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2022

林宜皇醫師:三高病友也要小心青光眼?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發表的2017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分別是高血壓26.76%、高血脂25.6%、高血糖11.05%,也就是18歲以上的國人中,每四人,至少有一人是高血壓、高血脂,每十人會有一人是高血糖。而三高疾病,不只會影響到心血管的健康,對我們微血管相當豐富的雙眼,也非常重要。


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宜皇醫師說,「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會增加眼睛視網膜病變跟黃斑部水腫的機會,也會讓白內障提早發生。所以,在糖尿病照護上,也會包括眼科的追蹤檢查。同時,我們也發現在青光眼的病友中,除了有青光眼家族史及高齡這二個危險因子外,糖尿病、高血壓病友罹患青光眼的比例,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3/08/2022

王廷明醫師:大腿痛,當心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當天氣突然變冷,或是早上剛起床、上完體育課、打完球賽,你是否曾有髖關節、大腿前側覺得不太舒服,很痠痛,甚至走路會一拐一拐的跛行,要等天氣回暖或是運動後休息二、三天,才會慢慢復元,再次變冷、激烈運動又會反覆發生?這不見得是運動傷害,有可能是髖關節出現異常。

台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王廷明醫師說,「在天氣變冷、運動會前後,常會有國小、國中的小朋友,明明沒有受傷,卻莫名其妙因為髖關節、大腿前側痠痛來就診,家長也會覺得孩子怎麼看起來走路怪怪的,除了痠痛外,有些小朋友會覺得做深蹲、蹲跳、跑步、爬山很不舒服,這有時跟髖關節發育不良有關係。」

髖關節是位於骨盆跟大腿股骨相接的關節。不管是往前跨、往後跳或是爬高爬低,都需要仰賴髖關節跟大腿股骨的活動協調,才能支撐起身體。

2/22/2022

黃奭毓醫師:確診心房顫動,為何要預防中風?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有位剛退休,才享清福沒幾年的長者,本身吸菸、有高血壓病史,因心悸、心臟不舒服,做心電圖檢查時被診斷出有持續性的心房顫動(AFib),因年長又有好幾個中風的危險因子,在心臟科醫師的建議下,開始服用心律不整,以及減少血栓的抗凝血劑,但後來因頭暈、左手及左腳無力被家人送到急診,確診是缺血性腦中風,緊急進行取血栓治療,經一段時間的復健,雖然手部的精細動作,尚未完全恢復,也逐漸能夠生活自理。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持續有陣發性的不規則心跳,就會讓血液過於濃稠,易造成血栓、血塊的形成,全身上下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會被這些血栓、血塊堵住。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有血栓、血塊堵住腦部血管形成腦中風。」


持續30秒的心房顫動,建議積極治療


因此,在心電圖的偵測上,若發現有持續30秒以上的心房顫動,就需考慮較積極的藥物治療來預防中風及心臟衰竭。

2/16/2022

劉俞旻醫師:高壓、熬夜、菸酒不離身 過勞青壯年胸悶、心悸不能輕忽心房顫動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早上八、九點上班,一路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下班,平日不是在熬夜加班,就是要應酬,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可以好好運動、好好休息,常會覺得壓力大到喘不過來,甚至已經偶爾會出現胸悶、胸口不舒服、心跳快又亂的症狀,千萬別自以為年輕力壯。要注意,心房顫動(AFib)可能已經找上你。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科主任,同時也是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的劉俞旻醫師說,「我所服務的新竹地區,有不少園區的工程師。這幾年看到比較多年輕的心房顫動病友,他們普遍工作時間長、常處於高壓的狀態,所以較難維持規律的運動,也不太重視健康飲食,常自覺得年輕力壯,就算血壓、血脂高一點,也不以為意。事實上,三高疾病、高壓、吸菸、飲酒,都是心肌梗塞、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

2/08/2022

謝宗學醫師:Omicron來了,該怎麼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Omicron病毒株,光在美國一個星期就已造成上百萬的兒童確診,雖然大多屬於輕症,但仍讓全美的兒童醫院被塞爆,在台灣也開始出現本土的兒童病例。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醫師說,「台灣12歲以下的兒童,目前都沒有打新冠肺炎疫苗,再加上Omicron病毒株的傳染力強,又主要會影響到上呼吸道會出現喉嚨痛、流鼻水、咳嗽、發燒等症狀跟其它秋冬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症,像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等致病菌很難分辨。兒科醫師面對這次的疫情,也是嚴陣以待。」。 

1/20/2022

周建志醫師:眼壓正常,為何還有青光眼?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有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女性,有糖尿病史,經常手腳冷到像冰棒。因覺得眼睛乾澀,有很明顯的異物感到眼科求診,沒想到經過詳細檢查,除了被確診有乾眼症外,視神經盤附近,還有小血管的出血。雖然眼壓值僅有15毫米汞柱,低於正常眼壓值的21毫米汞柱。但已經出現視神經盤陷變大、視神經纖維厚度變薄及視野缺損的變化,而被確診是常壓性青光眼。


台中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周建志醫師說,「青光眼是一類視神經病變,若持續惡化會導致視力變差、視野缺損,嚴重有可能會失明。根據眼科的流行病學統計研究,通常把正常眼壓的參考值界定在21毫米汞柱以下。但由於每個人的視神經,對眼壓的耐受度不一樣。眼壓值高低跟有沒有罹患青光眼,不能畫上等號。」


更值得注意的是常壓性青光眼,因為患者眼壓正常而且症狀不明顯所以常被輕忽。常壓性青光眼較易影響中心視野,對視力更具殺傷力。一般青光眼是做SAP 30-2 或24-2 視野檢查,常壓性青光眼可能會加做SAP 10-2或24-2c的視野檢查,用來加強偵測中心視野缺損。

1/11/2022

林宜皇醫師:誤用眼藥水,當心眼壓高、傷眼!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眼睛是很精密的身體器官,一個眼球裡,就有一百多萬條的視神經纖維。


台灣有不少的小朋友,有過敏體質,可能會出現眼睛癢、皮膚癢的症狀,常會使用到具有抗發炎功能的類固醇藥物治療,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類藥物不當使用時,有可能會影響到眼壓跟寶貴的視神經。


成大醫院眼科部林宜皇醫師說,「眼壓是眼球內的壓力,可維持眼球正常的形狀及功能。正常的眼壓值,約在10到21毫米汞柱左右。根據統計,每一百人,在使用類固醇藥物幾週後,隨機量測眼壓,大約70人眼壓不會有明顯改變,但是會有25人的眼壓有些微的差異,眼壓會從正常值上升到20多毫米汞柱。而有5人的眼壓有更顯著的差異,眼壓會從15上升到30、40、50毫米汞柱而傷害到視神經。」。


而且兒童對類固醇的反應,往往比成人大。成人可能連續點一個月的類固醇眼藥水,眼壓才會出現異常。小朋友可能只需要連續使用一個星期,就有可能會讓眼壓上升。年紀越小反應越大。若眼壓急遽升高會出現眼球悶痛,甚至是頭痛、噁心、嘔吐的情況,要趕緊請爸爸媽媽帶你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