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25

莊武龍醫師:缺B群、腎臟水腫,也會讓血壓異常升高?

電腦斷層顯示,右側腎臟水腫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推估,台灣高血壓人口約有五百多萬人,是相當常見的慢性病。若血壓異常升高時,代表心臟打出來的血液增加,會加重心臟負擔,有可能會增加腦中風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


但突如其來的血壓異常升高,不見得都是心血管出現異常。有少數的高血壓有可能是與營養失衡、腎病變有關。


無心血管病史,愛吃素,血壓飆高要小心


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醫師,在門診中曾發現二位無心血管病史的女性,血壓突然升高,經過詳細問診及檢驗後,分別診斷出是缺乏維生素B6,以及腎水腫引起的血壓異常升高。


有位本來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30多歲年輕女性,因工作中接觸到肺結核患者而服用預防性的抗結核藥物,出現胸悶、喘、手麻、腳麻的不適,收縮壓高達170、180毫米汞柱,有肺高壓的情況。


原來這位女性,平常幾乎不吃肉,飲食接近素食,維生B6的水平,本來就偏低。而預防性低劑量的抗結核藥物,卻含有會讓維生素B6下降的藥物,讓她原本就略低的維生素B6濃度,水位再下降而產生不適。開始補充口服維生素B6後,血壓得到改善,也沒有胸悶、手麻、腳麻,也不需要再吃降血壓藥。 現在活得好好的,已經可以回去正常上班。

3/11/2025

許文明醫師:肚子痛,會吐會拉,竟然是闌尾炎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最近台灣腸胃炎疫情上升,不少民眾出現又吐又拉的症狀。不過,並不是會吐會拉的腸胃不適,就一定是腸胃炎。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醫師說,「闌尾炎有時會被誤認是腸胃炎,主要原因是闌尾是腸子的一部份,發炎時,會有噁心、嘔吐、肚子痛的症狀。當腸子發炎蠕動不好,也常常會胃口不好,發炎刺激大腸、直腸,可能也會有點拉肚子,而被誤以為是腸胃炎。」


闌尾位於小腸末端跟大腸的交界處,淋巴組織特別發達,具有免疫功能,出口小小的,一旦有硬硬的糞石卡住,或是病毒性感染導致淋巴腫大,造成闌尾的出口阻塞,就會讓闌尾裡的分泌物,沒辦法排到大腸中,引發急性闌尾炎。


許文明主任說,「闌尾,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是從左邊慢慢移到右邊,後來,才固定在右下腹。因此,學齡前小朋友的闌尾位置會比較高,發生闌尾炎時,肚子右半邊雖然可能還是比較痛。但因為年紀小,腹腔內防衛機制差,發炎範圍容易擴散,很常來的時候,就會整個肚子痛,不容易診斷。


國小、國中、高中的孩子或成人的闌尾炎,闌尾已經固定在右下腹,當闌尾剛開始阻塞脹痛時,會因為轉移痛,先出現上腹疼痛,再轉成右下腹痛,等拖到闌尾發炎太厲害破掉了,腹痛範圍才會擴散,變成整個肚子痛都在痛。」


先出現上腹肚臍附近疼痛,再轉成右下腹痛,發燒、噁心,當心是闌尾炎

2/11/2025

余涵如醫師:眼睛也會長黑斑?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黑白分明的眼睛,轉啊轉的,為什麼有些小朋友的眼白上會有深色暗暗的色素斑呢?


俗稱眼白的鞏膜是眼球的銅牆鐵壁,在白色的鞏膜上,還有一層薄薄透明的結膜。 


眼睛裡的色素斑,有些是長在結膜上,有些則是長在鞏膜上。色素斑,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余涵如醫師說:「太田母斑,也就是一出生,天生就有的胎記,顏色是青黑色或藍灰色斑塊,不只是會長在皮膚上,也會長在眼睛的鞏膜上。有極少數的太田母斑,可能會影響眼壓,長期下來有可能造成視神經受損。」

1/16/2025

為什麼我年年讓家裡的大孩子,打自費流感疫苗?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目前重症主要是A型流感。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跟家人是在2024年10月初,就已經自費接種流感疫苗。為什麼要自費?主要原因是我常常跑醫院採訪,算是職業風險比較高的族群。而流感疫苗施打後,還需要二個星期,才能發揮保護力。所以,我都會盡早打完。


而會這麼重視流感疫苗跟多年前孩子得到B型流感有關。本來我也覺得我跟孩子年輕力壯,沒打流感疫苗,也應該還好,但有一年,孩子有一些發燒、咳嗽的情況,小腿痛到無法走路,連過個紅綠燈都有困難。他又大到我已經抱不動、背不動,有點嚇到。


結果一快篩是B型流感,在服用抗病毒藥物後,才比較緩解。那一天,光是自費快篩花了大約300,抗病毒藥物也花了1000,加一加,都比自費流感疫苗還貴了,更別說當時被孩子腿痛到走不動所受到的驚嚇。之後,我們就年年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1/14/2025

謝宗學醫師:咳到喘、咳到吐,到底怎麼了?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在學校、公共交通工具上,咳嗽聲此起彼落呢?有些小朋友甚至會咳到喘、咳到吐,睡也睡不好,讀書也很難專心。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醫師說,「最近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跟黴漿菌肺炎掛急診的小朋友比往年多很多。流感症狀與往年類似,就是以高燒、全身痠痛為主,鼓勵小朋友們要記得打流感疫苗來減少流感重症的機率。


RSV跟黴漿菌肺炎,台灣目前還沒有兒童疫苗可以施打,這二種疾病,都是經由飛沫跟接觸傳染,病菌會經由咳嗽、打噴嚏或講話的飛沫散布,也有可能接觸到有病菌的桌椅、門把而感染。但兩者症狀跟治療方式,略有不同。最好的預防方式是戴口罩、勤洗手。

1/13/2025

章浩宏牙醫師:缺牙該選擇植牙、牙橋,還是活動假牙?微創植牙可以考慮嗎?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牙齒從外觀區分,有牙冠及牙根兩大部分。齒槽骨則是牙齒的地基,在牙齒跟齒槽骨間,還有一層薄薄的韌帶結締組織是牙周韌帶,具有緩衝咬合力的功能。

 

當因嚴重蛀牙、斷牙或牙周病導致缺牙,久而久之會造成齒槽骨的流失,進一步影響到咀嚼、美觀跟發音。而到底缺牙時,該優先考慮牙橋、活動假牙還是植牙?

 

牙橋、活動假牙、植牙,各有優缺點

 

牙橋是把缺牙前後兩側的鄰牙做修磨,再套上牙套,因為須修磨到前後兩側自然牙的琺瑯質,再套上牙套,有可能因清潔不夠徹底而有蛀牙的潛在風險。優點是咬合時是由有牙周韌帶的自然牙承受,咬合力道與自然牙的狀況最為接近、舒適。

 

而活動假牙可以拿上拿下,清洗方便,通常用於缺牙數量較多的病友,但咀嚼時是由牙齒及牙床黏膜共同受力,若受力不均,較容易有牙床黏膜疼痛的情況,也有病友覺得用活動假牙,感覺自己一下老了很多歲。優點是價格相對便宜,也較少修磨牙齒或手術介入,對於有較為複雜的全身性疾病、須接受較保守治療的病人而言,生理狀態較容易接受。

 

植牙則是把人工牙根固定在齒槽骨裡面,需經過一段時間骨整合讓人工牙根與齒槽骨順利癒合。同時,人工牙根不像自然牙有牙周韌帶可以當緩衝,咬起來的感受比較緊實,有硬碰硬的感覺,因此醫師需要把植牙的牙冠修整到用力咬時,剛好輕輕接觸的程度,才能擁有比較舒服的咀嚼感受。

 

不過植牙的人工牙根雖然不會蛀牙,但可能有植體牙周病的困擾。如果沒有照顧好植體,人工牙根周圍的黏膜與牙周可能會發炎,由植體黏膜炎,甚至進展到植體周圍炎,有可能導致齒槽骨流失,使得植體出現鬆動甚至脫落。而許多人抱怨植牙後出血及疼痛的狀況,常源自於植體周圍發炎。

 

當遇到缺牙時,要使用牙橋、活動假牙還是植牙,主要看病友的期待、願意等待的時間跟費用。一般來說,牙橋與活動假牙的製作時間比較短,牙橋只要修磨兩側的牙齒,很快就能裝上去;如果缺牙較多的病人,可以製作活動假牙。倘若病友的年紀很大或有疾病考量,做侵入手術有風險,可能也會建議採取傳統的方式來治療。

 

植牙分三階段

 

植牙的費用則相對昂貴,通常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般而言,植牙分成3階段:

第一階段 植入人工牙根:醫師會在齒槽骨先鑽一個洞,把人工牙根植入後,傷口縫起來。上顎的骨整合需等待4個月、下顎則需2個月。

 

第二階段 固定基座:等人工牙根跟齒槽骨整合長好,切開人工牙根上方的牙肉,裝上癒合帽,軟組織癒合約需2周到1個月。

 

第三階段 製作牙冠:軟組織癒合後取模型,製作牙冠需等待1個月,再將牙冠裝上去。


陳柏達醫師:隱形癌王膽管癌,為何會如此難纏?

膽囊癌及不同位置的膽管癌,特性與治療方式也不太相同。圖片來自:好心肝會刊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50歲的楊小姐因反覆皮膚搔癢及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就醫,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管異常擴張,轉診到醫學中心,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是肝門膽管癌。醫師告知手術是治療優先選項,然而她因膽汁淤積,膽管反覆感染,必須先住院打抗生素,並在膽管放置支架,改善膽管阻塞及肝功能。


陸續治療2個月後,感染總算痊癒,黃疸也消退了,楊小姐順利開刀,並進一步接受化療,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她所罹患的膽管癌,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有逐年上升趨勢,且因惡性度極高,有「隱藏版癌王」稱號。


多種類型的膽管癌,若能及時手術治療,輔以化療或免疫療法,有機會爭取更高的存活率,而每年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機會早期發現病灶。


近年來因膽管癌而病逝的名人不少,罹患人數也有上升趨勢,因此受到關注。

 

肝臟內外都有膽管分布,其功能為負責輸送肝臟製造的膽汁。肝臟內的膽管在肝門部匯集成總肝管,穿出肝外與膽囊交會後成為總膽管,最後與十二指腸相接。膽汁經由膽管流入膽囊儲存,當身體需要時,膽囊收縮排出膽汁,沿著總膽管,最後流進十二指腸。

 

膽管一旦長腫瘤,會造成膽管狹窄、阻塞,有可能引發阻塞性黃疸、膽管感染,進而使肝臟功能受損或併發敗血症,嚴重會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