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麥家感情深厚。這次麥媽媽(左),施打失智症新藥,麥令琴醫師(後立者)跟妹妹(右),都很支持。(麥令琴醫師提供) |
預估每年花費上百萬的兩款失智症新藥欣智樂、樂意保,在台開打。
麥令琴醫師是亞東醫院眼科部角膜專科主治醫師。麥爸爸麥繼強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教授,近80歲時,開始出現失智症狀。麥媽媽麥張愛華,則在80歲時被確診有早期失智症,並成為全台第一位施打失智症新藥「欣智樂」的病友,為了讓讀者能更了解失智症新藥,我們這次也採訪了麥媽媽的主治醫師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醫師。
麥令琴醫師說,「我父親年輕時,在美國念的是當時相當熱門分子生物學,香港中文大學開立後,邀請他從美國回香港當生物系的教授,期間也曾來台灣的中央研究院,擔任過訪問學者。他非常喜歡打網球是網球選手、網球校隊,退休後留在香港生活,也都還在打網球,行動敏捷。
大約2014年左右,我們發現他的記憶力不是很好、肢體平衡開始出狀況,中醫、西醫都試過,在香港知名的養和醫院做了正子(PET)檢查,疑似有早期巴金森氏症,後來運動、呼吸中樞,也陸續出問題,有多重系統性退化症,遊走在各科,症狀治療一段時間後,越來越惡化。因為我長期在台灣工作,就讓父親跟母親也來台灣一起生活。目前90歲的父親已經完全臥床,由看護跟母親長期照護。母親也在3年前被診斷出有早期的阿茲海默症。」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醫師說,「麥爸爸是生物系教授,麥媽媽頭腦很靈活,麥令琴醫師自己是眼科醫師,她妹妹是律師,全家都很聰明。麥爸爸剛開始有點巴金森氏症,後來又有多重系統性退化症,這幾年開始臥床,到現在一直被照顧得很好,也很不容易。」
麥爸爸有失智症病史,麥家警覺性高,及早讓麥媽媽接受失智症篩檢
就因為麥爸爸有多年失智症相關病史。3年前,麥媽媽開始記性有些不好,常常會說記不起來,當時做了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Amyloid PET),結果是陽性,知道已經有過多澱粉樣蛋白在她的腦袋瓜裡面,是比較典型的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