氣管、支氣管及肺泡,進行氣體的交換,一方面把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另一方面又把氧氣滲入血液後,先運送到心臟,再輸送到全身。


入秋後,天氣變得冷冷的,是感冒病毒最喜歡的季節,潮溼的氣候,也有利於常見過敏原塵蟎的生長。許多有過敏體質的小朋友,往往在溫差急驟變化又感冒後,氣管變得比較敏感、不穩定,又接觸到過敏原,氣管、支氣管會收縮、發炎,讓痰液變多,這會啟動呼吸道的保護機制,出現咳嗽的症狀,咳得厲害時,也有可能會突然喘起來。當氣喘發作時,也會讓支氣管的表皮剝離,在修復的過程,有可能會讓氣管、支氣管的組織變形,使得肺部的呼吸功能、肺活量變得比較差。


本身有過敏體質,家裡也有氣喘兒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氣喘風濕科主任,也是臺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葉國偉提醒,「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刻,三天兩頭感冒,經常得看病、感冒後,又咳不停、痰很多、睡到半夜三、四點會咳到醒、上體育課時,不斷在咳嗽,都要小心是不是氣管有發炎、不穩定,氣喘被誘發了,要請爸爸媽媽帶你去給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的醫師作檢查。」

10/23/2014

陳亮恭醫師:抗老逆齡,運動、營養、疫苗,缺一不可!從中年就開始儲存高齡資本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秋冬氣溫下降,也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帶狀皰疹好發的季節,

易感疲勞、肌力流失的中年人,該如何作好秋冬時節的保健?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與帶狀皰疹疫苗,到底該怎麼打?


中年開始是骨骼肌、骨質、免疫功能,逐漸走向衰退的轉折點,與年長後是否會體力衰弱、行動受限,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可說是對抗老化最具價值的關鍵時刻。即便看起來很健康的中年人,若有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三高疾病,一定要未雨綢繆,嚴格控制,以減少未來發生心血管與腦血管事件的機率。


面對老化,還有二個講起來很簡單,執行卻很困難的重點,一是運動,二是營養。中年人的運動重點,必須針對中年人流失非常快的骨骼肌、骨質作鍜練,因為骨骼肌跟骨質的量,將會決定年長後是看起來老態龍鍾、舉步維艱,還是生龍活虎、步態沈穩。


而中年過後的營養,很容易缺乏的,居然是優質蛋白。優質蛋白跟肌肉量的維持、體能有密切相關。中年人會缺優質蛋白,常是因三高疾病被提醒要少吃肉、少吃蛋,有可能導致優質蛋白的攝取量不足。


正值秋冬,氣溫下降且氣侯變化較大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帶狀皰疹好發的季節,當免疫力隨著年齡,逐漸下滑之際,往往也會發現以前得流行性感冒,發燒個二、三天,就會逐漸康復,現在卻常常一拖,就是一個星期。免疫較差的糖尿病患者、腎病患者或年長者,有時也容易長出疼痛難忍的帶狀皰疹。


到底中年人該怎麼運動、怎麼吃,又要如何作好抗病毒的秋冬保健?本週由專精抗老與逆齡醫學的陳亮恭醫師,分享從中年開始儲存抗老資本的關鍵養生之道。

10/16/2014

鍾佩珍醫師:痛到夜不成眠的五十肩,為何如此磨人?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肩膀僵硬,連要舉起手臂,梳頭髮、穿衣服都卡卡的,

睡到半夜,還會因為肩膀不適而痛到夜不成眠,

到底五十肩跟肩膀酸痛有何差異?得五十肩該怎麼辦?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高的關節,上臂的肱骨,只有淺淺靠在肩胛骨上,主要是由肩關節深層的四條旋轉肌群,包括上緣的棘上肌、下緣的棘下肌、內側的肩胛下肌、環繞肩膀的小圓肌來作出各種需要動用到肩部的動作。


而五十歲左右,正值人生的中間點,智慧與腦力正盛,但肩膀的旋轉肌群,也已經累積了四、五十年的耗損。肌腱、韌帶雖老舊,但還不至於到損壞的程度,倘若有受傷、發炎現象時,肩膀往往會因疼痛不敢活動而使得肩關節逐漸有沾黏的現象,沾黏越嚴重,活動範圍越不靈活,肩膀越覺得僵硬,這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常見單側先發生,且因成雙成對的身體結構,耐用期差距不大,當一側發生問題時,另一側的使用率勢必增加,因此,未來另一側肩膀,再發生五十肩的機率也不低。


五十肩的進行是不知不覺的,往往要做以下的動作時,才會發現,如:男性,無法拿長褲後方的皮夾,動作有些卡卡,女性則是無法順利扣好內衣的背扣,洗澡前,想脫套頭的上衣,居然無法靠自己作到;洗完澡,要拉上褲子,也意外出現困難。早上起床,無法舉起手臂梳頭,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時,若翻身壓到患側手臂,常會因發炎,痛到無法忍受而睡不好,對生活品質造成負面的影響,也會造成日常活動的不便。


到底五十肩跟肩膀的肌腱炎,有何不同?為何又叫「冰凍肩」、「凝肩」?經常打電腦會更容易得五十肩?本週由專精五十肩與肌腱炎鑑別診斷與治療的鍾佩珍醫師,分享肩關節保養的關鍵養生之道。


關鍵一:僵硬得像冰凍過的肩膀,就是五十肩


冷凍庫裡的食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凍到硬綁綁。而五十肩之所以被稱作是「冰凍肩」、「凝肩」,就是因為肩膀會很礓硬,像被冰凍過,失去彈性、難以動彈、有如凝固的肩膀。如果置之不理,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會越來越受限,影響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要怎麼避免罹患五十肩?最重要的是,要能理解中年的身體,就像中古車,必須好好保養,適度鍜鍊,才能延長使用期限。尤其是肩膀上緣的棘上肌,最容易受到壓迫磨擦,產生撕裂傷。


以上班族來說,勉強把手臂高舉過頭,取高處的重物,最有機會讓棘上肌受傷、疼痛而導致肩關節的沾黏,引發五十肩,建議每次要拿高處的東西時,能夠以椅子或梯子墊高,避免手臂高舉,改以平行移動的方式,把高處的物品拿下來。外出時,也不要勉強用手提太重的隨身用品,可善用購物車或有附輪子的行李箱來分擔重量。


平時使用電腦時,要適度的休息,多注意姿勢,手肘宜輕輕放在桌面上打字,可讓肩膀處於放鬆的姿態。最忌手肘懸空,用力高聳肩膀打字,這會讓肩頸很緊繃、不適,增加罹患五十肩的機會。


而在作居家打掃時,擦地板、吸地板的動作,也常常需要把手臂重覆往前伸長,久而久之,也有可能會累積出傷害,讓肩膀提早退化,建議可以善用科技家電,像是自動吸塵的掃地機器人來代勞,也可減少肩關節的施力。


關鍵二:改善肩關節靈活動,居家扶牆運動不可少


而有些手臂無力,抬不起來的肌腱發炎,常常被誤認是五十肩,該如何分辨?可由專業的復健科醫師,以被動式的推拉動作,來作關節各個活動角度的測試。一般來說,若只有肩膀疼痛、無力,卻沒有關節僵硬、角度受限,就還不是五十肩。但若持續因肌腱發炎而不敢活動肩膀,未來很有機會進展成五十肩。


不管是肩部的肌腱炎或五十肩,對每天都要活動的肩膀來說,都是災難,在發炎期,有必要使用消炎藥物減少發炎、降低疼痛,也可接受專業的復健治療,如:肩膀的熱敷,電療來減輕因發炎造成的不適。而五十肩患者的居家扶牆運動,逐漸把僵硬的肩關節拉開,增加活動角度,也相當重要。可面對牆壁站好,把手臂打直扶著牆壁,用手指慢慢往上爬高,直到爬到不能爬時,停留五秒,再慢慢爬下來。這套動作,可重覆作五到十次,耐心的作,可逐漸增加肩關節的靈活度。


關鍵三:有了五十肩,游蛙式比自由式更適合


等到肩膀往上的角度,可達一百二十度(正常是一百八十度)左右時,可嘗試躺在床上,把手舉高,利用地心引力的力量,把沾黏的肩關節,角度再拉得開一些。如果會游泳,建議可游蛙式來把沾黏的角度拉開,但較不建議游自由式,因游自由式時,划手的動作較吃重,且所使用主要的肌群,正是肩膀的旋轉肌群,有可能加重肩關節的局部壓力而難以負荷。


而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中年人或年長者,也鼓勵可多作水中的活動。因為,水有浮力,可提供身體支持與保護較不易有運動傷害,又有很大的阻力,可作運動的肌力訓練,提供關節穩定的力量。


光是直立在水中慢慢走動,靠著水的阻力,即可增加肌肉、肌腱的強度,達到增加身體柔軟度、關節活動力的目的,不管是對肩膀、頸部、腰部、髖部、膝蓋的關節,都會有正向的益處。初學者,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慢慢增加到二次,每次十五分鐘,共三十分鐘來作日常訓練。每周可作三到五次,即可達到保養兼修護的目標。


保健:減緩五十肩上身的3要訣


退化引起的五十肩,恢復期因人而異,也和罹患嚴重的程度有關,兩個月至一年,都有可能,多注意日常養生,可增加肩關節的耐用期限,減緩退化程度。


TIP1:打電腦時,應避免高聳肩膀、手肘懸空,這種易讓肩膀過度用力的姿勢。

TIP2:不可高舉手臂,勉強拿高處物品,可踩椅子或梯子,以平行移動拿取物品。

TIP3:手臂伸直手指扶牆面,用肩膀力量慢慢爬上去,停5秒,增加肩膀活動度。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鍾佩珍醫師

現任:臺安醫院復健科主任

專長:五十肩、肌腱炎、關節炎、痛風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10/14/2014

黃璟隆醫師:哈啾!哈啾!噴嚏打不停的過敏季又來了啦!

秋風起,鼻水落,一早醒來噴嚏連連,「水餃」包不停,又是鼻塞又是眼睛癢,為什麼有過敏性鼻炎會那麼難熬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在台灣每兩個學童,就有一個有過敏性鼻炎的困擾。最近,氣溫開始轉涼,清早起床準備上學前,是不是已經開始有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的情況呢?有的小朋友,也有會有眼睛癢癢的、眼淚汪汪的過敏性結膜炎症狀,真是太難熬了。


由於鼻子是我們人體呼吸道的入口,鼻腔內的鼻甲具有調整空氣溫度及溼度的功能,鼻黏膜所分泌的黏液,則可吸附空間中的灰塵、異物。一旦吸入過敏原,產生過敏的反應,就會讓鼻甲水腫、鼻黏膜發炎、腫脹、有白色或透明的分泌物,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症狀。


但到底是什麼物質,最常讓人鼻子過敏、打噴嚏呢?在台灣最常見的兩大吸入性過敏原,一是塵蟎,二是蟑螂。這二種節肢動物的碎屑、分泌物、排洩物,都有可能讓有過敏體質的人,出現過敏症狀。

10/09/2014

張學逸醫師:喉嚨卡卡,為何胃酸逆流超傷嗓音?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三天兩頭,喉嚨疼痛、聲音沙啞,

連好好說幾句話、跟朋友唱個歌,都上氣不接下氣,

嗓音到底該怎麼作好保養?常常喉嚨發炎要注意什麼呢?


入秋後,天氣漸涼,逐漸進入感冒病毒活躍的季節。一感冒,就喉嚨痛、聲音沙啞是常見的症狀,特別是感冒後,還需要持續說話的人,更容易有「失聲」的困擾。這是因為發聲是一種精準而快速的運動,需要靠呼氣來推動兩側聲帶的振動來發出嗓音,聲帶的振動頻率,每秒可高達一百到三百次。


而聲帶又是很敏感的組織,一旦感冒發炎,聲帶的組織會腫脹,讓聲帶無法有效的振動和閉合,導致聲音嘶啞、發聲吃力。若勉強繼續說話,就像投手在手臂痠痛時,仍繼續賣力快速投球,當然會有運動傷害,易導致急性聲帶炎而失聲。由於,目前並沒有任何食物或特效藥,可以立即消除聲帶的發炎腫脹,當發聲吃力時,最重要且有效的保養方式,就是減少說話,讓聲帶充份養生休息。


若感冒休息一到兩周,聲帶還是沒有痊癒,或是明明沒感冒,在說話、唱KTV時,卻依然有發聲吃力、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就表示可能還有其它影響發聲的問題,需就醫作進一步的診斷。


以動不動,就覺得喉嚨很痛、聲音沙啞,不斷想要清喉嚨為例,常要考慮是否合併有咽喉胃酸逆流的問題,這是影響現代人嗓音相當常見的原因。人類的咽喉比食道更敏感,但有咽喉胃酸逆流的患者,大部份不見得會有嘔酸水、心灼熱的胃食道逆流症狀,而是以喉痛聲啞、喉嚨卡卡、感覺喉嚨有痰,想要清喉嚨最為常見。


到底經常講話吃力、嗓音粗糙、吞口水有異物感,該怎麼辦?本週由專精咽喉嗓音鑑別診斷與治療的張學逸醫師,分享嗓音保健的關鍵養生之道。

10/08/2014

陳麗萍牙醫師:孩子長了鯊魚牙,怎麼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最近,英國有個八歲的男孩布朗(Zak Brown),因為上排大門牙的二顆恆牙,直接長在乳牙的內側,造成乳牙與恆牙併存,同時有二排的上排大門牙,而被同學取了大白鯊(Jaws)的外號,被冠上鯊魚牙男孩之稱。

事實上,鯊魚的牙齒,有如輸送帶,有次我跟孩子去新加坡聖淘沙S.E.A.海洋館的鯊魚海域,還親眼看到鯊魚嘴裡有三排尖尖的牙齒併列,相當壯觀。據說,有些鯊魚的一生,可換上萬顆牙齒呢!


鯊魚牙男孩布朗的父母說,因為上排大門牙有二套牙齒,布朗得花比較多時間在刷牙上,雖然,並不致於會妨礙進食,但對發音有輕微的影響。

10/02/2014

楊智超醫師:睡到半夜或是運動時的腳抽筋有多惱人?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很多人都有小腿抽筋而僵硬、疼痛的經驗, 

尤其是睡到半夜或是運動時的抽筋,最讓人困擾不已。

到底經常抽筋,怎麼辦?那一類型的抽筋,得要特別注意?


運動、睡覺時,突然抽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適。抽筋其實是骨骼肌快速強烈的收縮,造成局部肌肉的僵硬與疼痛,最常發生在小腿肚。大多數的抽筋,在幾分鐘內,也會逐漸自行紓解,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骨骼肌,又稱橫紋肌,是以肌腱固定在骨骼的兩端,骨骼肌要順利收縮,靠得是運動神經來傳導神經訊號。這些神經纖維,在人體內,就像複雜的電線系統,而神經外緣包裹著髓鞘,可加速神經訊號的傳導,並且具有絕緣體的功能,避免電線因漏電而短路。


骨骼肌會快速強烈收縮,有許多生理及病理的原因,尤其是在某些姿勢下,肌肉的縮短較會引發抽筋,例如:游泳或平躺睡覺時。當人體出現電解質不平衡、或運動神經有病變時,也會導致神經訊號不穩定,造成不正常的放電,就像電線三不五時頻頻漏電、秀逗,而讓骨骼肌抽筋頻繁。若程度或頻率高到令人困擾,建議要到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評估。


到底抽筋時,該怎麼處理最恰當?經常半夜抽筋,有那些方式,可以降低發生的頻率?那一類的抽筋不可輕忽?本週由專精神經肌肉疾病鑑別診斷與治療的楊智超醫師,分享減少抽筋的關鍵養生之道。

9/30/2014

陳韻之牙醫師:常常咬牙切齒,會怎樣?

小朋友可別以為吃飯、喝湯,只會動用到我們的牙齒,連結顳骨跟下顎骨的顳顎關節,在咀嚼、吞嚥、說話時,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喲!



















食指壓在耳朵前方的鬢角兩側,張開嘴巴,有沒有感覺到有個會滑動的關節?這是掌管嘴巴開關的顳顎關節。牙齒咬合時,下巴兩側腮幫子摸起來最大塊的肌肉,就是咀嚼肌。


顳顎關節的上半部,是由顳骨形成內凹的關節窩,下半部,則是由下顎骨形成關節突,藉由咀嚼肌配合顳顎關節的上下左右滑動,可讓嘴巴張開,達五公分高,左右移動約一公分寬。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在心情特別緊張時,會不由自主的咬緊牙關。在張大嘴巴吃漢堡、打一個超級大的哈欠時,曾聽到耳邊傳來「喀喀」的異聲響?這是顳顎關節在大幅移位時,所發出的聲響,有些小朋友會覺得好有趣,刻意一直玩、一直玩不停。




台大醫院牙科部顱顎障礙症陳韻之醫師提醒,「持續的咬緊牙關,或是故意頻繁的張大嘴巴發出喀喀聲,都有可能加速顎關節的軟骨磨損,當顳顎關節出狀況,咀嚼肌也會僵硬、痠痛,出現嘴巴張不開、下顎卡住的不適。有時候,甚至會引發頭痛。」

9/25/2014

曾頌惠醫師:3C成癮是脊椎側彎的幫兇?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孩子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總是彎腰又駝背,

寫字時,姿勢很奇怪,雙肩老是一高一低,

這些姿勢不良、脊椎側彎的現象,該如何從生活中調整?


站立時,很難保持抬頭挺胸的良好姿勢,容易聳肩、凸腹。平常,走沒幾分鐘路程,就開始腳軟、走不動。能坐著,就不想站著,能趴著,就不想坐著。寫功課時,肩膀一高一低,兩肩高度不平均,這都是現代家長常會擔心的姿勢不良、脊椎側彎問題。


事實上,直立行走的人類,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點脊椎側彎的情況,統計上,約有一○%人口有脊椎側彎,相當於每十人,就有一人有程度不同的脊椎側彎。而現代的生活環境,原本就比較缺乏鍛鍊體能的機會,再加上靜態的坐式活動太多,傢俱都設計得太舒服,時常坐在缺乏支撐力的軟沙發、懶沙發上,也容易會讓孩子坐姿不良。


到底孩子的姿勢不好、脊椎不正,該怎麼辦?本週由專精小兒復健的曾頌惠醫師,分享兒童脊椎保健的關鍵養生之道。

9/18/2014

陳志道醫師:青少年「成天關在房間裡,搞自閉」、「情緒大暴走」是超正常表現。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是生理、身心遽變的時期,

不管是大腦的發展、身形的成長、情緒的反應,都與兒童期不同,

常讓青少年及家長都措手不及,家有青少年該怎麼辦?


青少年是銜接兒童與成年的過渡時期。孩子在國小高年級後,逐漸進入青春期的早期,生理上,逐漸擁有成人的外表,除了骨骼變長變寬,鼻骨長高、圓臉拉長,長高速度加快外,第二性徵的出現,也是青春期很大的特色,女孩的乳頭、乳房、子宮變大、初經來潮,男孩則是陰囊變大、陰莖變壯、長鬍子、變聲、有喉結。


國中進入青春期的中期,逐漸脫離父母的羽翼,開始發展自己的朋友圈,重視同儕團體的認同。高中則是青春期的晚期,渴望獨立,不再像以往那麼順應家長的想法,會更努力表達自己的意見。根據研究,約有五成的青少年可順利「轉大人」,而另外一半的孩子,可能會有叛逆、衝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讓人擔心的情況出現,讓家長感到很錯愕,常會覺得怎麼好好的孩子,一上了國、高中,就開始「成天關在房間裡,搞自閉」、「情緒大暴走」。然而,這都是長大成人時,孩子發展獨立人格、自我探索的過程。


到底家有的青少年,家長該怎麼拿捏關心與嘮叨的界限,面對情緒易暴衝的青少年而不抓狂?本週由專攻青少年親善門診的陳志道醫師,分享的青少年成長的關鍵養生之道。

9/16/2014

蔡士棹牙醫師: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會變兔寶寶暴牙?

「哈啾!哈啾!」經常過敏、打噴嚏,不只常常會出現鼻塞,鼻子不通,非得用嘴巴呼吸不可的麻煩,也會讓上顎的牙弓長不好,容易有上顎暴牙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牙弓,是牙齒的地基,發育理想的牙弓,像是英文字裡寬寬的U型,可提供足夠的空間,讓牙齒可以排列整齊。

往前凸出去的兔寶寶牙,吃長長QQ的麵條會沒辦法用門牙咬斷。

但很多有過敏性鼻炎體質的小朋友,明明小時候的乳牙,長得很漂亮,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沒有暴牙,但換牙後,新長出來的上排門牙,卻常常像兔寶寶一樣,明顯往前凸出去,吃東西的時候,連長長QQ的麵條,也沒辦法用門牙咬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是藏在鼻咽部裡的腺樣體肥大惹的禍!腺樣體跟扁桃腺一樣,都是淋巴組織,在我們小時候,有抵抗病菌的功能,會隨著年紀漸漸長大,功成身退,慢慢變小。

9/11/2014

陸清松醫師:經常忘東忘西,動不動跌倒是腦部老化前兆?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嗅覺失靈、經常情緒低落、嚴重便秘、睡夢中拳打腳踢,

究竟是得了憂鬱症,還是腦部開始退化,出了異常的狀況?

人越活越久,越來越長壽,該怎麼正確養生來延緩腦部的老化?


腦部老化是年紀漸長的自然變化。人類到六、七十歲後,新鮮的記憶的形成會需要多講幾次,才能由海馬迴通路存入大腦皮質層成為長期記憶,學習新的事物會需要花比長的時間。年輕時,可以三頭六臂,同步處理好幾件事,年紀漸長後,就像電腦用久了,運作的靈敏度,勢必不如新電腦快速,一次處理一件事會比較順暢。


但腦部的退化,又不一樣。以記憶力喪失的失智症為例,是大腦皮質層萎縮、凋亡,使得原來已經會的、很熟悉的事物,後來不會了。本來認識的人,後來卻有如陌生人,完全認不得。舉例來說:現在是幾年幾月幾日、自己幾歲,都不記得或說錯。原本是烹飪高手,變得不知該怎麼煮菜,應該加鹽,卻加成糖,這代表腦部的退化,已經脫離正常的老化軌道,是腦部生病了。


另一種,好發於六十歲左右的帕金森病,則是位於腦幹,如二顆小紅豆般大小的黑質細胞衰竭,無法再正常分泌出足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調控腦部的運動機能。一旦腦部的黑質多巴胺神經細胞低於三○到四○%,就會出現單側的手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不靈活等動作障礙症狀,這些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現會緩漸的進行,蔓延到對側手腳,最終會造成走路困難,逐漸喪失行動能力。


到底經常忘東忘西,動不動就跌倒,就是腦部開始老化的前兆?本週由專精腦部退化疾病的鑑別診斷與治療的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醫師,分享的延緩腦部老化的關鍵養生之道。

9/07/2014

江守山醫師:吃什麼都有毒,怎麼辦?

文,黃秀美

牛有瘦肉精,雞有禽流感,就連餿水油,都躍上我們的餐桌。對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跟掌握全家飲食大計的主婦來說,到底該怎麼吃?怎麼挑選食材?都成了每天要面對的大哉問。

目前,還有好幾家「堅不吐實」的食品廠商,沒有供出餿水油的流向,很難說有沒有餿水油流向家庭用油。提供我自己的作法給大家參考。我平常會在家煮簡單的飯菜,並沒有另外買豬油來炸的習慣。

不過,煮五花肉或雞時,會把肥的油,另外用低溫炸出來,放在小便當盒裡冷藏,量也不多,有多少用多少。在我看來,自己炸動物油,還是最笨,也最保險的方式。

買五花肉時,最大的重點,就是五花肉的脂肪,如果太少,不是加了瘦肉精,就是吃了餿水的豬,五花肉要肥肥,才是正常的。當然,動物油的飽合脂肪多,吃多對身體也是負擔,不建議大量食用。

這整個事件,演變到現在,我覺得最可悲的是,明明是不能吃、不該吃的東西,我們居然花了自己的血汗錢去買來吃。現在,又得花那麼多精神去討論到底有沒有毒?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危害?該吃什麼,才能排掉這些不該吃進身體裡的油?想想,還真是樂觀不起來。





9/05/2014

秀美姐姐:其實,是故事來找我


不知聽到什麼,這麼開心?這些花蓮孩子的笑容,很有感染力。


文,黃秀美
攝影,呂靜怡

最近,寫了一個上萬字的校園系列報導,寫的是遠在花蓮的小學校到《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會追夢之旅》的故事,有編輯問我,「妳又不是跑校園的記者,人也不在花蓮,怎麼會認識這麼遠的老師,又知道這麼特別的故事?即然是花蓮的故事,怎麼又怎麼能找到高雄的烏克麗麗樂手來採訪呢?」。

我只能說這一切都是意外,是故事來找我,而不是我去找故事。這次採訪裡出現的每一個人,並非我刻意去找來,而是採訪中一個一個冒出來的人物。

我常常覺得,好的故事,本來就會有自己的磁場,把相關的關鍵人物吸引過來,一有了開始,就會自動連成一串。我只是那引線人,負責把整個故事給具體串連出來罷了。

9/04/2014

劉權毅醫師:指甲老是長不好比想像中更難搞!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生了場重病、得過腸病毒,指甲居然會出現斷層、掉下來?

當指甲胖如鼓槌狀、有不明原因的黑甲,有可能是重大疾病的症狀。

到底指甲跟健康有什麼關係?嵌甲的指甲怎麼剪,才不會甲溝炎?


健康的指甲,光滑平整有韌度。中年過後,逐漸出現如山脊狀的凸起縱線,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指甲會生長跟指甲根部(簡稱指根)內的甲基質有關,四十歲以後,甲基質的生長速度不一,就會讓指甲出現凸起的縱線,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


但如果你發現指甲,變得又薄又脆,形狀像是凹下去的湯匙,或是,指甲下有小出血點、指甲如凸出的棒槌,要提高警覺。匙狀指與缺鐵性貧血有關連。指甲下有小出血點,除了最常見的外傷外,也有可能是罹患乾癬,甚至,心內膜炎的徵兆。指甲如棒槌的杵狀指,則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肺氣腫、肺膿瘍、肺癌,或是肋膜疾病。


可自己作一個簡單的指甲測試。把大姆指跟大姆指的指甲靠在一起,兩指的大姆指到第一指關節間,應該會出現一個菱形的縫隙。若是兩指到第一指節間,可以緊貼在一起,沒有任何縫隙,就表示有杵狀指的現象。


到底指甲老是長不好,經常甲溝炎、甲床易剝離是出了什麼狀況?本週由專精指甲鑑別診斷與治療的劉權毅醫師,分享從指甲看健康的關鍵養生之道。

9/02/2014

王姻麟牙醫師:又酸又痛,為什麼蛀牙會哭哭拉警報?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大家有沒有發現換牙的時候,乳牙跟恆牙比起來,除了個子大小差很多以外,乳牙的牙冠,通常比較雪白,恆牙看起來就比較偏黃呢?其實這跟乳牙最外層的琺瑯質是有關的。

原來啊!成熟的琺瑯質,應該是透明的,不成熟的琺瑯質是像毛玻璃一樣霧霧的。乳牙的琺瑯質,發育比較不成熟,看不到琺瑯質下面,像象牙一樣偏黃的象牙質,所以,外觀才會看起來比較雪白。

而恆牙的琺瑯質,發育成熟是透明的,因此,一看就可以看到偏黃的象牙質。所以,真正非常健康的牙齒,應該是像象牙般偏黃,像明星一樣雪白的牙齒,理論上,反而是比較不健康的耶。小朋友有沒有嚇一大跳呢?所以,別再擔心自己的恆牙黃黃的,這才是正港的好牙齒呢!

就因為乳牙比較小顆,琺瑯質的發育,又比較不成熟,蛀牙速度比恆牙快呢!我們六到十二歲的小朋友是又有乳牙又有恆牙的混合齒列期,如果乳牙太早蛀光光,要拔掉,最好能裝空間維持器,把牙弓的空間保留起來,以免長牙齒的空間變小,讓恆牙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而齒列更不整齊。



臺大醫院兒童牙科主治醫師王姻麟醫師說,「蛀牙,如果是只蛀到表面的琺瑯質,通常是不痛不癢,除非是蛀在看得到的地方影響到美觀,或是偶爾塞到食物殘渣,才會被發現。等蛀到有很多細細小管與牙髓腔相通的象牙質時,就會發現吃冷、吃熱時,會有點酸酸刺刺的感覺。若等到牙痛、長膿包,就已經蛀到牙髓腔,引起神經感染了,會把牙根吃掉,出現牙根吸收的現象,就得把那一顆已經受傷的牙髓神經移除,再裝上牙套保護,避免牙冠碎裂掉而缺牙。」

8/29/2014

同場加映:人正、心也美,專訪南台灣的烏克麗麗女神李宜玲

Annier說,「我一抱起烏克麗麗,就會發自內心想要微笑。」

文,黃秀美
照片,李宜玲、陳恆鳴提供

這次會認識Annier李宜玲,又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當初我在看第44屆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會海報時,眼睛跳針,把來自台灣的兩個團Bebin Ukulele Group〈北濱烏克麗麗社團〉跟Star Wish Ukulele Band〈星願烏克麗麗樂團〉混為一談。

直到身為星願烏克麗麗樂團的團長Annier,在我的FB社群,很客氣地留下訊息,我才發現自己搞了這個大烏龍,在緊急更正後,不免對這位印象很好的女孩,產生興趣。

星願烏克麗麗樂團是成立於2012年的獨立樂團,團員都是年輕人。大多已經開始工作,也開設了烏克麗麗教室,教授課程。平常省一點,日子還過得下去,但就像許多台灣獨立樂團的處境,未真正大紅大紫前,永遠都會在傷腦筋錢的事情。

常常是一整年工作,努力存下來的錢,就會花在出國演出,增加表演經歷這件事情上。去年去了上海跟泰國,今年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夏威夷。

Annier跟我說,「可以被邀請,站上夏威夷嘉年華會的舞台,是許多烏克麗麗樂手的夢想。」一聊到花蓮的北濱國小,她直說,「太有特色了!真的是很厲害。人多、整齊、音樂上也很棒!!!超強的!!!」,我真覺得她是個好可愛的女生。

8/28/2014

勇敢作夢、勇於追夢:專訪北濱國小林佳蓉老師

站上夏威夷嘉年華會的舞台,是烏克麗麗樂手的夢想,北濱的孩子實現了。


文,黃秀美,專欄作家
攝影,呂靜怡、林蔡毓、陳恆鳴

在寫這系列《帶著烏克麗麗去旅行》的夏威夷追夢之旅專訪時,每一個受訪者,都曾跟我提到一定要訪北濱國小烏克麗麗社團的林佳蓉老師,以及,把烏克麗麗帶進北濱國小的畢杜老師。

一直等到北濱國小從夏威夷烏克麗麗嘉年華會回來,我才真正有機會跟林佳蓉老師聊一聊,畢杜老師的部份,很可惜,到目前都還沒有獲得他的首肯。

佳蓉老師〈右〉是北濱國小烏克麗麗社團的負責老師,關心孩子們的大小事

在花蓮任職十五年,在北濱國小已待了十三年的林佳蓉老師說,當初請藝術老師畢杜來教孩子們烏克麗麗,的確跟北濱國小一度瀕臨裁班併校的危機有關,當時,曾創下新生只有六位的記錄。

為了捥救來源有限的學生人數,校方決定讓整體的課程多元化,除了加入海洋、自然探索,也希望借重藝術課程,吸引學生跨學區就讀,當時,就請藝術老師畢杜來教烏克麗麗,蔡佳玲老師教意象書法

目前新生人數,已從最少的六人,增加到二十人以上,是原本新生人數的三倍多。

五年級的雙胞胎姐姐張羽婷,是從二年級開始學烏克麗麗,她說,「烏克麗麗很小隻、很好玩、很簡單、很容易就學會了。」她很喜歡跟大家一起彈烏克麗麗的感覺。可剛開始跟大家一起表演,排列隊行時,常會不小心在舞台上常常撞來撞去的呢!

張明志醫師:男女貧血大不同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臉色蒼白、體力差,多爬幾層樓梯,就上氣不接下氣,

平躺時,又不見得像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會心悸、喘到睡不著,

這些是貧血患者,常見的困擾。貧血時,該如何作好日常保健?


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血液疾病。就因為實在太過平凡無奇,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完全不當一回事,自然也不會放在心上。事實上,貧血代表的是血液太少,紅血球的血色素含量不足,長期會造成心肌肥大。


血色素最重要的任務,是把氧氣帶到身體的組織內,一旦血色素過低,組織就會面臨缺氧的狀態,覺得很疲累,爬幾層樓梯,就喘到上氣不接下氣,常被誤以為是肺臟亮紅燈、得了心臟病,而跑到胸腔科、心臟科就診。


有些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貧血,可能會產生過多的球蛋白,堆積在腎臟裡導致腎功能的惡化,會到腎臟科求醫,甚至接受洗腎治療。另外,也有部份貧血患者。因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常有頭疼、全身肌肉痠痛到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就醫。或因肺癌、攝護腺癌等等癌症有骨髓轉移,腰痠背痛到得非掛急診不可。


原因百百種的貧血,究竟該怎麼正確看待?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不知不覺惡化貧血的凶手?本周由專精血液疾病的張明志醫師,分享改善貧血的關鍵養生之道。


關鍵一:貧血,不是直接補鐵就好


紅血球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所製造,過程中需要有腎臟所分泌的紅血球生成素來促進紅血球的製造,而鐵質是維持紅血球中血色素含量的主要元素,維生素B12及葉酸,則扮演讓紅血球成熟的重要角色。


一旦有貧血,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就醫時,會從病史、藥物、抽血檢驗、血液抹片,甚至,骨髓切片、基因檢測(如:海洋性貧血)來抽絲剝繭。


臨床上,常有患者抗議,「我明明已經貧血,血液都太少了,幹麼還得抽血作檢驗、抹片?為什麼不能直接開鐵劑補血,就好?」。事實上,「貧血,就吃個鐵劑試試看。」是目前貧血診斷上,最大的隱憂。

8/21/2014

陳志道醫師:心愛的屁小孩,居然偷抽菸怎麼辦?

當孩子的身上有菸味,您該怎麼辦?

credit: CC by The PIX-JOCKEY @flickr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前陣子,為了《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跟臺灣小兒科醫學會的黃璟隆理事長見面,談了許多事,其中之一是青少年的毒品問題。

黃理事長很希望能夠透過醫學會的力量,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吸毒問題,當時,就覺得,這個議題,有點困難,因為,根本沒有家長會想到自己家的孩子,居然會去碰毒品。

近日,台灣當紅的青春偶像,還有香港動作片演員的獨子疑涉毒被抓。其中一位當事人,在偵訊時,提到,「因為是好友,覺得沒關係,吸了一口後離開,不料就此沈淪毒海。」這種情況,在青少年的同儕間,並不算少見。

我想這些明星的家長們,也不曾想過自己聰明又星途大好的孩子,竟會染毒。就算是捧在手心長大的孩子,人生會交上什麼樣的朋友,作出什麼意料之舉,當過父母的人,怎麼會預知?明明就是自己心愛又單純的孩子啊!

這種情況,就像青少年的人生抽的第一根菸,大多數並不是自己買,而是朋友主動分給他們抽的。我在當記者時,曾經採訪過少年保護官盧蘇偉,他非常、非常反對青少年抽菸。他跟我說過,他輔導過各式各樣的偏差少年,沒有任何一個青少年,是完全不抽菸,就直接吸毒的。能夠拒菸,就是反毒的第一步。

王孟祺醫師:暗處刷手機,夜夜都傷眼!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日頭赤炎炎,太陽常常毒辣到,讓人睜不開眼,

不管是從事戶外活動,或是到海邊游泳或是到山上避暑,

不只是要注意皮膚的防曬,雙眼靈魂之窗的防曬,同樣不可少。


根據環保局的檢測,台灣每到夏天,全省的紫外線指數,皆高居危險級、過量級,只要十五到二十分鐘內,就可達到曬傷的程度,但民眾在作防曬措施時,往往只注意到皮膚的健康與美白,卻忘記眼睛,也是常常曝露在外的重要器官。


近年,有很多上班族,開始在意室內光線對眼睛的傷害,甚至會購買防藍光的眼鏡來配戴,但在外出時,卻不在意紫外線的傷害。事實上,戶外的紫外線照度,約是十萬(百焦耳/平方公尺),室內光線則是五百(百焦耳/平方公尺)左右,意即戶外光線的強度,是室內的二百倍以上。這就像在室內賣力擦防曬,卻跑到室外任意曝曬,完全是本末倒置。



到底眼睛的防曬要怎麼作,最恰當?那一類的太陽眼鏡,反而越戴越傷眼?本周由專精眼睛健康照護的王孟祺醫師,分享夏日護眼的關鍵養生之道。

8/19/2014

施文宇牙醫師:洗洗睡,你知道牙齒是五面女郎?


每顆牙齒,都是有立體弧度的五面女郎,共有五個面。

以嘴巴中線為中心,兩牙的鄰接面,接近中線的是近心面,遠離中線的,就是遠心面,還有咀嚼食物的「咬合面」,靠近臉頰的「頰側」,以及,貼近舌頭的「舌側」。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為了保護牙齒的健康,我們每天至少要早晚各潔牙一次,尤其是晚上睡覺前那一次的徹底潔牙,最重要。這是因為睡覺時,口水的分泌變少,沒辦法發揮沖洗口腔的自淨功能,如果口腔有殘留的食物渣,較容易導致口臭跟蛀牙。


潔牙,不必用蠻力狠狠刷,只要輕輕刷、徹底刷,一顆一顆各別多刷幾次,就可把牙齒的咬合面、舌側及頰側,都刷乾淨。


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負責醫師施文宇說,「很多小朋友明明很認真潔牙,但作牙齒檢查時,卻會發現後牙區最後一顆牙齒,完全沒有刷到,殘留許多食物渣。原來是因為牙刷的刷頭太大了,刷牙時,會一直頂到肉,不舒服,才沒辦法把最後一顆牙齒刷乾淨。」。

8/14/2014

游鴻儒醫師:又腫又痛的急性毛囊炎,其實有機會預防?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胸口、背上、手臂外側、腋下的毛孔上,紅腫有如青春痘的發炎紅疹,

到底是毛囊炎,還是毛囊角化症?跟青春痘的成因又有何不同?

該怎麼作好皮膚的保養,以擺脫這些毛囊疾病的苦苦糾纏?


你知道嗎?人體除了手掌及腳掌,沒有毛囊,不會長毛髮外,從頭到腳,都有毛囊的存在,總數量可達數百萬個以上。光是頭皮,就有高達十萬個左右的毛囊。而臉上的毛囊,也大約有十萬個左右。而只要有毛孔存在的位置,受到細菌或黴菌的感染時,就有可能會引起毛囊炎。


台灣的夏天,潮溼又悶熱,許多容易受傷、磨擦、不通風、重壓的毛孔位置,例如:男性的鬍鬚、女性的腋下、前胸、後背、中廣族的肚皮或臀部,以及愛穿緊身褲人仕的大腿,都是毛囊炎,相當好發的部位,必須特別留意生活型態的調整,才能降低毛囊炎一再復發的困擾。


為什麼背上的毛囊炎,特別難痊癒?毛囊炎、青春痘、毛囊角化症,又有什麼不同?本周由專精皮膚疾病診斷與治療的游鴻儒醫師,分享減少毛囊炎發作的關鍵養生之道。

8/07/2014

蒲啟明醫師:破相時,如何減少傷口變成難看的疤痕?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夏天戶外活動多,不管是出門跑跑跳跳,騎自行車,

難免會因不小心碰撞或跌倒,出現腫脹、瘀血、破皮等皮肉傷,

若外傷較大時,可能還需要縫上幾針,該怎麼作好傷口護理?


「哇、哇、哇」活動力十足的小娃兒,趁著家長不留神的瞬間,不知何時爬到沙發上,一不小心跌了下來,正好額頭著地,哭得呼天搶地,碰撞處馬上腫起鴿蛋大的黑青,讓媽媽又急又氣。


而專注在滑手機的路人,完全沒注意到路上坑洞,走著走著在馬路上跌了一跤,膝蓋受了點擦傷。剛從交通事故現場,被救護車送來的機車騎士,檢查後,雖然,沒有發生什麼重大的傷害,但髒兮兮的沙石、塵土,全混在血淋淋,尚在滲血的傷口上。


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皮肉傷,絕大多數不至於致命,但當皮膚受到破壞時,也等同打開人體的天然防護罩,給予病菌可趁之機。一旦出現傷口分泌物越來越多,或有發燒紅腫熱痛的現象時,代表傷口已有感染的可能性,必須馬上就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到底這些外傷,該怎麼適當地處理,才能減少感染的可能性,不致於留下難看的疤痕?本周由專精美容整形手術的蒲啟明醫師,分享居家外傷該如何照護的關鍵養生之道。

8/05/2014

陳麗萍牙醫師:乳牙、恆牙排排站,你開始換牙了嗎?

從第一大臼齒的「六歲齒」長出來後,一直到乳牙,全部換成恆牙前,我們的齒列,就進入既有乳牙,又有恆牙的「混合齒列」,這是牙齒成長發育,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你還記得自己掉的第一顆乳牙,是哪一顆嗎?其實,大部份的小朋友,掉的第一顆乳牙是下排的門牙哦!


但有時候,下排門牙的乳牙,都還沒有掉下來,下排門牙的恆牙,就會急急忙忙,從乳牙的內側冒出來,有點像併排停車那樣,乳牙跟恆牙的門牙、側門牙,會一起出現在下排的牙床上,這常常會讓爸爸媽媽非常的緊張,擔心會因此讓新長出來的恆牙歪歪扭扭。


其實,這種乳牙與恆牙,在下排牙床,併排的情況,還算蠻常見的,也不需要太擔心。下排的恆牙,長著長著會慢慢把乳牙推擠出去,乳牙會自然掉下來。

7/31/2014

顏明良牙醫師:長不出來的智齒,一定要拔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智齒」是最晚萌發的恆牙,因智齒引發不適的患者不在少數,

臨床上,多因智齒水平生長、長不出來、長歪、發炎疼痛而求診,

長智齒,非拔不可嗎?拔智齒,為什麼特別困難?


俗稱「智齒」的第三大臼齒,大多是在十六到十八歲後,才逐漸萌發出來。但有別於其它廿八顆恆牙飽受呵護,智齒常常被視為不必要的存在。不管是長得出來,還是長不出來的智齒,經常被視為令人頭痛的禍害,必除之而後快。


事實上,近二年來,不管是網球高手盧彥勳,職業籃球選手林書豪,還是極地馬拉松選手陳彥博,都曾在臉書上,主動提及比賽時,因智齒蛀牙或萌發方向不佳引起的牙齒困擾而多少影響到賽事的進行。而這些智齒引起的牙痛,在一般牙科門診裡,也相當常見,有些患者會疼到非得掛急診處置不可。


正由於智齒是最後才萌發出來的牙齒,現代人的飲食內容又較精緻,較少吃到需要費勁咀嚼、研磨的食材,往往會使得上下顎的牙弓較為狹窄、空間不足。


若把牙弓視為停車場,牙齒視為車輛,那智齒就像最後開進狹小停車場的新車,常會面臨找不到空位可停的窘境,當硬要停進車位有限的停車場時,便會推擠到其它已停好的車輛,影響到車輛排列的整齊度,有時更因空間過於擁擠而只好橫著亂停,造成智齒長歪或是橫在齒槽骨上,呈水平生長。


到底智齒是不是非拔不可?什麼時候,才是拔智齒的最佳時機?為什麼拔智齒,得要特別當心?本周由專精口腔外科手術的顏明良醫師,分享智齒該如何保健的關鍵養生之道。

7/24/2014

楊俊仁醫師:夏日「拉拉隊」無可避免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夏天氣候炎熱,也是罹患急性腸胃炎的高峰期,

又吐又拉的急性腸胃炎,到底該怎麼有效預防?

急性腸胃炎後,要怎麼作好保健,才能避免再度引發不適?


熱到像烤箱的夏天,難免會想來杯透心涼的冰品,解渴兼消暑,但你知道自己大口大口喝下的是清涼,還是有可能讓你肚子痛的病菌?每到夏天,台灣的衛生主管機關必定會抽驗冰品、冷飲的生菌數、大腸桿菌數,要求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的店家限期改善,就是為了避免這些生菌數、大腸桿菌數超標的冰品、冷飲,引起肚子痛、腹瀉。


事實上,就算病菌不超標,人的腸胃道對於冰冷的食物,本來就會比較敏感,咕嚕咕嚕吞下肚後,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腸胃道蠕動的速度。不管是成人或孩子,只要是有消化道潰瘍的困擾,都不太建議多吃冰品,以免胃酸分泌過多,加重腸胃道不適。


當天氣炎熱時,自然也會增加食物保鮮的困難。許多沒有完全煮熟的食材,像是雞蛋、肉類、帶殼海鮮,也可能帶有少量的細菌,常見的有沙門氏桿菌、曲狀桿菌、產氣單孢菌、腸炎弧菌等,這些致病菌會讓大腸發炎,引起發高燒、嘔吐、腹瀉,甚至血便、吐黃綠色膽汁,嚴重的會導致腸壁破裂、敗血症,有可能致命。


到底夏天該怎麼吃吃喝喝,才能有效預防急性腸胃炎上身?本周由專精腸胃道保健的楊俊仁醫師,分享擁有健康腸道的關鍵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