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21

陳怡豪醫師:只想宅在家,青光眼仍會默默偷走視力?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數破二億,死亡人數也已超過四百萬人。日前席捲全世界的Delta病毒株,也已經在台灣現蹤,這也讓許多需要長期追蹤、用藥的青光眼病友左右為難。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陳怡豪醫師說,「青光眼病友確實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異常煎熬,處於看不看診,都很焦慮的狀況。來看診很怕會意外染疫,不來看診也怕青光眼沒被好好控制,萬一視神經受損怎麼辦?原本拿慢性處方箋的病友是三個月回診一次,有些病友『自動』延長到五、六個月,終於受不了回診,通常也不敢久留。」


事實上,長時間宅在家防疫,眼部的不舒服,都會增加。主要原因是青光眼病友,大部分治療上就需要天天點青光眼藥水,多少有點刺激,長期使用下,多少會有乾眼的現象。宅在家時,沒辦法跟朋友出去聊天、到公園散步,不是看電視,就是滑手機,近距離用眼時間大增;而在家工作的病友,視訊會議的機會多,同樣也是會大大增加盯螢幕的時間,因而減少眨眼次數,這都有可能讓乾眼的症狀更明顯。

10/18/2021

蘇蔚文醫師:青光眼藥水含保存劑是必要之惡?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你能想像如果有一天睜開眼睛,再也看不到這個繽紛的世界,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嗎?這就是青光眼病友最擔心的狀況。


我們人類的眼睛裡,約有一百萬條的視神經纖維,可以把眼睛所看到的影像傳輸到大腦。而眼球內部的房水,主要功能是把營養及氧氣運送到水晶體、虹膜、角膜,並可以把代謝的廢物清走。當眼球內的房水排出不良,將導致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纖維,讓視神經受到傷害。此時需要長期點青光眼藥水來控制眼壓,以保護視神經,維持原有的視力。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任蘇蔚文醫師說,「只要不是單一劑量的青光眼藥水,都會添加保存劑。主要原因是青光眼藥水開瓶後,通常會使用一段時間。藥水一旦開封,多少會有微生物滋生,萬一藥水污染,使用者會有感染的風險。添加保存劑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效果,可以確保使用上的安全。BAK是一種小分子保存劑,也是眼藥水中最常見的保存劑。」。

10/12/2021

謝宗學醫師:打針暈倒會傳染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又到了要打流感疫苗的季節,你是否曾經因為害怕打疫苗而暈倒呢?害怕打針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暈針」在小朋友身上很常見,不用覺得有什麼丟臉哦!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醫師說,「害怕打針的恐懼是會傳染的。曾經有一年的流感疫苗注射,有一個小朋友打針暈倒後,接連著有20多個學生,都陸續昏倒被救護車送到急診室來,有些小朋友還癱軟到站不起來而需要住院觀察。所幸,作完心電圖、胸部X光檢查、抽血檢查後,都沒有大礙,在打過點滴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後,陸續順利出院了。」

邱欣玲醫師:青光眼的魔爪,就在你身後?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能在無聲無息中,奪走視力的慢性青光眼,常有「視力小偷」之稱。但慢性青光眼到底為什麼會靜悄悄的發生。卻又難以察覺呢?


彰化基督教醫院青光眼科主任邱欣玲醫師說,「慢性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持續性萎縮的疾病。位於眼球底部的視神經一旦受損,就是永久性的傷害。但由於慢性青光眼,對視力的影響是從周邊的視野慢慢慢慢縮小,就算視力有點霧霧的,可能也不會太在意。等到中心視力,也開始出現損傷時,往往代表視野受損的範圍已經非常大,無可捥救。」


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包括有年紀大、青光眼家族史、近視在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眼睛曾經受傷,或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臨床上會做非常多的檢查來確認視神經、視野的狀況。如果發現視神經已經開始持續性的變薄,就算視野還沒有明顯的受損,也要提高警覺。

10/08/2021

柯玉潔醫師:動了微創手術,為何還是無法擺脫青光眼的威脅?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一日青光眼,終身青光眼。」對於有青光眼的病友來說,不管是利用青光眼藥水、雷射或手術來控制眼壓,持續追蹤眼壓與視神經狀態是青光眼病友畢生的功課。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柯玉潔醫師說,「青光眼控制,簡單來說就是調控眼球內的房水循環,降低眼壓,以減緩視神經損傷,保護原有的視覺功能。傳統的小樑網切除濾過手術是以人工的方式,在眼球的黑白交界處切開一個ㄇ字型的門片,再製造一個通往前房的缺口,縫合門片後,讓房水能從門縫漏出來,引流出來的房水會在眼白處形成一個鼓起的小水泡。手術後初期會因為縫線有異物感,也可能因縫線造成的散光與眼壓的波動,導致術後早期視力模糊。」


「而微創手術是直接用中空的凝膠支架,把房水引流出來,沒有結膜傷口或縫線,手術時間比較快,對組織破壞比較少,恢復時間較短,但也要注意凝膠支架兩端的開口不能被阻擋,術後要更注意結膜下疤痕組織之增生,以及適時的疏通,以維持房水流動的通暢,是更精密的青光眼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