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14

蔡曜州醫師:「精海戰術」是可換得一線「生」機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研究,有四成的不孕與精蟲少、活動力差有關,

而哈佛大學的研究則提出,每周超過二十小時電視,精蟲數量會少四成四,

對於有意「馬到成功」,生個小寶寶的夫婦,提升精蟲質量,可增添好孕氣。


精子(即精蟲)與卵子的相遇,是生命構成的起源。男性的睪丸裡,有著很細很長的細精管。青春期後,睪丸裡的精原細胞會開始分化成精母細胞,進入細精管裡,再運送到副睪丸的管道中,待精蟲完全成熟後,才會到輸精管裡,準備射精,全程約需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男性精蟲濃度的標準,已從以往八九十年代,每毫升有五千萬隻精蟲,一路下降到一九九九年的二千萬隻精蟲,到目前,則是每毫升有一千五百萬隻精蟲,即屬正常值。在精蟲的活動力上,可以往前游的精蟲比例,也從五○%降低到四○%;正常精蟲型態的比例,則是由一四%調低到四%,即屬可受孕的範圍,這表示現代男性的精蟲質量,確實較上一代下降。


即便,只要有一隻精蟲,可以順利「達陣」,即可成功受孕。但依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統計,卻顯示有四成的不孕,與男性有關,精蟲的數量少及活動力差是最常見的因素。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正常精蟲的平均身長,約只有五○到六○微米,每分鐘僅能以一到四毫米的速度前進,而光是輸卵管的長度,就有十公分左右,有些精蟲活動力不佳,前進的速度過慢,或者只會原地打轉、根本不會動,或者是精子頭太大、太小、身型不良,都無法順利受孕,因此,必須有足夠數量、活動力好的正常精蟲,才能以「精海戰術」換得一線「生」機。


而許多會讓睪丸過熱、發炎的泌尿科疾病,也會影響到精蟲的良率。本周由專攻泌尿科微創手術的蔡曜州醫師,告訴您提升「精蟲質量」的關鍵之道。

1/27/2014

黃名琪醫師:戒酒,為何那麼難?

文,黃秀美


真想來杯啤酒就好?若一喝就停不下來,拿起第一杯酒時,就是個嚴峻的考驗。

主演《哈莉波特的》英國男星丹尼爾.雷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e),即便榮登英國年輕娛樂名人富豪榜的第二名,年紀輕輕,已算是相當成功的人生勝利組,即便曾表示已滴酒不沾,但如影隨形的酗酒傳聞,仍不時登上新聞版面。

為什麼嗜酒如命的酒友,即使酒醉吐到整盆整盆的血,一清醒後,仍是一杯再一杯的酒友?

1/23/2014

蕭安穗醫師:讓耳鼻喉科醫師挖耳屎,不是太離譜的事!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通宵熬夜、感冒後,常會有耳朵悶悶、聽不清楚的情況,

為什麼冬季特別容易有聽力變差的情況?什麼情況下該就醫?

當耳朵有積水、耳垢多會影響聽力,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式?


過年前,難免工作忙碌壓力大、應酬多又睡眠不足,會讓人體的免疫力降低,再加上寒流一波波,病毒跟著來,耳鼻喉科門診,有不少正值中壯年的企業人,在寒冬清早醒來時,突然發現天眩地轉,眩暈到快吐出來。或是感冒、徹夜趕工後,竟然有一邊的耳朵聽不見,這種突發性的眩暈、耳聾,常與內耳的平衡神經、聽覺神經受損有關。


人類能夠傾聽到外界的聲音,是由外耳道,先收集聲波,並經由耳膜傳到中耳,內有米粒大小的聽小骨(按編:聽小骨有三塊,由外而內,分別為鎚骨、砧骨與蹬骨),將聲波放大後,再傳遞到內耳的耳蝸,由耳蝸內的毛細胞,透過纖毛的運動,連接聽覺神經,送達大腦,讓人聽得清楚、聽得懂。而緊挨在耳蝸旁的半規管,則與人體活動,如:跑跳、轉身時,主責動態平衡的平衡神經有關。


當外耳、中耳、內耳,有出現任何滯礙,如:耳垢太多、耳膜破洞、中耳炎、冬季常見的病毒感染,讓聲波無法順利傳送到聽覺神經時,便會有聽不清楚,甚至聽不見的情況。


本周由專攻聽力診療的蕭安穗醫師,告訴您冬季聽力保健的關鍵之道。

1/20/2014

許巍鐘醫師:來去「睡眠中心」睡一晚,該作那些準備?



頭、臉、身,五花大綁的感應線,有十多條,最折磨人的是插進鼻孔的呼吸氣流感應線。


文,黃秀美

常常睡不好、時睡時醒、鼾聲如雷、睡一睡,竟暫停呼吸、夜間磨牙、不停作夢又淺眠、越睡越累,常會讓人覺得有睡沒有飽,白天哈欠連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連開車,停個紅燈,都會不小心睡著,而被醫師建議到睡眠中心作整夜的睡眠檢查。

可別誤以為睡眠障礙是成人的專利,像現在台灣的學生,已經開始放寒假,許多被懷疑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學童,也常會趁休假時,安排一晚的睡眠檢查。

到底到醫院作睡眠檢查,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1/17/2014

黃秀美:採訪時的小確幸

文,黃秀美


採訪時,最開心的幾件事:

1、受訪者是我真正的讀者:一見面,對方的眼睛,就會閃閃發光。

2、受訪者講得很精彩:我的眼睛,應該會閃閃發光。

3、受訪者覺得我的提問很有水平:我心裡會偷偷閃閃發光。

4、彼此相談甚歡,欲罷不能:我們連聲音,都會閃閃發光。

5、談完後,又共同想到更值得談的議題,還有下一次:高興到,想要跳起來。




PS:如果受訪者是我真正的讀者,再怎麼忙,都會手刀答應,並且擠出時間受訪,說真的,這是最大的肯定,雀躍。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成為我的天使:掃描我的街口支付iCON。偶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的持續寫作。




1/16/2014

吳佳璋醫師:腎結石為何痛起來會像要人命?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突然痛起來要人命的尿路結石是相當常見的泌尿道疾病,

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曾受尿路結石所苦,好發於中年男性,

而且,約有五成的患者,會在五年內再次受到結石復發的折騰。


深夜裡,各大醫院從半夜十二點到凌晨二、三點,常可見身材健壯的青、中年男性,臉色蒼白,冒著冷汗、面露痛苦表情地痀僂著身子,幾乎快用爬的方式進到急診室就診,這是每一天都有機會上演的故事,常與腎結石誘發的腎絞痛有關。


小小的腎結石,為何會讓堂堂的男子漢,痛到直不起腰?這是因為腎絞痛發作的疼痛度不下於女性生產時的劇痛。


腎結石,可說是尿路結石的源頭,原本只是腎臟內壁上的細小結晶,越長越大後,就像果實成熟會瓜熟蒂落,從腎臟內壁上掉下來。倘若只是在腎臟裡滾來滾去或是順著尿液,順利地經過輸尿管藉由尿液排出體外,並不一定會出現症狀。


但萬一不幸結石卡在輸尿管裡,讓腎臟裡的尿液無法排除,這時便會造成腎臟的腫脹,而誘發腎臟的包膜產生一陣一陣地收縮,試圖把卡在輸尿管裡的結石向下推擠,這個過程,即會造成後腰部難以忍受的腎絞痛。有時腎絞痛的發作會合併有血尿或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


本周由專精結石治療的吳佳璋醫師,分享降低尿路結石復發的關鍵之道。

1/15/2014

顏大欽醫師:感冒後,咳不停、咳到吐,怎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類流感人次,再創高峰,不少小朋友會咳到吐、咳一整晚,咳到父母很焦急。咳嗽,是呼吸道裡的保護機制,一種本能的神經反射動作,目的是把發炎、感染、異物等有害的物質,咳出體外。

若有痰液卡在氣管中,咳不出來,反而容易導致續發性的細菌感染,所以,不能隨便止咳。

那些咳嗽、發燒,有可能是併發了肺炎、細支氣管炎、哮喘,要特別小心,即使當天看過門診,都建議要立即再回診

1、咳到胸痛
2、咳到肚子痛
3、咳到會喘


咳不停該怎麼辦?

1、白天戴口罩,具有讓呼吸道保暖的效果。

2、白天可以多喝溫開水,幫助痰液的稀釋,讓痰比較容易咳出來。

3、飲食上,可採少量多餐,避免吃太飽,以免咳嗽時,腹壓增加,很容易會吐出來。

4、有夜咳的孩子,睡前一小時,不要吃消夜、喝牛奶或飲品。

5、睡覺時,上半身可墊高30度左右或側睡,呼吸道會比較順暢,也比較不容易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

我的經驗是,在床頭隨時準備一個空臉盆,孩子開始明顯咳嗽,就讓孩子坐起來,臉盆放在孩子的臉前,才能及時接到嘔吐物,比較不用一直洗床單、換寢具,通常咳到吐之後,再讓孩子用室溫的水漱漱口(溫水會催吐,不是很建議),之後,就會比較好睡。


孩子久咳不癒,可能有那些問題?

若超過四週,還是咳個不停,就是慢性咳嗽,代表可能還有其他問題或又有新的感染,才造成持續的咳嗽,常見的原因:

1、鼻竇炎的鼻涕倒流,刺激到氣管而誘發咳嗽,典型的症狀是在躺下去的前一小時及早上剛起床時會咳,但很嚴重的鼻涕倒流,半夜也會咳嗽。

2、氣喘的咳,通常是凌晨2、3點,氣溫下降,氣管收縮得最小時,咳得最厲害。

3、妥瑞症併發的慢性咳嗽,在咳嗽前,會稍微先吸一口氣,再短促而激烈的乾咳,完全不會夜咳,臉部常會合併有不自主的運動,像是擠眉眨眼等等。

  全文閱讀  
為何感冒好了,卻咳不停?


  諮詢專家  
顏大欽醫師
經歷: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理監事
現任:台北長庚醫院小兒科主任、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
專長:小兒過敏氣喘免疫學、一般兒科學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目前是《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成為我的天使:掃描我的街口支付iCON。偶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的持續寫作。







1/13/2014

許巍鐘醫師:孩子睡覺時,張口呼吸又打鼾,竟會上顎暴牙?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對於容易鼻塞的過敏兒來說,睡覺時,張口呼吸是很常見的狀況,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常常睡眠斷斷續續、翻來覆去睡不安穩,或迷迷糊糊的坐起來咳嗽。有些孩子,還會睡一睡,突然暫停呼吸,緊接著鼾聲大作,或出現尿床的現象。

早上醒來,常會頭痛、口乾舌燥,喉嚨有一口濃濃的痰。明明前一晚睡很久,眼周仍有濃濃的黑眼圈,白天,也很容易注意力差、坐不住、恍神,一臉睡眠不足的模樣。

這些症狀,常與腺樣體(Adenoids)肥大有關。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部正中央,緊鄰耳咽管開口的淋巴組織,原本,在57歲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萎縮掉,但若是鼻過敏反覆發作或病菌感染,就有可能會讓腺樣體持續發炎而肥大。

我家的孩子,從小就是過敏兒,一張嘴就可以看到二顆大大的扁桃腺(Tonsils)跟略大的懸雍垂(Uvula),但我從來不知道眼睛看不到的腺樣體肥大,也是個超級大麻煩。明顯鼻塞、鼻音很重、鼻涕倒流,時常得張口呼吸,也讓孩子打鼾、夜咳、淺眠,都跟它脫不了關係。

腺樣體肥大,會讓鼻咽部嚴重阻塞,而干擾到上牙齦上方粉紅色硬顎(Hard palate),以及,硬顎後方,靠近喉嚨的柔軟組織軟顎(Soft palate)的正常發展。若沒有在恆牙萌發前及時矯正,易形成上顎暴牙的外觀,真是令我震驚不已。

胖嘟嘟的腺樣體,也是細菌的溫床,若孩子有反覆發作的中耳炎、鼻竇炎,建議可到耳鼻喉科,作鼻咽內視鏡檢查來確診。

當然,如果孩子睡覺時,不只是張口呼吸,還會有呼吸道有暫時性的阻塞,導致暫停呼吸、鼾聲大作而睡不安穩,或有查不出原因的尿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必要時,需進一步安排睡眠檢查及專注力檢查來檢測睡夢中,血氧濃度下滑的程度、暫時停止呼吸的次數,以評估呼吸中止症的嚴重度,以及,對日常學習的影響。

本文同步發表@良醫健康網名醫一點通

  延展閱讀  

  諮詢專家  
許巍鐘醫師
經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部主任
現任:台大醫院耳鼻喉部專任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及兒童耳鼻喉科學、睡眠呼吸障礙、耳鼻喉科內視鏡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成為我的天使:掃描我的街口支付iCON。偶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的持續寫作。




泛科學:孩子會打鼾,你該怎麼辦?

孩子睡得好,對健康、頭腦都好。  
credit: CC by  adwriter@flickr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成人鼾聲如雷,已知是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重要警訊之一,而備受重視。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會增加心臟病、腦中風的風險,或因夜晚睡眠品質差,使得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會提高車禍意外的可能性。

1/11/2014

黃清水醫師:為何會需要割膽治療?


膽囊(Gallbladder)是肝臟(Liver)下方的梨狀器官,位於人體的右上腹。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在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例膽囊切除手術。早年活躍在台灣校園民歌舞台上的趙樹海、王夢麟,近年皆因膽結石開刀切除膽囊,兩位好哥們因此自稱是「無膽二人組」。膽結石,並不一定會有症狀,而最常見的急性症狀是吃完大餐或油膩食物後數小時,有持續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

膽囊是位於肝臟下方的梨狀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及濃縮膽汁,大小從二到二十公分不等,越是發炎過的膽囊,體積會越小。膽汁剛由肝臟排出時是淡黃色,經膽囊濃縮後會變成深黃色或墨綠色,當我們吃下含油脂量高的食物時,即會刺激膽囊收縮,將膽汁經膽囊管、總膽管排入十二指腸來乳化脂肪,幫助消化。到底什麼情況下,才會考慮割除膽囊?以下是黃清水醫師的問診。

膽結石(Gallstones)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日常飲食習慣有關。


Q:膽囊為何會結石、長息肉?
A:膽結石的形狀可小如細砂,也可能大到八公分以上,形成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及日常飲食習慣,影響到其膽汁中的膽固醇、卵磷脂,以及膽酸鹽比例有關。

1/09/2014

賴金鑫醫師:中年開始跑馬拉松,避免血尿有絕竅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跑馬拉松在台灣正夯,有許多原本不運動的中年人,愛上馬拉松運動,

即使下雨、低溫、身體不適,仍然熱情不減,一馬當先,

慢跑被視為增進健康及體能的運動,但跑到血尿、受傷,並不少見。


慢跑是有氧運動之一,可改善許多生理功能。簡單來說,可改善心臟血管的功能,使得心肌的收縮能力變好,輸出的血流量增加,可鍛鍊心肺耐力及肌耐力,因此,也能增進體適能、消耗多餘的熱量、延緩老化造成的衰退。


在心理方面,對於降低因心理情緒障礙所產生的焦慮、緊張、憂鬱、失眠、消化不良問題也有幫忙。跑步時,人體跟地面會產生衝撞力,屬於載重性運動,可減緩骨質流失,有助維持腰椎及下肢的骨質密度。


但當跑馬拉松,變成一種流行時尚之後,就會有人逞強、不服輸,一旦誇下海口,非要完成半馬或全馬不可,就會賣著老命去跑馬拉松,健康風險就會高很多。在復健科門診,因慢跑運動傷害而就醫的患者,最常見的就是中年過後,才開始跑馬拉松的跑者。


本周由專精運動醫學的賴金鑫醫師,分享馬拉松跑出健康的關鍵之道。

1/06/2014

黃秀美:身體打來的求救電話,你聽見了嗎?

文,黃秀美

這幾天很難得的冬陽高照,原本應是出遊的好天氣,但抬起頭來,不難察覺到空氣灰濛濛一片,包括我在內,體質較過敏的大朋友、小朋友,難免會感受到眼睛癢、揉眼睛、淚汪汪、鼻子癢、流鼻水、鼻塞,甚至有些呼吸不順暢的不適。

主要原因是台灣近來經常受到來自境外污染物的影響,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10)及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較高,易讓眼睛癢與鼻子過敏的症狀加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就是身體打來通知你「情況有些不對勁」的求救電話,但你接到了嗎?除了抱怨空氣品質糟外,該怎麼回應身體的需求呢?

1/03/2014

黃秀美:信任不易,卻很關鍵




文,黃秀美

前兩天跟一位媒體同業,聊到出書的壓力。他的壓力,在於自我要求甚高,可時間有限、截稿迫切。

對我來說,書賣不快,則是最大的壓力源,因為,承受最大庫存壓力的會是出版社,不是我。

而這一生最怕欠的,就是別人因我受苦的人情債。這比出不了書,更令我感到內疚。

1/02/2014

陳光超醫師:反覆發作的鼻炎,合併頭痛、眼睛脹是大警報!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冬季氣候溼冷,不只是病毒活躍,也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

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有時還流黃鼻涕,

到底是過敏性鼻炎、鼻炎,還是鼻竇炎?如何擺脫惱人的鼻炎?

 

「哈啾!哈啾!」寒流來襲,伴隨大陸冷氣團而來的工業污染,不但天空灰濛濛一片,也讓環境中的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又冷又髒的空氣吸入鼻黏膜,直接影響到呼吸道的健康,對鼻炎患者來說,打不完的噴嚏、擤不完的鼻水,讓整個冬天更覺難熬。

 

過敏性鼻炎及感染性鼻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二種鼻炎,都有可能會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的症狀。前者,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如:冷空氣、塵蟎、蟑螂、狗毛、貓毛、花粉等等,引起的發炎,常會有鼻子癢、眼睛癢的症狀。後者,則常與感染發炎有關,也就是俗稱的感冒(cold)、流行性感冒(flu),常伴隨有發燒,甚至是肌肉痠痛等急性毒性症狀反應。

 

不管是那種原因造成的鼻炎,除了狂打噴嚏、不斷流鼻水,擤到鼻子脫皮令人生厭外,最痛苦的是鼻塞、鼻子不通、鼻涕倒流,只能張嘴呼吸時,常會讓人頭暈腦脹,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夜晚咳到醒,睡眠品質又差,極度困擾。

 

本周由專精鼻炎手術的陳光超醫師,分享如何降低鼻炎頻頻發作的關鍵之道。

 

關鍵一:合併頭痛、眼睛脹的鼻竇炎,要特別當心

 

冬天的冷空氣,對上呼吸道的鼻黏膜,本來就是一種刺激,會造成流鼻水、分泌物變多,並使得鼻腔的下鼻甲肥厚起來,鼻塞的症狀,自然更容易被突顯出來。

 

倘若合併有鼻涕倒流或頻繁的說話,常會刺激到喉嚨、增加聲帶的磨擦、損傷而感覺到喉嚨卡卡有痰,咳也咳不出來,吞也吞不下去,有喉嚨乾痛不適的現象。

 

但要怎麼分辨是鼻炎或鼻竇炎?人類的鼻竇有四對,是頭骨裡的空腔,包括位於前額的額竇、兩眼間的篩竇、臉頰兩側的上頷竇,以及,位於頭部中心點的蝶竇。

 

當鼻涕倒流或擤出來的鼻涕是白色、水水的、透明的,只有一大早的第一口痰是黃的,比較大的可能性是鼻炎,但若鼻涕或鼻瘜肉塞住了鼻竇的開口,導致鼻竇的細菌感染蓄膿,就會鼻竇炎。尤其是鼻涕濃稠、整天顏色很黃很臭(編註:細菌感染會出現硫基而變黃有臭味),連鼻涕倒流而咳出來的痰,也是黃的,就要高度懷疑是鼻竇炎的可能性。

 

假使,還有頭痛的情況,若不是鼻涕完全堵住前額的額竇,就要考慮可能有黴菌性感染的鼻竇炎,有時可能會侵襲骨頭,甚至致命,須馬上求診,必要時,得緊急動手術清除膿液,不宜拖延。此外,若出現眼睛脹痛、眼睛腫起來,較易有眼睛併發症,也要特別留意。

 

關鍵二:兒童的反覆性鼻竇炎,要留意是否有腺樣體肥大

 

骨骼尚未完全發育的兒童,若有反覆性的鼻竇持續發炎,有可能會影響鼻竇的正常發育,但動鼻竇炎手術,又有可能會影響未來臉形的發育,藥物治療是第一選擇,若是治療效果有限時,得優先考慮是否要動鼻咽部的腺樣體刮除術,而非鼻竇炎手術。

 

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部,緊鄰耳咽管開口的淋巴組織,若因持續慢性發炎而肥厚時,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反覆併發鼻竇炎、中耳炎,同時,腫大的腺樣體,也會加重鼻塞、鼻涕倒流的症狀,常得張口呼吸而上唇外翻,睡覺時,會打鼾、夜咳

嚴重時,會導致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孩子會因為半夜呼吸暫時停止、血氧降低,使得睡眠周期一直無法進入深睡期,腎臟仍持續產生尿液,而有夜間尿床的現象,在深睡期時,會大量分泌的生長激素,也會受到抑制,讓孩子的身高體重不若同年齡,顯得即瘦又小;白天時,則會因睡眠品質不佳,易出現無法專心、過動的症狀。

 

腺樣體肥大,可作內視鏡檢查來確診。將過於肥大的腺樣體刮平,可減少八成的反覆性鼻竇炎、中耳炎,有效治療兒童的阻塞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在作完腺樣體刮除手術後,仍需注意過敏性鼻炎的控制。

 

兒童施打十價、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可降低過敏性鼻炎發生併發症機率,前者是以未分型的嗜血桿菌當成結合蛋白,是台灣中耳炎的常見菌種;後者含較多類型的肺炎鏈球菌,也涵蓋中耳炎、鼻竇炎和肺炎的常見菌種。二○一四年元旦起,凡滿一歲以上幼童,可免費施打一劑的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關鍵三:一噴就見效的鼻噴劑,只能在醫囑下,短期使用

 

若是一吸到冷空氣,就會不停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在寒冷的冬天,應配戴口罩保暖。

 

在藥物治療上,最重要的是使用大分子的類固醇鼻噴劑來降低鼻黏膜的發炎、腫脹,降低鼻塞的困擾,使用前,需先把鼻涕擤乾淨再噴,並需連續使用五天以上,才能看到有明確的療效,需有耐心持續使用。若是有青光眼病史的患者,使用上,宜謹慎。

 

必要時,再加上口服的抗組織胺,減少流鼻水、流鼻涕、鼻子癢與眼睛癢症狀。

若鼻塞很嚴重,才能在醫囑下,短期使用具血管收縮的鼻噴劑,雖可立即見效,一噴就通,但一天使用一次且不可連續使用超過四天,以免鼻腔的下鼻甲纖維化,鼻塞越來越嚴重。

 

保健:鼻炎的3大日常保健

 

大量鼻涕蓄積在鼻腔裡,影響鼻噴劑的吸收,也較易導致感染。而倒吸鼻涕,也易導致耳膜塌陷,會增加耳朵病變的機會。若是鼻涕蓄積,則應該輕輕擤,一次一邊,且宜多喝溫開水。

 

TIP1:一吸到冷空氣,就容易打噴嚏、流鼻水,可配戴口罩來幫助鼻腔保暖。

TIP2:每15分鐘喝一些溫開水,可讓鼻涕易排出,滋潤喉嚨,減少喉痛聲啞。

TIP3:有鼻涕時,絕不可倒吸鼻涕,一次一邊,輕輕地的擤出來,才是對的。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專欄


  諮詢專家  

陳光超醫師

經歷: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現任: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

專長:鼻炎手術、人工電子耳、中耳炎、嗓音醫學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