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最近傳出多位幼兒因出現異常的情緒行為問題,由家長帶往醫院就診後,意外發現小朋友體內被檢驗出相當微量安眠藥物成份,引發家長恐慌及社會的高度關注。
臺灣兒科醫學會祕書長,同時也是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歐良修醫師表示,「剛開始是家長在群組討論中發現,不同班級、不止一位孩子情緒怪怪的,出現跟平常不太一樣的變化,變得很會發脾氣、異常哭鬧、睡覺的狀況不穩定,再加上小朋友曾提及有喝到不明的『彩虹藥水』。在與醫院內兒童重症加護科醫師討論評估後,針對6到8項可能藥物,作血液跟尿液的檢查,有少部份幼兒的血液檢驗出微量安眠藥成份中的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苯巴比妥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會讓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功能比較安定,具有鎮靜、安眠、抗癲癇的功能,有可能會讓人想睡、精神不容易集中、晃神、步態不穩。過量,也可能會呼吸抑制而發生休克的危險。
用於治療幼兒癲癇時,因每位幼童對藥物的代謝率相差很大,而且治療劑量跟會產生副作用的劑量很接近。因此,即使是使用於抗癲癇的治療用途時,也會謹慎監測藥物濃度來評估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目前也被衞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必需經由醫師處方使用開立。
歐良修醫師強調,「由於這類藥物是經由肝臟及腎臟代謝,所以我們也檢測幼童的肝腎功能,以評估其藥物代謝時間是否受影響。目前我們最在意的是小朋友的健康狀況,是否會有後續的變化。因此也會根據抽血的報告,先觀察一個月的狀況,大致就可以排除戒斷現象。若持續有症狀,則由小兒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再視情況做處理。」。
過去也曾在門診發現過有孩子明明沒有生病,卻又被照顧者不當餵食鎮靜安眠藥來讓孩子呈現體弱多病,以博取同情的「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的兒童虐待事件。或是家長覺得孩子不易入睡,覺得自己正在吃的安眠藥效果很好,而讓小朋友不當服用成人藥物的事件。
事實上,這些被歸類在管制藥品的鎮靜安眠藥物,有可能會影響深度睡眠,也有可能會讓小朋友出現藥物成癮或戒斷,長期服用甚至可能對智商或認知功能有影響。所以不建議給兒童當鎮靜安眠用途來服用。
QA時間:
Q:小朋友誤食大人的鎮靜安眠藥物可以催吐嗎?
A:不當催吐,有可能反而會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危險性。如果發現兒童誤服任何藥物,建議馬上就醫,交由醫院的專家處理,不可拖延。
平常應把藥物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也不要給小朋友服用任何開立給成人的藥物,以免發生不可預期的危險及傷害。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諮詢專家
歐良修醫師
現職:臺灣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
專長: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