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2022

陳幸宜醫師:青光眼藥水成份,單方好,複方好?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青光眼,不是會青瞑(台語的失明)?我都看得到,沒有感覺看不清楚,我不相信我有青光眼,我都沒點藥。」這是許多剛開始被診斷出有青光眼病友的迷思,也常會影響到青光眼藥水的使用態度。


慢性青光眼初期沒症狀,卻會偷偷偷走視力


輔仁大學醫學系教授,同時也是輔大醫院眼科主任陳幸宜醫師說,「初期青光眼,常是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視神經盤異常,而提早被發現,這時視力狀況跟正常人沒有太大差異。常常要等到視野被影響一半以上,也就是視神經受損比較嚴重,才會有感覺。」


青光眼藥水種類非常多,主要目的都是在降眼壓,以延緩青光眼惡化的速度。

5/18/2022

傅柏元醫師:光靠量眼壓來控制青光眼,為何還遠遠不夠?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下巴放在托架上,固定好額頭,睜大雙眼不要眨眼,一股氣體噴向眼睛的眼角膜,就能檢測出眼壓。而眼壓是眼球內的壓力,可讓眼球保持正常的形狀。


眼壓高低跟眼球內流動的房水量有密切關係。如果房水分泌太多或是房水排出的通道阻塞,就會讓眼球的房水量增加而使得眼壓上升,有可能壓迫眼底的視神經造成損傷,這就是青光眼。正常的眼壓值約在12到20mmHg(亳米汞柱)左右。



眼壓正常,不用擔心青光眼?


嘉義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傅柏元醫師說,「在西元1950~60年的一些研究發現,大部分正常人眼睛的眼壓是在12~21mmHg,但要注意的是眼壓跟血壓一樣是會有波動的,並不是整天的眼壓都相同,清晨可能是一天中眼壓最高的時刻,而躺著和坐著時,眼壓也會不同,通常躺著的眼壓會比較高。一般來說,我們就醫的時間,不會是在清晨,不太能量到眼壓最高的時候。有些青光眼病友,每次來眼科門診量眼壓都正常,也有規律使用青光眼藥水,可青光眼卻一再惡化,那麼日夜眼壓波動比較大,也要列入考慮。」


同時在東亞的日本、台灣,也有蠻多病友是屬於正常眼壓的青光眼,甚至是低眼壓的青光眼。這種正常及低眼壓青光眼,蠻多是在做高階健康檢查或是看乾眼症、飛蚊症的眼底檢查時,意外發現有視神經退化、視野缺損,才被轉介到眼科而被確診出有青光眼。


傅柏元醫師進一步解釋,「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視神經,對眼壓的耐受度不一樣。尤其是本身有心臟問題、心律太高、心律不整、血脂太高、睡覺時血壓偏低會導致視神經的血液循環不好而造成視神經的傷害,所引起的青光眼,就不一定是跟高眼壓有關。」

5/10/2022

余涵如醫師:睫毛根部的蟲蟲危機:蟎蟲眼瞼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我們臉上有許許多多體型超迷你,只有0.2~0.4mm這麼大小的皮表共生寄生蟲叫「蠕形蟎」,這些肉眼也看不到的小居民,不只喜歡住在皮膚毛囊的開口處,也很喜歡定居在眼睫毛根部的毛囊裡,而皮脂腺分泌出來的油脂跟毛囊的角質,都是蠕形蟎最愛吃的美味大餐。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余涵如醫師說,「蠕形蟎是臉部常見的共生寄生蟲。牠在眼睫毛裡寄生,也很正常,但如果蟎蟲的數量太多,或是小朋友本身有免疫的問題,就有可能引起發炎反應,讓眼皮常常紅紅癢癢的很不舒服。」

邵儀菁醫師:有效降眼壓,為何對青光眼病友很關鍵?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你最近有沒有常常半夜起來滑手機滑到眼睛痠痛,有到眼科量眼壓嗎?眼壓值是多少?你知道眼壓跟血壓一樣,一天之中會高高低低嗎?而眼壓值跟致盲眼疾中的青光眼,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邵儀菁醫師說,「青光眼,光看病名,不少人誤以為看到的景象帶有藍綠光才是青光眼,其實許多青光眼患者是沒有症狀的。」那青光眼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青光眼的原文是來自希臘文―「青綠色」,是形容患者眼球內水份蓄積排不出去,以致眼壓過高造成角膜水腫,眼睛會呈現濁濁、青青綠綠的外觀。在歷史上,直到眼壓計的發明後,才了解這群青光眼病友,通常眼壓是比較偏高的,也慢慢對眼壓和青光眼的關係有更進一步了解。

5/05/2022

顏永昌醫師:糖友視力模糊,竟然是青光眼!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我國18歲以上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是11.1%,其中男性占12.4%;女性占9.7%,相當於18歲以上國人,每十位,就有一位是糖友,推估全國約有200多萬人罹患糖尿病。

   而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病變,它會引起視神經萎縮,一旦視力受損就無法再逆轉。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統計,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會使罹患青光眼的機率比無糖尿病者增加一倍。


  眼壓高、血管弱,糖友青光眼增一倍


    奇美醫院柳營院區眼科主任顏永昌醫師表示,「糖友如果沒有將血糖控制好,發生嚴重青光眼的比例是2到3%,其中有三成會造成單眼或雙眼失明。」相當於200萬糖友中,約有四到六萬人面臨嚴重青光眼的威脅。


    因為青光眼所導致的眼神經損傷有二個主要原因,一是高眼壓,二是血管太脆弱。糖友的微細血管容易受傷。只要眼壓稍高,視神經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傷害。同時,長時間糖尿病控制不良,也有可能導致新生血管的增生,這些脆弱又不健康的新生血管是因為不健康的視網膜會分泌新生血管因子,在眼球中游走,萬一不幸有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長到虹膜及小樑網而影響到眼球內房水的排出,就有可能會讓眼壓慢慢越來越高,終至完全失控,對視神經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5/03/2022

江承鴻醫師:認識總統病:無症狀的心房顫動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拜登總統,因有無症狀的心房顫動(AFib),接受新型抗凝血劑的藥物治療。

美國白宮日前發表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最新健康摘要指出,不吸菸、不飲酒、每周運動五次的拜登總統,因有無症狀的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ib),正在接受新型抗凝血劑的藥物治療。

到底什麼是心房顫動?年紀大的人,才會有心房顫動嗎?無症狀的心房顫動是怎麼會被發現的?而即使無症狀,沒有明顯的不舒服,又為什麼還需要長期接受新型抗凝血劑的藥物治療呢?關於這個無症狀心房顫動的總統病,相信大家都有滿腹的疑問,迫切想要知道。

無症狀心房顫動的總統病,中風風險增5倍

專精心律不整治療的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承鴻醫師說,「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主要因為心房內的細胞,因為疾病、老化而出現不正常的放電,放電次數可能會高達每分鐘300到600下,遠遠超過正常心跳的次數,產生異常的心房顫動,這也會使得心房裡的血液滯留,較容易產生血栓。如果這些血栓經由心室、主動脈打到腦部會足足增加五倍腦中風的風險。也會因為心臟跳動不規則,讓血液輸出量減少,而併發心臟衰竭的狀況。一旦患有心房顫動,沒有好好控制,死亡風險也會增加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