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明明沒有受傷,不分白天、晚上,出現無法解釋的骨骼、關節疼痛,有時候,也與兒童癌症有關。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腫瘤中心主任劉彥麟醫師,曾診療過一位國中生,他有很多位置的關節痠痛發紅,包括手腕關節、腳的膝關節痛,已經持續痛了十多天,本來懷疑可能是「全身型兒童特異性關節炎」,但抽血發現血液裡的白血球上升,而且有60%以上是異常的白血球細胞,經詳細檢查後,確診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血癌。所幸經過一段時間的標準治療後,關節痛很快就緩解,病人也順利康復了。
劉彥麟醫師說,「骨骼由內到外,可分為骨髓、皮質骨跟骨膜。而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常發生在二到六歲幼兒,其次是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從骨骼裡面的骨髓造血細胞長出癌症,骨髓膨脹並且向外侵犯,破壞皮質骨、拉扯骨膜,就會出現沒有明顯外傷,也沒辦法解釋的持續脹痛。小朋友可能會覺得手痛、腳痛,有時候也因為腫瘤細胞造成的反應而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現象。」
一旦骨髓造血細胞的功能被持續破壞,無法繼續製造足夠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也會出現貧血、感染發燒、不明瘀血的情況,小朋友可能會看起來很蒼白、虛弱。除了抽血檢查外,當醫師判斷有需要時,會利用細針,從臀部上方的骼骨脊,抽少量的骨髓液來做詳細的確認。
另一個會引起骨骼與關節痛症狀的兒童癌症是骨腫瘤,其中以骨肉瘤最常見,多發生在十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好發的位置是膝關節上下附近,會影響走路,容易一跛一跛的,有時也會長在肱骨頭,也就是上手臂靠近肩膀的位置,以及下巴等部位。
骨肉瘤是在皮質骨上,長出腫瘤後刺激骨骼表面的骨膜神經產生疼痛,而且會不分白天、晚上的持續疼痛,偶爾也會引起骨折,大多是從單一的關節開始出現疼痛的症狀。骨肉瘤的癌細胞,有可能會轉移到肺部,不見得有症狀,也可能會有咳嗽、胸悶、胸痛的症狀,因此一旦確診為骨腫瘤的病人,也要做詳細的肺部評估及追蹤。
劉彥麟醫師提醒,「不管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還是骨肉瘤,都需要及早接受治療。如果小朋友明明沒有受傷,卻出現無法解釋的骨折,或是持續骨骼或關節痛,骨頭或關節腫起來又摸起來熱熱的,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或行走,建議要立即就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QA時間:
Q:秋冬季節,患有癌症的小朋友,建議要打流感跟兒童例行疫苗嗎?
A:治療中及康復後的病童,可接種流感及新冠肺炎疫苗,主要原因是疫苗施打,可以加強保護力,減少重症或突然感染疾病而影響後續癌症手術、化療安排的機會。其他大部分疫苗在治療期間須暫緩。如果是正在發燒或有感染的小朋友,也較不適合馬上打疫苗。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諮詢專家
劉彥麟醫師
現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腫瘤中心主任
專長:小兒血液學、兒童腫瘤、神經母細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