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14

許巍鐘醫師:孩子睡覺時,張口呼吸又打鼾,竟會上顎暴牙?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對於容易鼻塞的過敏兒來說,睡覺時,張口呼吸是很常見的狀況,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常常睡眠斷斷續續、翻來覆去睡不安穩,或迷迷糊糊的坐起來咳嗽。有些孩子,還會睡一睡,突然暫停呼吸,緊接著鼾聲大作,或出現尿床的現象。

早上醒來,常會頭痛、口乾舌燥,喉嚨有一口濃濃的痰。明明前一晚睡很久,眼周仍有濃濃的黑眼圈,白天,也很容易注意力差、坐不住、恍神,一臉睡眠不足的模樣。

這些症狀,常與腺樣體(Adenoids)肥大有關。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部正中央,緊鄰耳咽管開口的淋巴組織,原本,在57歲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萎縮掉,但若是鼻過敏反覆發作或病菌感染,就有可能會讓腺樣體持續發炎而肥大。

我家的孩子,從小就是過敏兒,一張嘴就可以看到二顆大大的扁桃腺(Tonsils)跟略大的懸雍垂(Uvula),但我從來不知道眼睛看不到的腺樣體肥大,也是個超級大麻煩。明顯鼻塞、鼻音很重、鼻涕倒流,時常得張口呼吸,也讓孩子打鼾、夜咳、淺眠,都跟它脫不了關係。

腺樣體肥大,會讓鼻咽部嚴重阻塞,而干擾到上牙齦上方粉紅色硬顎(Hard palate),以及,硬顎後方,靠近喉嚨的柔軟組織軟顎(Soft palate)的正常發展。若沒有在恆牙萌發前及時矯正,易形成上顎暴牙的外觀,真是令我震驚不已。

胖嘟嘟的腺樣體,也是細菌的溫床,若孩子有反覆發作的中耳炎、鼻竇炎,建議可到耳鼻喉科,作鼻咽內視鏡檢查來確診。

當然,如果孩子睡覺時,不只是張口呼吸,還會有呼吸道有暫時性的阻塞,導致暫停呼吸、鼾聲大作而睡不安穩,或有查不出原因的尿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必要時,需進一步安排睡眠檢查及專注力檢查來檢測睡夢中,血氧濃度下滑的程度、暫時停止呼吸的次數,以評估呼吸中止症的嚴重度,以及,對日常學習的影響。

本文同步發表@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

  延展閱讀  

  諮詢專家  
許巍鐘醫師
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部主任
現任:台大醫院耳鼻喉部專任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及兒童耳鼻喉科學、睡眠呼吸障礙、耳鼻喉科內視鏡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成為我的天使:掃描我的街口支付iCON。偶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的持續寫作。




泛科學:孩子會打鼾,你該怎麼辦?

孩子睡得好,對健康、頭腦都好。  
credit: CC by  adwriter@flickr


成人鼾聲如雷,已知是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警訊之一,而備受重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的風險,或因夜晚睡眠品質差,使得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會提高車禍意外的可能性。

1/11/2014

黃清水醫師:為何會需要割膽治療?


膽囊(Gallbladder)是肝臟(Liver)下方的梨狀器官,位於人體的右上腹。



文,33教練  黃秀美


在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例膽囊切除手術。早年活躍在台灣校園民歌舞台上的趙樹海、王夢麟,近年皆因膽結石開刀切除膽囊,兩位好哥們因此自稱是「無膽二人組」。膽結石,並不一定會有症狀,而最常見的急性症狀是吃完大餐或油膩食物後數小時,有持續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

膽囊是位於肝臟下方的梨狀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及濃縮膽汁,大小從二到二十公分不等,越是發炎過的膽囊,體積會越小。膽汁剛由肝臟排出時是淡黃色,經膽囊濃縮後會變成深黃色或墨綠色,當我們吃下含油脂量高的食物時,即會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經膽囊管、總膽管排入十二指腸來乳化脂肪,幫助消化。到底什麼情況下,才會考慮割除膽囊?以下是黃清水醫師的問診。

膽結石(Gallstones)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日常飲食習慣有關。


Q:膽囊為何會結石、長息肉?
A:膽結石的形狀可小如細砂,也可能大到八公分以上,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日常飲食習慣,影響到其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以及膽酸鹽比例有關。

1/09/2014

賴金鑫醫師:中年開始跑馬拉松,避免血尿有絕竅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跑馬拉松在台灣正夯,有許多原本不運動的中年人,愛上馬拉松運動,

即使下雨、低溫、身體不適,仍然熱情不減,一馬當先,

慢跑被視為增進健康及體能的運動,但跑到血尿、受傷,並不少見。


慢跑是有氧運動之一,可改善許多生理功能。簡單來說,可改善心臟血管的功能,使得心肌的收縮能力變好,輸出的血流量增加,可鍛鍊心肺耐力及肌耐力,因此,也能增進體適能、消耗多餘的熱量、延緩老化造成的衰退。


在心理方面,對於降低因心理情緒障礙所產生的焦慮、緊張、憂鬱、失眠、消化不良問題也有幫忙。跑步時,人體跟地面會產生衝撞力,屬於載重性運動,可減緩骨質流失,有助維持腰椎及下肢的骨質密度。


但當跑馬拉松,變成一種流行時尚之後,就會有人逞強、不服輸,一旦誇下海口,非要完成半馬或全馬不可,就會賣著老命去跑馬拉松,健康風險就會高很多。在復健科門診,因慢跑運動傷害而就醫的患者,最常見的就是中年過後,才開始跑馬拉松的跑者。


本周由專精運動醫學的賴金鑫醫師,分享馬拉松跑出健康的關鍵之道。

1/06/2014

黃秀美:身體打來的求救電話,你聽見了嗎?

文,黃秀美

這幾天很難得的冬陽高照,原本應是出遊的好天氣,但抬起頭來,不難察覺到空氣灰濛濛一片,包括我在內,體質較過敏的大朋友、小朋友,難免會感受到眼睛癢、揉眼睛、淚汪汪、鼻子癢、流鼻水、鼻塞,甚至有些呼吸不順暢的不適。

主要原因是台灣近來經常受到來自境外污染物的影響,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及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較高,易讓眼睛癢與鼻子過敏的症狀加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就是身體打來通知你「情況有些不對勁」的求救電話,但你接到了嗎?除了抱怨空氣品質糟外,該怎麼回應身體的需求呢?

1/03/2014

黃秀美:信任不易,卻很關鍵




文,黃秀美

前兩天跟一位媒體同業,聊到出書的壓力。他的壓力,在於自我要求甚高,可時間有限、截稿迫切。

對我來說,書賣不快,則是最大的壓力源,因為,承受最大庫存壓力的會是出版社,不是我。

而這一生最怕欠的,就是別人因我受苦的人情債。這比出不了書,更令我感到內疚。

1/02/2014

陳光超醫師:反覆發作的鼻炎,合併頭痛、眼睛脹是大警報!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冬季氣候溼冷,不只是病毒活躍,也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

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有時還流黃鼻涕,

到底是過敏性鼻炎、鼻炎,還是鼻竇炎?如何擺脫惱人的鼻炎?

 

「哈啾!哈啾!」寒流來襲,伴隨大陸冷氣團而來的工業污染,不但天空灰濛濛一片,也讓環境中的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又冷又髒的空氣吸入鼻黏膜,直接影響到呼吸道的健康,對鼻炎患者來說,打不完的噴嚏、擤不完的鼻水,讓整個冬天更覺難熬。

 

過敏性鼻炎及感染性鼻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二種鼻炎,都有可能會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的症狀。前者,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如:冷空氣、塵蟎、蟑螂、狗毛、貓毛、花粉等等,引起的發炎,常會有鼻子癢、眼睛癢的症狀。後者,則常與感染發炎有關,也就是俗稱的感冒(cold)、流行性感冒(flu),常伴隨有發燒,甚至是肌肉痠痛等急性毒性症狀反應。

 

不管是那種原因造成的鼻炎,除了狂打噴嚏、不斷流鼻水,擤到鼻子脫皮令人生厭外,最痛苦的是鼻塞、鼻子不通、鼻涕倒流,只能張嘴呼吸時,常會讓人頭暈腦脹,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夜晚咳到醒,睡眠品質又差,極度困擾。

 

本周由專精鼻炎手術的陳光超醫師,分享如何降低鼻炎頻頻發作的關鍵之道。

 

關鍵一:合併頭痛、眼睛脹的鼻竇炎,要特別當心

 

冬天的冷空氣,對上呼吸道的鼻黏膜,本來就是一種刺激,會造成流鼻水、分泌物變多,並使得鼻腔的下鼻甲肥厚起來,鼻塞的症狀,自然更容易被突顯出來。

 

倘若合併有鼻涕倒流或頻繁的說話,常會刺激到喉嚨、增加聲帶的磨擦、損傷而感覺到喉嚨卡卡有痰,咳也咳不出來,吞也吞不下去,有喉嚨乾痛不適的現象。

 

但要怎麼分辨是鼻炎或鼻竇炎?人類的鼻竇有四對,是頭骨裡的空腔,包括位於前額的額竇、兩眼間的篩竇、臉頰兩側的上頷竇,以及,位於頭部中心點的蝶竇。

 

當鼻涕倒流或擤出來的鼻涕是白色、水水的、透明的,只有一大早的第一口痰是黃的,比較大的可能性是鼻炎,但若鼻涕或鼻瘜肉塞住了鼻竇的開口,導致鼻竇的細菌感染蓄膿,就會鼻竇炎。尤其是鼻涕濃稠、整天顏色很黃很臭(編註:細菌感染會出現硫基而變黃有臭味),連鼻涕倒流而咳出來的痰,也是黃的,就要高度懷疑是鼻竇炎的可能性。

 

假使,還有頭痛的情況,若不是鼻涕完全堵住前額的額竇,就要考慮可能有黴菌性感染的鼻竇炎,有時可能會侵襲骨頭,甚至致命,須馬上求診,必要時,得緊急動手術清除膿液,不宜拖延。此外,若出現眼睛脹痛、眼睛腫起來,較易有眼睛併發症,也要特別留意。

 

關鍵二:兒童的反覆性鼻竇炎,要留意是否有腺樣體肥大

 

骨骼尚未完全發育的兒童,若有反覆性的鼻竇持續發炎,有可能會影響鼻竇的正常發育,但動鼻竇炎手術,又有可能會影響未來臉形的發育,藥物治療是第一選擇,若是治療效果有限時,得優先考慮是否要動鼻咽部的腺樣體刮除術,而非鼻竇炎手術。

 

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部,緊鄰耳咽管開口的淋巴組織,若因持續慢性發炎而肥厚時,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反覆併發鼻竇炎、中耳炎,同時,腫大的腺樣體,也會加重鼻塞、鼻涕倒流的症狀,常得張口呼吸而上唇外翻,睡覺時,會打鼾、夜咳

嚴重時,會導致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孩子會因為半夜呼吸暫時停止、血氧降低,使得睡眠周期一直無法進入深睡期,腎臟仍持續產生尿液,而有夜間尿床的現象,在深睡期時,會大量分泌的生長激素,也會受到抑制,讓孩子的身高體重不若同年齡,顯得即瘦又小;白天時,則會因睡眠品質不佳,易出現無法專心、過動的症狀。

 

腺樣體肥大,可作內視鏡檢查來確診。將過於肥大的腺樣體刮平,可減少八成的反覆性鼻竇炎、中耳炎,有效治療兒童的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在作完腺樣體刮除手術後,仍需注意過敏性鼻炎的控制。

 

兒童施打十價、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可降低過敏性鼻炎發生併發症機率,前者是以未分型的嗜血桿菌當成結合蛋白,是台灣中耳炎的常見菌種;後者含較多類型的肺炎鏈球菌,也涵蓋中耳炎、鼻竇炎和肺炎的常見菌種。二○一四年元旦起,凡滿一歲以上幼童,可免費施打一劑的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關鍵三:一噴就見效的鼻噴劑,只能在醫囑下,短期使用

 

若是一吸到冷空氣,就會不停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在寒冷的冬天,應配戴口罩保暖。

 

在藥物治療上,最重要的是使用大分子的類固醇鼻噴劑來降低鼻黏膜的發炎、腫脹,降低鼻塞的困擾,使用前,需先把鼻涕擤乾淨再噴,並需連續使用五天以上,才能看到有明確的療效,需有耐心持續使用。若是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使用上,宜謹慎。

 

必要時,再加上口服的抗組織胺,減少流鼻水、流鼻涕、鼻子癢與眼睛癢症狀。

若鼻塞很嚴重,才能在醫囑下,短期使用具血管收縮的鼻噴劑,雖可立即見效,一噴就通,但一天使用一次且不可連續使用超過四天,以免鼻腔的下鼻甲纖維化,鼻塞越來越嚴重。

 

保健:鼻炎的3大日常保健

 

大量鼻涕蓄積在鼻腔裡,影響鼻噴劑的吸收,也較易導致感染。而倒吸鼻涕,也易導致耳膜塌陷,會增加耳朵病變的機會。若是鼻涕蓄積,則應該輕輕擤,一次一邊,且宜多喝溫開水。

 

TIP1:一吸到冷空氣,就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可配戴口罩來幫助鼻腔保暖。

TIP2:每15分鐘喝一些溫開水,可讓鼻涕易排出,滋潤喉嚨,減少喉痛聲啞。

TIP3:有鼻涕時,絕不可倒吸鼻涕,一次一邊,輕輕地的擤出來,才是對的。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專欄


  諮詢專家  

陳光超醫師

經歷: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現任: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

專長:鼻炎手術、人工電子耳、中耳炎、嗓音醫學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