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妳知道嗎?在台灣每十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會早產,
再加上很多媽媽,都是第一次生寶寶,
缺乏「肚子整個變硬=子宮收縮」,即是可能早產徵兆的警覺性,
而意外生下早產兒,避免早產,準媽媽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家有可愛雙胞胎寶寶的余台玉,本身是護理人員,回想到當初安胎的過程,她說「即使是護士,具有專業的背景,當自己懷第一胎時,對早產會有宮縮症狀,也不是那麼有警覺心,幸好,後來有驚無險,從24周安胎安到36周時,才生下二個小寶貝。」
她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現肚子整個變硬的輕微宮縮症狀,但當時她並不以為意,一直誤以為只有很痛、很強的宮縮,才需要注意,到了16到18週時,只要多走動,宮縮就比較強烈,但只要是是停下來休息,宮縮就會變得緩和、正常。
20周時,自費作了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頸的厚度,只有1.9不到2公分,不符合一般女性平均3、4公分以上的標準,倘若子宮頸愈來愈短,就有可能會早產,這是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有生下早產兒的危險性,開始提高警覺。
24周左右,因為,肚子覺得很硬,趕緊到醫院作檢查,確定自己有很強烈的宮縮,但即使在家臥息休息、也吃了安胎藥,宮縮都沒有緩和,她知道不能再拖,就直接到醫院掛急診,開始住院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