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蒼白、體力差、容易頭暈,上體育課時,跑久一點,就會上氣不接下氣,體力不支是貧血常見的症狀,如果長時間貧血且貧血程度較嚴重,也可能會出現掉頭髮、指甲脆弱變形的情況。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盧孟佑醫師說,「小朋友的貧血,如果是慢慢發生的,貧血狀況不嚴重,有時候身體也會逐漸適應,往往是在生病就醫時,像是最近發燒急診的孩子比較多,抽血時,意外發現已有貧血的情況。此外,新生健康檢查時,若有做抽血檢查,也會有一些學生被通知有貧血,需要就醫接受更進一步的診斷。」
由於天氣寒冷時,人的膚色,就會比較蒼白;生氣、緊張時,唇色也會比較顯白。因此,要從外觀看出是否貧血,看眼睛的眼瞼是否發白,會比看臉色、唇色,更具參考性。懷疑有貧血的現象,可請爸爸媽媽帶你去給小兒科醫師檢查。
盧孟佑醫師提醒,「一般人想到貧血,就是缺鐵性貧血,要多吃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來補血。這是因為貧血,就是指紅血球的血紅素含量不足。而鐵是製造血紅素很重要的元素,有鐵離子,才能把氧氣帶到身體的組織內。但是除了營養不良,飲食中的鐵質攝取不足外,小朋友會貧血,也有可能是遺傳疾病或是失血過多。一定要先找到貧血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貧血的狀況。」
舉例來說,現在新生兒篩檢,都會檢查的蠶豆症是因為先天缺乏一種叫G6PD的酵素,一旦吃蠶豆、接觸到紫藥水、樟腦丸,就會讓紅血球提早陣亡而出現溶血性貧血。有這種體質的小朋友在感染時,如:感冒、流感,也有可能出現溶血性貧血。若有頭暈、心跳加速、茶色尿,不可輕忽。
而另一種遺傳疾病海洋性貧血,又叫地中海貧血,如果爸爸媽媽都是同一型輕度海洋性貧血帶原者,生下來的小朋友,有四分之一的機會正常,四分之一的機會是重度海洋性貧血,需要終生輸血。另外有二分之一的機會是輕度的海洋性貧血,會因紅血球中血紅素的異常,也有溶血性貧血的問題。
此外,有少部份的小朋友,有可能因為腸胃道發炎、出血,每天一點一滴的連續流失血液,慢慢出現貧血的異常,也需找出原因,才有機會改善貧血的困擾。
QA時間:
Q:缺鐵性貧血要怎麼補充鐵質?
A:口服鐵劑是為了快速補充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但鐵劑常會刺激腸胃,解便會變黑。有些小朋友會便秘,也有人會解便濃稠如馬路上的瀝青。
可以多樣化攝取含鐵的食物,例如:適度吃紅肉、豬血糕。植物性的核桃、海苔,以及莧菜、菠菜、地瓜葉、紅鳳菜,也屬於含鐵質較高的蔬菜,但植物性的鐵質吸收效率不好。
如果有貧血的困擾,建議不要常喝可樂跟汽水等碳酸飲料,以及茶、咖啡。因為會影響鐵質的吸收。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諮詢專家
盧孟佑醫師
現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專長:小兒血液學、小兒腫瘤學、造血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