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動刀切除卵巢癌後,進行了六次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自述「每化療一次,就像死一次。」化療讓毛髮大把大把的掉,也曾邊做化療邊吐,食欲全無,身型削瘦不少。現在的她,不吃生食,連不能剝皮的水果,也不吃了。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以化學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主要目的有治癒癌症、預防癌細胞的擴散、復發,或是延長轉移性癌症的生命及改善生命品質。
到底化學治療有哪些常見的副作用?該怎麼面對及減少副作用?以下是戴承正醫師的問診。
Q:為什麼要做化學治療?
A:過去的化學治療,主要的治療對象是轉移性癌症,並以高劑量的化學藥物來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癒癌症的目的,因此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比較辛苦而難熬,但隨著治療觀念的改變及化學藥物的進展,已有不同的看法。
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對於某些轉移性癌症,如:肺癌、大腸癌、肝癌,也會採取低劑量、長期性的治療,以低劑量的化學藥物去長期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只要藥物有效,就會持續治療來延長患者的生命及生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