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及不同位置的膽管癌,特性與治療方式也不太相同。圖片來自:好心肝會刊 |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50歲的楊小姐因反覆皮膚搔癢及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就醫,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管異常擴張,轉診到醫學中心,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是肝門膽管癌。醫師告知手術是治療優先選項,然而她因膽汁淤積,膽管反覆感染,必須先住院打抗生素,並在膽管放置支架,改善膽管阻塞及肝功能。
陸續治療2個月後,感染總算痊癒,黃疸也消退了,楊小姐順利開刀,並進一步接受化療,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她所罹患的膽管癌,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有逐年上升趨勢,且因惡性度極高,有「隱藏版癌王」稱號。
多種類型的膽管癌,若能及時手術治療,輔以化療或免疫療法,有機會爭取更高的存活率,而每年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機會早期發現病灶。
近年來因膽管癌而病逝的名人不少,罹患人數也有上升趨勢,因此受到關注。
肝臟內外都有膽管分布,其功能為負責輸送肝臟製造的膽汁。肝臟內的膽管在肝門部匯集成總肝管,穿出肝外與膽囊交會後成為總膽管,最後與十二指腸相接。膽汁經由膽管流入膽囊儲存,當身體需要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沿著總膽管,最後流進十二指腸。
膽管一旦長腫瘤,會造成膽管狹窄、阻塞,有可能引發阻塞性黃疸、膽管感染,進而使肝臟功能受損或併發敗血症,嚴重會導致死亡。
初期症狀不明顯
腹部超音波有機會發現膽管癌
膽管癌的高危險群,過去以年紀大的女性居多,近年年輕男性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推測與高熱量、高油脂的飲食有關係。其他相關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美國膽管癌病人增加與此最為相關;而感染B、C型肝炎病毒、有先天膽道構造異常、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肝內結石等,也是膽管癌的危險因子。
膽管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若膽管阻塞,可能會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與慢性黃疸,出現皮膚搔癢、眼睛及皮膚泛黃、小便呈紅茶色等黃疸的典型症狀。
每年一次的腹部超音波對於偵測膽管癌有一定的幫助。在腹部超音波下,由於肝內膽管非常細,通常看不到,只看得見管徑比較粗的總膽管;如果超音波看得到肝內膽管,或者肝外或肝門部的膽管可能因為長了腫瘤阻塞而使膽管擴張,就代表是值得重視的異常,宜安排進一步的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或是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來鑑別診斷。
國內每年2千多人罹患膽管癌
國內每年有2千多人罹患膽管癌,依發生位置可再區分為肝內膽管癌、肝門部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其特性與罹患人數均不相同。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國內以肝內膽管癌病人較多,2011年國人新發生肝內膽管癌共810人,2021年國人新發生之肝內膽管癌共1160人。這10年間,肝內膽管癌的新發生人數增加了4成。至於肝外膽管癌則是與膽囊癌合併統計,也從2011年的833人增加到2021年的1163人。
至於歐美國家則以肝門部膽管癌較多,肝內膽管癌約占10~20%,肝門部膽管癌約50~60%,遠端肝外膽管癌約佔20~30%。
膽管癌有一特徵是生長速度較慢,有時已經出現淋巴侵犯、遠端轉移,原發部位的膽管癌可能還沒有很大,但與肝癌相較,惡性度較高。而不同部位的膽管癌,其特性與治療方式也不太一樣,並非全然讓人束手無策。
肝內膽管癌 手術需同時廓清淋巴
肝內膽管癌原發位置在肝臟內,與肝癌類似,會長成一顆腫瘤,治療以手術為優先選項,但膽管癌又比肝癌更容易侵犯到肝臟的表面、橫隔膜與胃部,手術常常難以切除乾淨,也難以採取栓塞、電燒或微波消融等局部治療。因上述特性,肝內膽管癌的治療會考慮在手術前先以白金類的藥物做化療,將腫瘤縮小。
此外,由於肝內膽管癌容易沿著淋巴擴散,淋巴轉移機率在10%以上,遠高於肝癌的2~5%左右,因此肝內膽管癌手術時需做淋巴廓清。
肝癌病人可以手術的比率約20%,有許多病人是因為有B、C肝或肝硬化,肝功能不佳而無法開刀,並非腫瘤因素。肝內膽管癌可以開刀的比率也與肝癌相近,但病人的肝功能通常較好,因為不一定有B、C肝。如果不能開刀,近年來肝內膽管癌已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使用,增加治療希望。
倘若肝癌合併膽管癌,也會同時做局部淋巴廓清。另外,少部分的病人在影像檢查上看起來是肝癌,手術後腫瘤組織送去做病理化驗才發現有膽管癌的細胞,據估計,這類型的病人約佔所有開刀肝癌病人的1%。其預後會較一般肝癌病人差,但比膽管癌好。此時會持續觀察,萬一復發再開刀做淋巴切除。
肝門部膽管癌 手術難度較高
有別於肝內膽管癌會形成一顆腫瘤,肝門部與肝外膽管的腫瘤通常長在膽管內,造成該段膽管狹窄、阻塞,而前端膽管則會因此擴張、變腫,在超音波影像上就可以被觀察出來。
肝門部膽管癌若是第三期、有淋巴轉移,都還有機會手術,如果是第四期,則建議先化療。另外,現在已有研究針對肝內膽管癌在開刀前先化療以增加手術成功率,但肝門部膽管癌則因為肝門部的血管不豐富,藥物能夠抵達的比例太低,因此術前先進行化療的效益不佳。
然而肝門部膽管癌的手術也不容易,因肝門部區域還包括膽管、肝動脈、肝門靜脈等三重的結構,手術除了需切除患側的半邊肝臟,若有嚴重血管侵犯,還需同步切除並重建肝動脈、肝門靜脈等重要血管,並利用腸子來重建膽管,手術複雜度相當高,並不亞於胰臟的惠普氏手術(Whipple operation)。也並非所有的病人都可以這樣做,因為肝門部結構複雜,無法事前以影像檢查預測腫瘤侵犯程度或能否剝離,醫師會事先提醒病人,大約有3成機率開刀進去才發現無法處理。無法切除的肝門部膽管癌平均餘命僅有9個月。
此外,這類型的病人常合併黃疸,黃疸時相當於肝臟機能不好,若有膽汁淤積也容易反覆感染,無法立即開刀,通常需要先放膽管支架、打抗生素,耐心等待一個半月到兩個月,解決膽汁淤積與黃疸的問題後,才能安排住院開刀。
等待期間病人往往很焦慮,不過由於膽管癌生長速度較慢,因此即使等3個月,通常都還能開刀。依日本經驗,過了3個月不能開刀的比例小於10%。開完刀後,平均存活3年,若開刀後發現有淋巴轉移,則需加做化學治療,5年存活率約是2成。
肝外膽管癌 較難早期發現
肝外膽管癌較為少見,因為解剖位置在膽囊附近,相當靠近十二指腸及胰臟,因此與胰臟癌的表現相似,早期發現機率很低。若腫瘤在膽囊的下方,手術方式與治療胰臟癌的惠普氏手術一樣,需要切除並重建膽管、胰臟頭與十二指腸。雖然肝外膽管癌也可能造成病患黃疸,但因為無須切除肝臟,所以即使有黃疸仍然可以手術。
少部分患者因為腫瘤局部侵犯嚴重而無法開刀,又因膽道不通而反覆感染,此時可於膽管置放支架,讓膽汁可以流出。若病人身體狀況較好,很有可能存活達3年。這類型的病人可能因反覆膽道感染而過世。
膽囊癌 以開刀切除為主
因為膽囊貼近肝臟8個分區(簡稱8S)的第四節(S4)與第五節(S5)中間,若發生膽囊癌,原則上會切除膽囊,同時將第四、五節的肝臟開刀拿掉,並廓清淋巴,並依據是否侵犯膽管再做進一步考量、處理。
膽管癌也有機會使用免疫療法
除了開刀、化療外,免疫療法用於膽管癌治療也有進展。已有一些臨床試驗顯示,以化療為基礎,合併免疫療法用於晚期膽管癌的第一線治療,可有效提升膽管癌病人的存活率,降低死亡風險。
目前多數癌症治療均以多專科方式共同照護病人,然而膽管癌人數少,專精於膽管癌治療的醫師也較少,因此在治療上確實仍有許多需要研究與突破的地方,不過一年一次的腹部超音波檢查仍然有機會發現膽管癌,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仍然是對付癌症最好的方法。
BOX:肝癌合併肝內膽管癌,如何治療?
根據健保資料庫,自2004年統計至2013年,國內共發生100,754的肝內惡性腫瘤,其中肝癌合併肝內膽管癌占0.6%(530人)。
肝癌合併肝內膽管癌的治療方法與單純肝癌不同,若是前者,除開刀切除腫瘤外還需做淋巴廓清,但因為這類病人少、術前診斷也常以為只有肝癌,治療還有許多未定論的部分。已知肝癌合併肝內膽管癌的病人對現有膽管癌的化療成效不佳,反而是栓塞(TACE)有一定幫助,所以治療較偏向肝癌治療。
此外,因為肝癌合併肝內膽管癌不容易透過術前影像檢查診斷出來,有時術後病理切片也未必有切到病灶,就可能會漏掉。臨床觀察,少部分的肝癌病人預後較差,也許就是因為合併膽管癌。還好此類型病人愈來愈受到重視,若能精進術前影像診斷,在術中及時進行淋巴清除,即能提高存活率。
本文同步發表@好心肝會刊
諮詢專家
陳柏達醫師
臺大醫學院外科臨床副教授、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
延展閱讀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