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2016

郭建忠醫師:低足弓、高足弓,你是那一種腳丫丫呢?


小小的腳丫,讓我們可以爬高爬低、跑來跑去,

你可曾經注意過自己的足弓是那一種呢?

其實,足弓大致可分為三種哦!


高足弓(high arch)、正常足弓(normal arch)、低足弓(flat foot),踩出來的腳印,都不一樣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腳丫丫在我們站立時,要承擔全身的體重。當走路、上下樓梯、跑步時,都是足部先著地,更會形成比體重更大的反作用力,為了避免腳丫子受傷,雙腳踩在地上時,足弓會往下壓,用來緩衝、吸收震動的能量,也就是說足弓有天然避震器的功能。

而且不同高度的足弓,避震的效果也不相同,也會形成不一樣的腳印。舉例來說,如果你去沙灘玩,仔細觀察每個人光腳踩出來的腳印,就會發現每個人的腳印,可能都不太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骨科主治醫師郭建忠說,「足弓是由骨骼、肌肉跟肌腱形成,大致可區分為正常足弓、低足弓、高足弓三種。正常足弓在踩在地面上時,會形成一個像弓被拉開時的自然弧度,彈性最好。低足弓又稱扁平足,站立時,足弓會直接貼在地面上,幾乎沒有縫隙,彈性稍微差一點,如果走路走太久、跑步跑太多,就會覺得腳丫中間內側的足弓部份會覺得不太舒服。一般來說,就算有低足弓,運動會要跑短跑,也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長距離的馬拉松比賽,有可能會覺得比較吃力些。」

4/20/2016

王廷明醫師:小兒骨科醫師的神奇小夾子,給孩子筆直雙腿!

兩個神奇小夾子換來筆直的雙腿〈王廷明醫師提供〉
左圖:矯正前,11歲女童,大腿內側的生長板過度發育,導致雙腳X型腿
中圖:矯正中,在大腿內側的生長板,夾上兩個小夾子,矯正過度發育的生長板
右圖:矯正後,經過8個月的生長板導引,恢復筆直的雙腳



文:黃秀美 


「醫師、醫師,孩子這條腿摔斷,會不會以後長不長了?」

「明明胃口也不錯,吃得也不比別的孩子少,怎麼個子就是比同學小,要吃什麼才能轉骨?」

一談到家中寶貝的生長發育,無論是意外骨折或是孩子長高的速度,都是家長相當關心的話題。而專長看兒童骨骼發育的小兒骨科醫師,在門診時,不只要有愛心去面對因疼痛而哭鬧不休的孩子,更得有耐心安撫家長的不安焦躁情緒。

更重要的是「孩子,並不是大人的縮小版」。尤其是青春期前的孩子,骨骼的生長板,還沒有完全癒合,還有持續長高發育的潛力。家長的細心與關愛,以及小兒骨科醫師的正確診斷及適當治療,有機會讓孩子健康成長,甚至脫胎換骨。

周岳廷體循師:向上帝借時間,隱身在葉克膜背後的無名英雄




文:黃秀美 


你一定聽過葉克膜,也可能知道葉克膜是生命垂危時,最後一條救命繩。

事實上,不只是流感重症併發呼吸衰竭會動用到葉克膜續命,就連13年前的SARS風暴、去年的八仙塵爆,還有腸病毒重症,甚至是開心手術後,都會出動葉克膜來輔助心肺功能。目前台灣有77家醫院,配備有葉克膜設備。

而與心臟外科、心臟內科醫師並肩作戰,負責操作管理葉克膜的專業技術人員,就是體外循環師(又稱體循師)。猜猜看每年平均要執行60007000的開心手術,以及,1400多例的葉克膜,全台共有幾位執業中的體外循環師?答案是「176位」。

體外循環師,到底在開心手術中,扮演什麼角色?比如說:手術中,若是要更換心臟的瓣膜,就得讓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的心肺功能先暫時停下來,這時候就需要體外循環師來操作人工心肺機,把人體含有二氧化碳的缺氧血,暫時引流到體外的開放式儲血槽,經過人工心臟、心工肺臟,排除二氧化碳,並給予氧氣,將缺氧血氧合後,把含氧氣的新鮮血液再送回體內,讓心臟外科醫師得以爭取時間,動刀更換新的瓣膜。

不管手術進行多久,體外循環師都得寸步不離,時時刻刻守在人工心肺機旁,不能出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