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4

王士豪醫師、柳伯鴻牙醫師:帶孩子出遊,意外跌斷牙齒怎麼辦?急診科醫師的親身經歷分享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一不小心跌斷牙齒,可說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牙齒急症,而且防不勝防,就算是急診醫學科醫師的孩子,也不例外。


目前舉家在美國工作、念書的王士豪醫師是中華民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現正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University of Colorado Anschutz Medical Campus)高海拔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


日前八歲的大兒子Peter不慎摔倒,正好牙齒著地,撞到地板,大門牙當場斷了一大片,雖然立即找到斷牙,但由於美國的生理食鹽水,屬於處方用藥,沒有先就醫取得醫師處方箋,不能自行購買,只好先放在鮮奶裡冰存。

12/25/2014

呂立醫師:孩子老是過敏?八歲是肺部成長關鍵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寒流入侵,天空灰矇矇一片,空氣又冷又髒,

許多小朋友不只鼻塞、打噴嚏,也常咳到睡不好,

到底寒冬、空氣差時,該如何照顧胸腔健康,減少久咳不止?


「咳、咳、咳」孩子深夜裡斷斷續續的咳嗽聲,總讓家長繃緊神經、夜不成眠,但為什麼每到冬季,總會覺得孩子特別容易生病,呼吸道特別難照顧?


其實,光是冷空氣,就會讓有些氣管比較敏感的孩子有氣管收縮、痙癴,出現呼吸困難、會喘的症狀,更別說寒冷的氣候,也會讓流行性感冒病毒較活躍。天冷時,大家會比較傾向門窗緊閉,讓室內成為病菌交流的空間。


而從大環境來看,寒冬易有呼吸症狀是因為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冬季會有從西伯利亞與蒙古夾帶而來的沙塵、霾害,再加上國內的交通與工廠等空氣汙染,倘若含有的空氣品質懸浮微粒濃度(PM10)、細懸浮微粒濃度(PM2.5),空氣汙染指標值(PSI)較高,對於有呼吸道敏感的孩子及成人,都會造成痰多、喉嚨癢、咳嗽的加劇,甚至可能讓氣喘發作。


到底氣溫直直落的冬季,該如何照顧孩子的呼吸道?本週由專精兒童胸腔醫學的呂立醫師,分享兒童呼吸健康的關鍵養生之道。

12/18/2014

夏子雯營養師:火鍋煮食有順序,先煮菜,再喝湯、配飯麵,加工品及肉片最後涮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一到冬季,就是親朋好友相聚吃火鍋的熱季,

不管是麻辣鍋、牛奶鍋、藥膳鍋、酸菜白肉鍋,都很受歡迎,

冬天吃火鍋,要怎麼吃出健康,不發胖?


明明是有大量蔬菜,又有營養的暖呼呼火鍋,為什麼常常吃到胃腸不適、衣帶漸寬呢?但如果連吃個火鍋,都無法盡興,這也不能吃,那也不建議吃,實在很掃興。


尤其台灣的火鍋,種類繁多。不管是加了花椒辣油的麻辣鍋,還是奶白的牛奶鍋、感覺很補身的藥膳鍋、羊肉爐,熬了許多酸白菜的白肉鍋,各有風味,無不讓人在冷颼颼的寒冬裡食指大動,忍不住大快朵頤,常會飽到晚上睡覺時會胃酸逆流而睡不好。


美味好吃的火鍋,不免要有好湯頭、新鮮衛生的肉品或海鮮,以及豐盛的火鍋料及菜盤,沾醬也是一大要角。主食,常有白飯、麵、冬粉,可供選擇。只要能視個人的健康狀況,掌握點菜的技巧,留意進食的順序及分量,菜色豐富的火鍋,也能吃出美味,不留下負擔。


歡聚吃火鍋,要吃出安心、健康,從點菜開始。本週由懂吃又專精營養指導的夏子雯營養師,分享她在秋冬吃火鍋時,享受美食又兼顧健康的關鍵養生之道。

12/16/2014

蒲啟明醫師:哎呦!皮膚受傷流血,怎麼辦呀?

氣溫下降,就會覺得好冷好冷。衣服穿太多又會熱到流汗。

不小心跌倒、擦傷時,一定會覺得痛痛的,這其實都跟皮膚的生理功能有關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小朋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皮膚受傷時,就算只有一點點擦傷,往往會覺得很痛呢?而且,有時候會留疤,有時候又不會留疤呢?其實,這跟皮膚的結構,還有皮肉傷的深度,都有關係呢!


我們人類的皮膚共有三層,分別是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表皮層,有如天然的防護罩,真皮層跟皮下組織裡有血管、神經、皮脂腺、汗腺、毛囊、脂肪等等構造,皮脂腺、汗腺、毛囊在表皮層,還會有開口哦!


皮膚可以感受到疼痛、冷、熱、觸覺、壓力,是因為表皮層跟真皮層,有許許多多的接受器,像是疼痛接受器的末稍,在表皮層有很多,所以,一點點皮肉傷,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疼痛。


但受傷後會不會留疤,就跟受傷時的深度有關,如果傷口的深度有到達真皮層,就會導致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形成疤痕。所以,假使是很輕微的傷口,只有表皮層受傷時,雖然一樣會覺得「好痛啊!」,只要能好好照顧,就不會留下疤痕了。

12/11/2014

林英欽醫師:痛風曾發作的患者,連含果糖的汽水及果汁,都不宜喝?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例行健康檢查,尿酸值偏高,出現紅字的異常,

大吃大喝後,痛風發作,也常與尿酸值異常有關,

到底尿酸高,代表什麼?該如何作好日常保健呢?


氣溫驟降,許多曾痛風發作過的患者,即便只有喝些火鍋湯、小酌取暖,總會擔心,因一時的貪嘴,而在半夜時,付出腳姆趾關節大痛的慘痛代價。一旦罹患痛風,也常被告誡,要避免吃高普林(purine,亦稱嘌呤)的食物,並注意血中尿酸值的高低。


之所以要限制普林的攝取是因為普林在肝臟會被代謝成尿酸,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當超過飽和點,又有機會形成尿酸鹽的結晶,與痛風發作有密切關係。但普林不只來自食物,也是身體新陳代謝時會產生的物質。事實上,經人體製造出來的普林,約佔三分之二左右,竟比從食物中攝取而來的普林還多。而血中尿酸多,不僅僅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也常與尿酸無法有效自腎臟排泄有關。


到底沒有症狀的尿酸高,該怎麼辦?當有痛風病史時,該怎麼避免痛風再次發作?本週由專精預防醫學與健康檢查的林英欽醫師,分享尿酸偏高該如何養生的關鍵養生之道。

12/04/2014

李宜家醫師:吞胃藥,真能保護胃壁?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秋冬時節,氣溫開始下降,就容易犯胃痛嗎?
根據健保署的統計,國人每年吃掉二十億顆,平均每人吞掉一百顆,
到底為什麼會胃痛?吞胃藥,真的能保護胃壁?

每當氣溫驟降,上腹部便隱隱作痛,有時還會因為消化性潰瘍而出現解黑便的異常症狀,怎麼會這樣呢?主因並非氣溫下降,而是天冷,難免會容易感到飢餓,年終的喜慶宴客又較多,常會因吃太飽、飲食辛辣或是社交性的抽菸、飲酒,導致胃酸分泌較多,造成胃的發炎、腫脹,加劇胃酸逆流、胃痛。

再加上秋冬也是骨關節痠痛、心血管疾病易復發的季節,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抗血小板藥物的阿斯匹靈時,也有可能會傷害腸胃道黏膜而誘發不適。許多有胃食道逆流、胃痛、胃潰瘍的患者,常會在吃大餐、應酬或吃止痛藥前,先服用胃藥來「顧胃」。

目前常見的胃藥,大致可分為四大類,第一大類是可中和胃酸的制酸劑,缺點是較易便秘、藥效短暫,優點是便宜。第二大類是能在胃黏膜上,形成膠狀保護層的胃乳,讓天生或因抽菸黏液層較稀薄的胃壁,可得到保護,缺點是藥效短,優點是藥效快。第三大類是可短時間,有效壓抑胃酸分泌的抗組織胺第二型受體阻斷劑,效果約可維持六小時,一般早、晚各吃一次。第四大類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更將壓抑胃酸的分泌的時間,拉長到十二到十六個小時以上。一天吃一次即可。

到底光吃胃藥,能不能顧好胃壁?常常犯胃痛,到底該注意什麼?本周由專精消化道疾病的李宜家醫師,分享秋冬時節,有效照顧胃部的關鍵養生之道。

12/02/2014

李達人醫師:流鼻血,也是鼻子健康的指標

「哇!流鼻血了。」是很多小朋友都曾有過的經驗。有時候,也還沒開始挖鼻孔,只不過打個大噴嚏、擤鼻涕用力一點點,鼻血就流出來了,怎麼會這樣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鼻血從鼻孔裡,像湧泉一直冒出來,越緊張鼻血似乎就流得越厲害。小朋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秋冬時,好像更容易流鼻血呢?其實,流鼻血跟鼻腔黏膜的健康很有關係哦!


我們的鼻腔是上呼吸道的守護神,鼻黏膜下有豐富的血管,感受進出的空氣,可負責過濾、調節、暖化、濕化空氣,當天氣越冷,我們的鼻黏膜會更加充血腫脹,讓冷空氣的加溫,更有效率。


一旦有慢性鼻炎時,不管是塵蟎、蟑螂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還是因為空氣污染、二手菸引起的非過敏性鼻炎,都會讓鼻黏膜充血腫脹又發炎,再加上鼻子本身就是一個空氣過濾器,一天下來會卡很多髒東西在裡面,不止會鼻塞,也會有很多鼻涕、鼻屎,難免,忍不住想去揉鼻子、擤鼻涕,有時睡覺時會不自覺地摳鼻孔。


而在鼻翼附近,鼻中隔前端的利特氏區動脈微血管網,是我們手指伸進鼻孔可及的區域,有可能因為一點點外來的刺激,就會破裂流血,鼻血會像湧泉一點一點冒出來。容易流鼻血的小朋友,平時跟睡前,可在利特氏區塗凡士林,提供多一層的保護。




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李達人醫師提醒,「流鼻血時,千萬不可以往後仰,因為,往後仰,鼻血會流進咽喉,如果是嚴重流鼻血,有可能導致無法呼吸,或是引發咳嗽,讓情緒緊張流出更多鼻血。正確的方式是微微前傾,可以讓鼻血往鼻孔流出來,同時,用手指頭輕壓兩側的鼻翼,就可以壓住最容易出血的利特氏區,約三到五分鐘,再觀察鼻血有沒有繼續流。」





12/01/2014

黃瓊芳牙醫師:洗牙後,為何會牙齒痠軟?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不管是因為有牙結石作洗牙,還是因為罹患牙周病作牙周治療,回家後,喝飲料、刷牙時,難免會有尖銳的牙根痠軟、敏感現象,這又是為什麼呢?


主要是剛洗完牙、作過牙周病治療,原本包覆在牙根外面的牙結石被一一去除了,使得牙根處的牙本質小管外露,一接觸到來自外界的冷、熱刺激,自然會有痠軟、尖銳的抽痛感。


刷牙時,接觸到冷水,會有閃電般的抽痛,真的是很不舒服,但不刷牙又無法維持口腔衛生,這時該怎麼辦?我請教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主任黃瓊芳醫師,她的建議是吃完東西,先用溫水漱口,等到三十分鐘後,再用抗敏感牙膏來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