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天冷胃口大開,但現代人怕過度肥胖,總是不敢吃太多,
常會發現雖然沒明顯病痛,卻老是體力不好,容易疲累,
要注意是否因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而造成老化提早來臨。
不管是扭乾毛巾擦臉,還是走路、跑步或是原本坐在椅子上,想要直接站起來,這些最日常的體力活動,都是透過人體骨骼肌(橫紋肌)的收縮來完成。骨骼肌的肌肉力量、肌耐力,不止會影響運動表現。
當肌肉量變少、肌力差時會讓生活功能變差,容易有跌倒、骨折的風險,也會因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機率,以及,年長者的住院及死亡率。同時也意味著可能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情況,需要作飲食上的調整。
即便是三十歲到七十歲的成年人,每十年約會減少八%的肌肉量及肌力,七十歲開始每十年則會減少十五%的肌肉量及肌力。所幸,肌肉量的減少,並非突然發生,也是可逆的,肌肉力量也可經由鍛鍊獲得改善,相當建議中年開始養生。本週由專精老年醫學的詹鼎正醫師,分享如何善用日常正確保健,增加體能及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