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20

謝宗學醫師:吸力超強的巴克球,誤食有多危險?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圓圓小小吸力超強的巴克球,是很受小朋友歡迎的磁鐵玩具。但近年從歐美到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兒科醫師發現兒童誤食巴克球的意外。


事實上,台灣主管玩具檢驗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早在2012年就要求相關業者,在巴克球包裝上標示「該商品非供14歲以下兒童遊戲玩耍使用」的警語,也提醒學校、家長注意,不應購買巴克球這類有強大磁力的磁鐵玩具,給14歲以下的孩童玩耍使用,這就包括了學齡前,國小及部份國中學童在內。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醫師說,「日前有個小男童因為撞到頭,出現持續噁心、嘔吐的症狀被送到兒童急診來,詳細檢查頭部沒有嚴重外傷,卻在做了腹部X光檢查後,意外發現腸道有一串五顆的圓球異物。經小兒外科醫師手術後,確認是巴克球,且已經造成腸子的破損。所幸,還沒有造成腸子的壞死、穿孔、腹膜炎而危及生命。目前已平安出院。」


在兒童急診因誤食異物被送醫的小朋友,並不在少數。謝宗學醫師表示,「學童會誤吞的異物,有時難以想像,除了巴克球,我們也曾遇過小朋友把鈕扣電池、水晶寶寶、卡通手機吊飾、咬裂的塑膠湯匙、硬幣,以及各式各樣的小玩具吞到肚子或塞到耳朵、鼻孔裡,甚至還出現過尖尖的釘子、斷掉的蠟筆筆尖,也有遇過果核、花生粒、糖果噎到氣管的情況。而魚刺、雞骨頭卡在食道,更是非常的常見。


還有小朋友把爺爺奶奶的血壓、血糖藥當糖果吃,把浴廁廚房清潔劑當飲料喝,造成差點死掉的意外。」


曾有媽媽帶小朋友來看急診時說孩子常常流鼻血,但小朋友的鼻血不是常見的鮮紅色,而是有點粉紅水水的顏色,一拍X光,才發現鼻孔深處有小小的鈕扣電池,已經灼傷鼻腔。


謝醫師提醒除了會影響呼吸的緊急情況下,必須馬上以哈姆立克急救處理外,不管是吞下或塞進任何異物或藥物,出現吞嚥困難、疼痛、一直流口水或嘔吐、不明原因的腹痛、持續吃不下,都建議不要催吐或喝水、喝牛奶或自己亂挖,應盡速就醫,由專業的急診或救護人員來處置。


醫護人員會視小朋友的症狀,可能吞下或塞進身體的異物,安排相關的檢查。像是X光可以拍出大塊骨頭,以及,巴克球、鈕扣電池等等金屬類的異物。如果是小塑膠類的異物,小朋友可能要先禁食,再做全身麻醉,由耳鼻喉科或胃腸科醫師,以內視鏡確認異物的位置。


如果是具有強力磁性的巴克球、會持續放電的鈕扣電池或是尖銳玩具,這些可能會重創食道或胃腸道的異物,就必須馬上想辦法取出。


而小朋友要避免這些意外,就是別只因為好玩,把異物放進自己的嘴巴、耳朵、鼻子,也別邊吃邊玩或邊吃邊講話,以免意外噎到,更別因為跟爸爸媽媽吵架或好奇而吞下大量的藥物或液體,以免造成悔不當初的傷害。



QA時間:

Q:什麼時機,能用哈姆立克急救?

A:發現有人異物無法咳出,出現明顯呼吸困難、臉部漲紅,不排出異物可能會喪失意識時,就要馬上協助處理。採弓箭步,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握拳,用大拇指和食指側抵住患者的肚臍及胸骨間,另一手包覆住握拳的那隻手,向內向上連續施壓。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目前是《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