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有位剛退休,才享清福沒幾年的長者,本身吸菸、有高血壓病史,因心悸、心臟不舒服,做心電圖檢查時被診斷出有持續性的心房顫動(AFib),因年長又有好幾個中風的危險因子,在心臟科醫師的建議下,開始服用心律不整,以及減少血栓的抗凝血劑,但後來因頭暈、左手及左腳無力被家人送到急診,確診是缺血性腦中風,緊急進行取血栓治療,經一段時間的復健,雖然手部的精細動作,尚未完全恢復,也逐漸能夠生活自理。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持續有陣發性的不規則心跳,就會讓血液過於濃稠,易造成血栓、血塊的形成,全身上下只要有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會被這些血栓、血塊堵住。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有血栓、血塊堵住腦部血管形成腦中風。」
持續30秒的心房顫動,建議積極治療
因此,在心電圖的偵測上,若發現有持續30秒以上的心房顫動,就需考慮較積極的藥物治療來預防中風及心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