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2024

黃秀美分享爆肝經驗談:改變我人生軌跡的A型肝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真對不起!樂齡生活式談急性A肝這一集,我的聲音又吵又激動!請大家聽這集時,音量不要開太大以免傷耳。


跑了這麽多年的醫藥,原本覺得自己見多識廣,已經波瀾不驚,可講到自己罹患急性A肝這個重大生命議題,還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聽來起有夠吵的好激動。真是抱歉啊!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樣,得了嚴重的A肝,才再後悔沒有及時打A肝疫苗,讓自己的肝臟跟生命付出這麼重大的健康代價。


如果在不涉及他人的情況下,生命要劃一條分界線,改變你人生軌跡的健康事件會是什麼?


對我來說,就是得到急性A肝。雖然,大部份的急性A肝可自己痊癒,但流行特徵已經發生變化。成年人,尤其是高齡者,感染後可能導致死亡,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可能會出現長期慢性肝損傷。也就是說A肝病毒,並非人畜無害,不需要重視的病毒。


大家都知道肝臟是人體的化學工廠,也是非常重要的解毒器官。台大肝炎權威許金川教授曾經在採訪時親口跟我說過,只要沒有受到肝炎病毒的侵害,不要酗酒、濫用藥物,沒有嚴重的脂肪肝,肝臟不須要特別保養,要用一百年以上都沒問題。


我天生的基因還不錯。參加台大的基因研究計劃時,不管是酒精代謝ALDH2的基因缺陷,還是肥胖FTO、家族性高醇固醇血症LDLR、PCSK9、APOB,都沒有檢出基因異常。連台大肝炎中心的高嘉宏教授,都誇我的基因是屬於天選之人。


沒有B肝,也沒有C肝。員工健康檢查驗出來的肝發炎指數ALT,只有16。比正常值40以下低蠻多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原本也沒有脂肪肝。空腹血糖值也很漂亮。


但莫名其妙得到急性A肝後,肝發炎指數曾高達1600以上是原本的一百倍,正常值的40倍。中度脂肪肝來了。空腹血糖值也紅了。原本健健康康的肝臟被A肝病毒打得落花流水。


體重也破長大成人後的新低記錄,短期內急速掉了3公斤。體重比大學時代,還瘦5公斤。整個人明顯又乾又黃,一臉病容,照鏡子會被自己活像骷髏的臉嚇到的時間持續蠻久一段時間。


在寫《男人看不見的痛:攝護腺癌》這本書時,常常要採訪癌友,還被癌友當面嗆說:「我們誰會先死,還不知道呢!」。


回想起得到A肝後的慘痛時光,高雄榮總顧安寧病房的薛光傑醫師也在面訪跟我說過,「妳如果是我的病人,我會預估妳已經活不久了。」可見當時氣色有多差。可說是我人生最靠近死亡的時刻。還好沒進展到肝衰竭,保住小命一條。


就像肝臟出過重大車禍,雖然早就不發炎了,還是半殘。我本來算是酒量不錯的人(跟跑酒線的記者一起喝酒都沒問題)。後來,連喝最小杯的生啤酒,也會連暈二天。後來只好幾乎滴酒不沾。


相信大家都知道肝炎裡的B肝跟C肝,有機會致癌。A肝病毒跟B肝、C肝病毒一樣,也是會攻擊肝臟,造成肝臟發炎,但感染A肝病毒不會致癌。因此,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對A肝有了解的民眾也不太多。


以往政府大力宣導「公筷母匙」,就是為了預防A肝病毒透過飲食互相傳染。像政府規定餐飲業的供餐人員要施打A肝疫苗,也是為了杜絕A肝的傳播。現在由於中國、東南亞,都還是A肝的盛行區,有不少人是在當地經商、旅遊時被感染。


如果不小心吃到被A肝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或廚師患有急性A肝污染到食物,就有可能病從口入,其中又以青蔥、香菜、洋蔥、沙拉、蚌殼類生猛海鮮等,未經煮熟的食物較常見,A肝病毒會在腸胃道繁殖。


既然A肝病毒不會致癌,為什麼得急性A肝會是我慘痛教訓呢?我們先來聊聊台灣知名的棒球選手郭泰源總教練,他本身就有B肝帶原,55歲時帶隊去韓國首爾比賽,卻出現印堂發黑、異常虛弱、眼白發黃的情況。


他回到台灣掛台大肝臟權威許金川教授的門診,原本許金川教授懷疑郭總是B肝病毒急性發作引起的黃疸,但檢驗結果並非如此,於是再抽一次血檢驗,才發現是急性A肝,前後足足住院5天,在55歲生日當天出院。


我在得到急性A肝前,已經在醫療領域待了十年,每次採訪到有關A肝的議題,肝膽科醫師都是說:「30歲以上的台灣人,大多數都得過急性A肝,已經終身免疫。」我也深信不疑。


哪知我跟郭總是同一國,他是55歲得到嚴重的急性A肝,我是38歲得到。郭總有帶隊到南韓打球,我還連出國都沒有,怎麼得到急性A肝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因為急性A肝從感染到發作的時間很長,潛伏期平均是28天到30天,算算約一個月的時間,中間已經吃過太多食物,很難追溯是哪一餐不小心吃到或喝到A肝病毒。


而且跟郭總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剛得到急性A肝時,就算肝指數已經飆到破錶,還是沒有馬上想到是感染了A肝病毒。


當初,我因為急性肝炎的典型症狀,噁心、黃疸、茶色尿就醫,看的第一位肝膽科醫師。因我發病的近期內,都沒出國,就從B肝、C肝,這些比較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一個一個驗,抽了N管的鮮血,都查不出真正的病因,讓我心內焦急到快抓狂。就算我一再跟他說我沒有B肝、C肝,能否驗驗看A肝的 IgM抗體?他很肯定跟我說,「妳最近沒出國會得急性A肝?絕無可能!」


後來還是自力救濟,找了肝炎基金會,還有其它比較熟的肝膽科醫師朋友。我在實和聯合診所的老同事,也是目前在台中清泉醫院服務的胃腸肝膽內科余興焜醫師強力建議我可以自費抽血檢驗A肝的IgM抗體,我印象中是在南京西路的邱內科診所檢驗,才讓潛在體內作亂的A肝病毒現形(anti-HAV IgM=11.1)。


若不是親身體驗,我想我永遠也不會明白,為什麼人家會說「肝哪不好,人生是黑白的。」。


在剛開始時,就是覺得肩頸有點痠痛,後來又出現全身關節疼痛,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會覺得累到頭都抬不起來,連拿筆都沒有力氣,很想趴在桌上休息,穿再多衣服,都覺得好冷,有明顯的畏寒,夜間盜汗到早上起床內衣、睡衣,都是溼透的。即使一整天不吃東西、也都不覺得會餓,食欲非常差,常常覺得噁心。連喝水都會很想吐,更別說聞到油膩的味道,但都是乾嘔,吐不出東西。


其它的症狀,還包括上腹部不適(肋骨以下、肚臍上方區域,有脹痛感,敲右後背,疼痛感會傳到上腹部,睡覺只能平躺,如果側躺會覺得上腹部受到壓迫很不舒服)、脹氣(即使不吃東西,上腹部還是一直有膨漲感、一直想打嗝),數天後,出現茶色尿(類似紅茶的顏色,喝大量的水,也不會改善)、黃疸(眼白、皮膚發黃),總之就覺得全身不對勁。


罹患急性A肝,約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因為肝細胞大量發炎壞死、肝臟功能衰竭,導致猛爆性肝炎,如果併發細菌感染、腸胃道出血,出現便血、解黑便的症狀,這類患者大部分在六到八週內,會進入肝昏迷而致命。


若是本身已有B肝或C肝,肝臟機能不佳,或是年長者、糖尿病、免疫不全者,急性A肝發病會比較嚴重,死亡率會更高,因此更要小心急性A肝的侵襲。


舉例來說:目前台灣約有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四十多萬的C型肝炎帶原者,這些人一旦不小心感染到A肝病毒,較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我雖然是屬於少數症狀嚴重的急性A肝病友,所幸,原本沒有B肝或C肝,得到急性A肝當時也還是年輕力壯的年紀,所以後來也就順利痊癒,但當時真的會覺得小命快不保了,也很後悔沒有早點施打A肝疫苗。


其實我在孩子小時候,就有帶他去施打A肝疫苗,自己沒有打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捨不得花錢在自己身上,完全就是誤以為「30歲以上的台灣人,大多數都得過A型肝炎,已經終身免疫。」哪知我跟郭總都是30歲以上,還沒得過急性A肝的台灣人。


剛提過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正在得A肝是驗A肝的IgM抗體。那要驗這輩子有沒有得過A肝,也很簡單,只要抽血驗有沒有A肝的IgG抗體(anti-HAV IgG)就能確定。


我得A肝後有請兄弟姐妹去驗,果然大家都沒有A肝IgG抗體,後來也補打了二劑A肝疫苗,也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驗A肝IgG抗體,沒有抗體,就要把A肝疫苗打起來,好好保護自己珍貴的肝臟。


今年我跟孩子到好心肝診所重新自費檢驗過一次A肝IgG抗體,我的A肝IgG抗體還是很強。孩子的A肝IgG抗體已經弱到驗不到了。代表他沒有被A肝病毒感染過,他小時候打的A肝疫苗有提供一定的保護力。後來在肝膽科醫師的建議下又重新施打了二劑A肝疫苗,重新建立保護力。


明明感染A肝病毒不會致癌,得過又能終身免疫。我為什麼要自費幫孩子再重新補打A肝疫苗?又一直勸大家要驗A肝IgG抗體?要澄清一下,我絕對不是好心肝診所的股東,也不是賣A肝疫苗的藥廠,完全是因為我還在為當年得到急性A肝,付出健康債的代價。不希望孩子跟大家有機會被A肝病毒殘害。


我在得急性A肝前是超級健康寶寶。得急性A肝後,就算肝發炎指數,後來都恢復正常了。

原本好好的肝,就開始出現中度脂肪肝,我的肝膽科醫師台大醫院高嘉宏教授解釋是急性A肝後的肝臟修護,B肝、C肝急性發作,也是會有類似的肝臟變化。這些年來,為了減緩脂肪肝,也花了不少時間調整生活型態。今年總算靠著超慢跑,把肝臟裡的多餘脂肪給趕走了。


但另一個急性A肝帶來的糖尿病前期,就一直還在奮戰還債中。


當年關於急性A肝會增加糖尿病機會的研究,根本都沒有,大家都覺得A肝感染會影響到血糖是無稽之談。沒有人相信我是因為得到急性A肝而血糖失控。


不過,後來在《世界糖尿病雜誌》有查到一篇2021年發表的研究,主題是A肝病毒在糖尿病中的作用,裡面就提到「A肝病毒感染跟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但研究中也說A肝病毒感染不太可能是糖尿病的原因)。」


結論強調,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A肝,感染後的危險性,也較高。因此,建議糖友當然要接種A肝疫苗。




我就知道A肝病毒感染跟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真的是沈冤得雪的感覺。




A肝跟B肝一樣是及早打疫苗,就能大幅減少感染跟併發症的肝臟傳染病。我聽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醫師說他到南韓學甲狀腺消融手術時,南韓的醫院也會要求醫師們,要有施打過A肝疫苗的証明,才能進入醫院受訓。大家都非常重視A肝的預防。


就算台灣是A肝的低度流行區,只要大家會外食,會到中國、南韓、東南亞讀書、工作、旅行,還是有可能不小心吃到喝到被A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以我的切身之痛,強烈建議大家別像我一樣誤以為自己已經得過,就輕忽A肝的威脅。現在已經有安全又有效的A肝疫苗可施打,就早早打完,早安心。明明是已經可以輕鬆靠疫苗預防的疾病,卻像我一樣付出一輩子的健康代價,甚至送掉小命,可是一點都不值得啊!


  A肝小百科  

急性A肝是由A肝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主要是經由食物傳染。


感染A肝不像B肝、C肝會慢性發炎,也不會導致肝硬化、肝癌,但有可能會出現急性肝炎的症狀。



急性A肝可以預防,因為A肝跟B肝一樣,有疫苗可以施打,差別只在於A肝疫苗是打兩劑,B肝疫苗打三劑,這兩種肝炎疫苗,也可以同時施打。


跟A肝有關的抗體,包括IgM抗體跟IgG抗體。


有A肝IgM抗體,表示正在感染急性A肝。


有A肝IgG抗體,表示對A肝已有保護力。無A肝IgG抗體,建議應打A肝疫苗。


  延展閱讀  

黃秀美分享爆肝經驗:茶色尿很嚇人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


成為我的天使:掃描我的街口支付iCON。偶爾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的持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