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024

趙舜卿醫師:瘦小食欲差,缺鋅怎知道?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常常吃不下飯,胃口不好,身材又特別瘦小,並不如想像中少見。根據最新公佈《2017年到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研究報告顯示:台灣七到十二歲的小朋友中有10.1%過輕,也就是說十個小朋友中,就有一位過輕。


開設兒童營養門診達二十多年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趙舜卿醫師說,「缺鋅一直是國際兒童營養研究的重要議題。而體型瘦小是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會看營養門診常見的原因,我們在進行營養檢查時也發現,挑食、瘦小、營養差的孩子,約四成有血中鋅濃度較低的情況比正常體型小朋友缺鋅的比例高出二倍以上。在腸胃受損的小朋友中,缺鋅的比例也不低。經過連續三個月到半年,給予每日十毫克的補充後,對提升食欲、增加體重有幫助。」


鋅在人體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僅次於鐵是人體合成許多重要酵素的輔酶。缺鋅會導致生長遲緩、傷口不容易癒合、免疫力差、味覺異常,可以說,從頭到腳的頭髮、皮膚、指甲、腸胃的健康,都需要有「鋅」的參與。跟缺鐵一樣,缺鋅也會影響發育,導致掉頭髮、皮膚炎、指甲變形等等。

1/11/2024

吳彥雯醫師:「心」「肝」寶貝要共同照護,有脂肪肝也會「傷心」!


             脂肪肝是「前哨」指標,不只會傷肝,也會傷心臟。(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國內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由於代謝性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內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近期凝聚共識,大力倡導脂肪肝應「心肝共治」的新觀念,期盼透過早期介入,共同照護,增進國人健康!這也是亞洲第一份「心肝共治」的共識。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黃靜宜


您有脂肪肝嗎?您知道脂肪肝其實與心血管疾病大有關係,兩者的共通點是都與代謝異常有關。如果肝不好,很可能心也不好;反之,心不好,肝也可能出問題!

 

代謝性脂肪肝病盛行率高


脂肪肝主要是肝細胞內囤積的三酸甘油酯過多,肝細胞充滿了油滴,俗稱「肝包油」,醫學上又稱為脂肪變性(steatosis)。民眾大多是在健康檢查時,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自己有脂肪肝。雖然脂肪肝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脂肪長期堆積在肝細胞中,還是有機會造成肝發炎,導致肝發炎指數(AST、ALT)異常、肝纖維化,嚴重時可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王恩南醫師:恐慌症3問 專業解答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Q1:為什是恐慌症?有什麼症狀?


A: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是與身心都相關的疾病,跟「心慌慌」不一樣。不但會一陣一陣的發作,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到達高峰,病友常常會自述有快要死掉的感覺,有可能因為過度換氣,感覺自己好像吸不到空氣,馬上就要窒息了,常因此而跑急診。

 

有些病友會在密閉空間或是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像是電梯、車廂、隧道、機艙、年貨大街,突然出現恐慌症的症狀。像是搭飛機進入機艙時,非常不適,只好馬上下機。怕在公共場所又發作而不敢外出,或隨時隨地需要有人陪伴,才能步出家門。

楊宏志醫師:基因編輯有治癒B型肝炎的潛力!

圖片來源/好心肝會刊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是十分重大的發現,被譽為是能夠精準切割DNA的神奇剪刀,除開啟基因治療的大藍海,也為根除B型肝炎帶來新契機,國內學者進行相關研究已有進展!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黃靜宜


DNA是生命的藍圖,當藍圖出錯時,如果能夠精準找到出錯的部份,把有問題的片段剔除或校對,或許就有機會能夠治癒疾病。但人體 DNA 鹼基序列有 65 億個,要找到目標DNA(target DNA)片段,並精準切割,有如大海撈針,談何容易?

 

CRISPR/Cas9切割DNA

從細菌獲得的靈感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生物化學家道納(Jennifer Doudna)和法國微生物學家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就是因為她們於2012年發表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易於操作,透過設計一段短片段的引導RNA(guide RNA, gRNA) ,就可以精準地辨識及切割目標 DNA,讓透過基因編輯去治療疾病的可行性大為提高。

 

CRISPR/Cas9透過設計一段短片段的引導RNA(guide RNA, gRNA), 就可以精準地辨識及切割目標 DNA 。 被切割斷裂的DNA會有修復機制,但常不精準,所以會造成切割處的基因失去功能(這機制常被用來剔除特定基因功能),但也可同時送入一段正確基因去進行正確修補,達到基因編輯矯正突變基因的目的 。

12/12/2023

盧孟佑醫師:小朋友也會貧血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臉色蒼白、體力差、容易頭暈,上體育課時,跑久一點,就會上氣不接下氣,體力不支是貧血常見的症狀,如果長時間貧血且貧血程度較嚴重,也可能會出現掉頭髮、指甲脆弱變形的情況。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盧孟佑醫師說,「小朋友的貧血,如果是慢慢發生的,貧血狀況不嚴重,有時候身體也會逐漸適應,往往是在生病就醫時,像是最近發燒急診的孩子比較多,抽血時,意外發現已有貧血的情況。此外,新生健康檢查時,若有做抽血檢查,也會有一些學生被通知有貧血,需要就醫接受更進一步的診斷。」

由於天氣寒冷時,人的膚色,就會比較蒼白;生氣、緊張時,唇色也會比較顯白。因此,要從外觀看出是否貧血,看眼睛的眼瞼是否發白,會比看臉色、唇色,更具參考性。懷疑有貧血的現象,可請爸爸媽媽帶你去給小兒科醫師檢查。

11/14/2023

劉耀臨醫師:複視,為什麼一個東西會看成二個?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開學後,學校開始為學童作視力檢查。有些小朋友可能會發現自己看東西時,有時候會把一個東西看成二個,這就是「複視」。就算配了眼鏡,也不見得能改善「複視」的困擾。


專攻兒童與成人斜弱視矯治的臺大醫院眼科部劉耀臨醫師說,「當出現把一個東西看成二個影像時,小朋友可以自己先做單眼的遮眼測試。看看自己是單眼看,還是雙眼一起看時,會出現『複視』的情況,並請爸爸媽媽帶你到兒童眼科給醫師檢查,做進一步的評估。」

10/12/2023

楊佩珊醫師:女性漏尿很常見,積極處理不尷尬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Q1:什麼是應力性尿失禁?

A:尿失禁主要是還沒有準備要解尿時,就突然無法控制的解尿出來,是相當尷尬的情況。

應力性尿失禁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控制解尿的骨盆底肌群無力,當下腹突然出力的時候,像是打噴嚏、咳嗽或大笑、跑步趕紅綠燈時,就發生漏尿而出糗。

 

Q2:為何女性比較容易有應力性尿失禁?

A:女性的尿道較短,又不像男性在膀胱下方、尿道兩側,有攝護腺可幫助膀胱的肌肉控制, 一旦托著膀胱、尿道的骨盆底肌群,隨著長期便秘、咳嗽、懷孕、生產、肥胖,或是經常提重物等等因素,會使得骨盆底肌群因承受壓力而變得比較鬆弛無力,較容易有應力性尿失禁的困擾。

 

如果曾經接受外科手術,例如:開過婦科或大腸的刀,也有可能影響到骨盆腔肌肉群的結構,降低骨盆腔肌肉群的肌力而增加應力性尿失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