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2020

吳佩昌醫師:防疫新生活,護眼防結膜炎不可少!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春暖花開小朋友是否會覺得眼睛常常癢癢的。忍不住揉一揉,居然就腫起來了?當心是結膜炎。


眼睛黑眼珠旁邊的眼白部份是鞏膜。


鞏膜上有一層透明的組織叫結膜,結膜上有許許多多的血管。


一旦結膜發炎,就是結膜炎。常見的結膜炎有二種。


急性結膜炎

急性結膜炎:又叫紅眼症,主要是因為病菌感染造成結膜上的血管充血、紅腫,起床時會覺得眼屎很多,有傳染性。



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常是對植物的花粉過敏引起結膜發炎,好發於春暖花開的季節,沒有傳染性。




前陣子新冠肺炎防疫期,有許多小朋友放學後,都選擇宅在家較少外出,時常窩在房間看電視、玩手機、閱讀書本。

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醫師發現,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穩定,最近小朋友開始回眼科門診做視力檢查,有小朋友在這幾個月,近視居然一口氣增加了75度,往有失明風險的高度近視-五百度更加逼近,不利近視病的防控。

吳佩昌主任提醒,「防疫新生活的護眼重點,除了盡量不要用手接觸眼睛,也希望小朋友下課時間離開教室,要減少在室內久坐,建議盡量走到戶外活動,不只有助拉開狹小教室內的社交距離,也能增加體能活力,維持好的免疫力。而多到郊外跑跑跳跳,對於近視也有預防的效果。另外,原本有在點散瞳劑,控制近視的小朋友,別忘了仍要記得每天晚上點藥。」

6/08/2020

郭耀隆醫師:乳癌用藥CDK4/6抑制劑納健保 我適用嗎?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為避免群聚以及高風險區域的傳染風險,讓許多摸到自己乳房有異常硬塊,本來就不想面對的女性,又多了一個「現在去醫院有風險,千萬不要去。」的理由,但不面對,也怕因此延誤到病情的判斷及治療。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副院長郭耀隆醫師說,「女性是家庭的支柱,現在即使是轉移復發的乳癌,也有許多口服新藥,可以控制疾病。病情穩定的乳癌病友,一個月只需回診一次,時間上很自由。對治療的成效跟病人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幫忙。」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是在2015年,核准全球第一個乳癌口服藥物CDK4/6抑制劑,醫師指出,這種適用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轉移性乳癌的口服藥物,以 28 天為一個週期,在連續服用 21 天後,休息 7 天,再進行下一個週期的治療。


現在健保已有「條件給付」給發生遠端轉移後之第一線內分泌治療,須完全符合以下條件:荷爾蒙接受體為強陽性,ER或PR >30%、HER2陰性、經完整疾病評估後,未出現器官轉移危急症狀的停經後乳癌病友使用,約需二週左右的送件審核時間;若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之病患,亦可視個人狀況考慮自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