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0月25日記者會提及,依據當時台灣的疫情統計顯示:除了新冠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流感、肺炎鏈球菌肺炎是全台前三大病菌,不禁讓許多民眾開始關注其他病菌的感染問題。
而根據知名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分析指出,以往呼吸道融合病毒疫情爆發時間是從深秋開始,12月、1月或2月會達到高峰,而2022年爆發時間較早,且住院人數也持續增加,提醒臨床醫師跟公衛體系要提高警覺。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台北兒科主治醫師陳苡靜醫師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也可能跟其他幾種呼吸道疾病,包括新冠肺炎、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及流感同時發生,會是臨床醫師在診斷與治療上的一大挑戰。
流感、RSV,當心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
陳苡靜醫師說,「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跟新冠肺炎一樣是戴口罩無法完全預防的疾病,會造成上、下呼吸道的感染,更得特別當心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然而,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亦有觀察到台灣RSV感染有復甦趨勢,在民眾群體免疫力下降出現免疫負債的情況下,更需要多加注意。
因此,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解封、口罩令鬆綁,呼吸道融合病毒,也可能在社區活躍起來。以過去經驗預估,二歲以下幼童易引起細支氣管炎,且併發肺炎是住院的大宗,更將威脅幼童的健康。從近一、二個月的門診觀察,流感、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也都陸續出現,整體而言和美國傳染病的趨勢很類似。」
嬰幼兒因氣管發育還不成熟,細支氣管容易被痰、黏液塞住,導致肺泡無法有效換氣,可能會出現呼吸加快、喘的症狀,要特別當心缺氧、呼吸窘迫的狀況,二歲以後,也要注意下呼吸道的續發性細菌感染,不能掉以輕心。
陳苡靜醫師強調,「流感跟呼吸道融合病毒這二大秋冬病毒魔王會造成呼吸道黏膜被破壞,幼童的鼻腔本來就有可能帶原一些細菌,像是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菌等等,就會伺機開始作怪,往肺部走會變肺炎,往耳朵跑會引起中耳炎,鼻子就是鼻竇炎。」
病毒破壞呼吸道黏膜,細菌入侵會引發嚴重肺炎
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10月25日曾公佈一位九歲的重症男童新冠肺炎確診,同時有肺炎鏈球菌的雙重感染,因呼吸窘迫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陳醫師說,「在肺炎鏈球菌疫苗,沒有公費給付前,因流感併發肺炎鏈球菌肺炎而住院的小朋友,並不少見,甚至嚴重到得插胸管進入加護病房治療;也可能會因為肺部被細菌吃到引起氣胸,必須開刀把感染較嚴重的肺葉切除,一住院就是二周到一個月,相當折騰。自從兒童有公費的三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後,這樣情況下降很多。但有些年紀比較大,沒有打到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孩子,如果肺炎比較嚴重,沒有及時治療,也可能需要住院。」
之前新冠肺炎疫情較嚴重時,有許多兒童的常規疫苗會被延遲施打,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回穩。不管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疫苗、新冠肺炎疫苗,都建議要積極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有按時施打,可以減少鼻咽帶菌,對於預防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新冠肺炎病毒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具有保護力。
目前台灣幼兒的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是滿二個月、滿四個月、滿一年各打一劑,滿六個月的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需自費。
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雙重保護
陳苡靜醫師說,「六個月的這一劑是錦上添花,好上加好。因為滿六個月的寶寶要打的常規疫苗比較多。所以,我通常會建議家長先讓寶寶打六個月的常規疫苗加第一劑流感疫苗,等要追加第二劑的流感疫苗時,再同時把滿六個月的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一起打完。這樣可以有雙重保護力,又不用再特地跑一趟,家長的接受度還不錯。」
在這個多種病菌崛起的冬季,除了家長跟孩子都要打疫苗外,也建議家長們帶孩子去室內空間,像是親子館玩時,要常常洗手,孩子能戴得住就戴口罩。大人小孩一回家就先洗手、洗澡、換乾淨衣服,可減少把病菌帶回家的機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
本文同步發表@自由電子報。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