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都是消化道常見的息肉,
為什麼消化道這麼容易長息肉?是因為吃錯東西嗎?
當發現消化道有息肉時,最好能夠馬上切除,以免罹癌?
息肉,泛指黏膜上的贅肉。人體有黏膜的位置,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都有機會長出像多餘贅肉的息肉樣病灶。
消化道是人類進食、消化、排洩的管道,食物從口腔到肛門,會與消化道接觸磨擦。由於現代人的飲食較油膩、難消化,讓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再加上膽固醇過高,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
而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消化道息肉的機會。舉例來說:當胃酸流入食道,形成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黏膜的受損與不適,治療上,有時會服用氫離子幫浦拮抗劑來減少胃酸,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效果好,但若持續長期服用時間超過一年,發生胃基底腺息肉(fundal gland polyps,按編:分泌胃蛋白酶的胃底腺增生,產生的息肉,絕大多數是良性)的比例也會增加。
臨床上,大腸息肉、膽囊息肉、胃息肉是消化道最常見的三大息肉。而消化道息肉,也有不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從肌肉層或黏膜層中長出來的腺肌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因感染發炎結疤,產生的發炎性息肉,以及,最有癌變可能性的腺瘤狀息肉。
以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多人罹患,已連續五年,蟬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高的大腸直腸癌為例,有近九成五是腺癌,是由正常的黏膜,先發展成腺瘤狀息肉,再逐漸進展成腺癌。
本周由專精消化道保健的邱正堂醫師,分享正確看待消化道息肉的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