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23

王廷明醫師:只要我長高,密訣在哪裡?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由阿根廷贏得冠軍,但你知道嗎?阿根廷國家隊的隊長梅西,在念小學時,曾經因為身高比同齡小朋友矮很多被診斷出有生長激素不足的異常,經過多年的治療,才能長到169公分高,向來身材嬌小的他,目前也是世界級的頂尖足球選手。


臺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王廷明醫師說,「小朋友會長高是因為骨骼兩端的生長板,受到生長激素的刺激,不斷的增生,先長出新生的軟骨,然後再鈣化形成硬骨,讓骨骼變長就會越長越高。若是經醫師評估有生長激素不足,可以每天施打生長激素來補充,但是施打生長激素時,也要密切監控骨骼發育的狀況,比如說:有些小朋友天生原來就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就要留意脊椎側彎有沒有因此而惡化。」


而且,有的小朋友長得快、有的小朋友長得慢。現在個子小,不代表以後都會長不高。

1/09/2023

林韋丞醫師:3類心房顫動,中風的風險有差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你怕中風嗎?你知道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而且會增加五倍中風的風險嗎?根據一份長達十年,囊括近29萬心房顫動病友的本土研究,也顯示台灣20歲以上的民眾,終身有七分之一的機率會罹患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的長者,十人約有一人會有心房顫動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科主任林韋丞醫師說,「心房顫動會讓心跳快又亂,依發作持續時間的長短,約可分為三類:48小時內會恢復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持續超過七天是持續性心房顫動,若一直持續發作,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就是永久性心房顫動。而陣發性跟永久性心房顫動,在中風的風險上,差異並不大,同樣會增加高達5倍中風的風險。高齡、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心衰竭、瓣膜性疾病、甲狀腺亢進、肥胖、肺功能異常、腎臟功能不好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這些共病,以及吸菸、酗酒,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機率。


沒有明顯症狀的心房顫動,有可能被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顫動發作時,也有可能沒有自覺症狀,因此有可能被低估。倘若你摸自己的脈搏,呈現忽快忽慢的跳動,或是以血壓計量血壓時,常發現心跳數的起伏很大,使用穿戴式穿置時,有偵測到心房顫動的警示,即使沒有覺得心臟亂跳,也要高度懷疑,進一步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


林韋丞主任說,「現在有許多24小時心電圖、連續十四天的心電圖偵測器,很多進一步的偵測方式,可以檢測是否有心房顫動的發作。24小時心電圖,要注意貼好貼片後,不要洗澡,以免貼片脫落。十四天的心電圖偵測器是以防水膠布把晶片貼在胸口的位置,可以透過遠端的雲端監控、AI自動判讀,精確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