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斷層顯示,右側腎臟水腫 |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推估,台灣高血壓人口約有五百多萬人,是相當常見的慢性病。若血壓異常升高時,代表心臟打出來的血液增加,會加重心臟負擔,有可能會增加腦中風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
但突如其來的血壓異常升高,不見得都是心血管出現異常。有少數的高血壓有可能是與營養失衡、腎病變有關。
無心血管病史,愛吃素,血壓飆高要小心
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醫師,在門診中曾發現二位無心血管病史的女性,血壓突然升高,經過詳細問診及檢驗後,分別診斷出是缺乏維生素B6,以及腎水腫引起的血壓異常升高。
有位本來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30多歲年輕女性,因工作中接觸到肺結核患者而服用預防性的抗結核藥物,出現胸悶、喘、手麻、腳麻的不適,收縮壓高達170、180毫米汞柱,有肺高壓的情況。
原來這位女性,平常幾乎不吃肉,飲食接近素食,維生B6的水平,本來就偏低。而預防性低劑量的抗結核藥物,卻含有會讓維生素B6下降的藥物,讓她原本就略低的維生素B6濃度,水位再下降而產生不適。開始補充口服維生素B6後,血壓得到改善,也沒有胸悶、手麻、腳麻,也不需要再吃降血壓藥。 現在活得好好的,已經可以回去正常上班。
另一位60多年次,不到50歲的女性,她有長年運動的習慣,已持續十多年,原本的收縮壓約在110毫米汞柱左右。停經後,出現吃不下飯、難以入睡、睡眠無法持續的症狀。剛開始誤以為是更年期症狀。
有一次偶爾量到自己收縮壓接近150毫米汞柱,只覺得是血壓計壞了。直到體重開始減輕,又連續三天,量到收縮壓170、180、200毫米汞柱,血壓每天都不一樣,才驚覺不是血壓計的問題,而是已經出現血壓升高的問題,才想到要積極處理。
愛運動,突然血壓高,及早就醫,救回一顆腎臟
本來想看心臟內科,但她從來沒有心臟或肺活量的問題,原本也沒有三高病史。跟泌尿科醫師聊,懷疑會不會是內分泌失調、腎臟病變引起的高血壓問題?才決定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莊武龍主任的門診,安排一系列的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由腎臟內科醫師做腹部超音波時,發現右側腎臟水腫,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右側輸尿管阻塞,引起腎臟水腫,併發血壓升高,由泌尿科醫師緊急安排輸尿管鏡,放置雙頭J 型管(Double-J),疏通右側輸尿管,術後腎臟水腫改善,救回一顆腎臟,血壓也下降了。
她說,「上手術台那天,收縮壓一度高達220毫米汞柱,很嚇人。剛動完Double-J手術時,血壓還有150毫米汞柱,現在降到120、130毫米汞柱,吃一顆血壓藥,就能控制。目前,在心臟內科持續追蹤。食欲跟睡眠品質都有改善,已經會覺得肚子餓。」。
莊武龍主任說,「這二位女性,都還年輕,本來身體狀況很健康,體態也很正常,會突然血壓飆升比較不像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經過詳細的問診跟檢查,能找到血壓升高的真正原因,及時矯正,相當幸運。」
延展閱讀
陳肇文醫師:高血壓藥該怎麼吃會更有效,萬一出現副作用怎麼辦?
媒體聯播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