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2012

李良明醫師:阿扁治療多久能自行解尿?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因急性尿滯留,無法自行解尿的前總統陳水扁,戒護就醫放置導尿管,幫助尿液的排出,一度拔除後,因為仍然無法順利解尿,再度放置導尿管。


尿滯留,指的是膀胱排空功能異常,尿液無法從膀胱順利的完全排出。


事實上,看似簡單的排尿,卻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生理動作,首先,必須有完全通暢的尿道,在排尿時,膀胱的逼尿肌得有效的收縮,同時放鬆膀胱頸的內括約肌以及會陰部的外括約肌,才能夠把尿液從膀胱、尿道,順利的排出。


到底遇到突然尿不出來的情況,該怎麼辦?以下是李良明醫師的問診。


Q:何謂尿滯留?如何辨認急性或慢性?


A:急性尿滯留,指的是突然無法排尿。而慢性尿滯留,則是指排尿後,膀胱的殘餘尿液量在一百毫升以上(編按:可在解尿後,運用超音波檢查推估或以導尿管導尿來計算尿液量)。


日復一日的慢性尿滯留致使殘尿量越來越多,膀胱無法負荷時,就可能引發急性尿滯留;這類慢性尿滯留併發的急性尿滯留,膀胱的收縮功能較難恢復。


因膀胱是類似氣球的彈性肌肉組織,當膀胱積尿超量造成過度膨脹時,供應膀胱肌肉組織的血管會被壓扁,導致血液量減少,使得膀胱肌肉組織缺氧,同時,膀胱肌肉組織也會被過度撐大造成彈性疲乏、鬆弛,而讓膀胱喪失正常的收縮功能,無法排空尿液。


Q:尿滯留患者,為何需要放置導尿管?


A:急性尿滯留是非常緊急的病況,可能造成難以忍受的胸痛、腹痛,嚴重盜汗、血壓升高,甚至可能引起心臟病發作或腦中風。


而沒有處理的尿滯留,也會造成胱膀以及腎臟嚴重受損。因此,急性尿滯留應即時予以導尿。


導尿前,須先消毒,再給予含麻醉藥的潤滑劑後,以適當管徑的導尿管導尿。導尿速度不能太快,以免排空過快而膀胱出血。


常見的導尿方式有三種,包括單次導尿、放置導尿管,以及膀胱造瘻。


單次導尿,是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內,排出尿液,待尿液完全排空後,即將導尿管拔除。放置導尿管,則是把導尿管繼續留置在膀胱內。目的是為了讓已經受傷、功能衰竭的膀胱,能夠得到足夠的休息,有機會恢復原有的收縮功能。


一般來說,若膀胱的殘尿量在五百毫升以上,建議導尿管至少要放五到七天,再進一步做膀胱的尿動力學檢查來評估移除導尿管的時機。


臨床上,急性的尿滯留,放置導尿管後,約有八○%的患者在兩週內,可恢復到正常的收縮及排尿,但也曾有患者在放置導尿管後,長達一年半後才恢復。


倘若預估患者需要導尿的時間在兩星期以上,男性患者有時會考慮在腹部的恥骨上方做一個膀胱造瘻來引流尿液,這是因為男性的尿道長,長期放導尿管的感染率及併發症較多。


Q:出現尿滯留,該做哪些檢查與治療?


A:由於會造成尿滯留的疾病相當多樣化,包括腦中風、糖尿病、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或攝護腺膿瘍、泌尿道結石、尿道或尿道口狹窄、膀胱炎,或骨盆腔腫瘤等等,常須根據患者的病史,由有經驗值的醫師抽絲剝繭,才能找出病因及適當的治療方式。


基本檢查中的尿液、血液、X光,可了解有沒有泌尿道感染、慢性疾病、泌尿道結石。膀胱的尿動力學檢查,則是為了測量膀胱及尿道的壓力變化、外括約肌收縮的情況。


肛門指診的目的,則可得知男性的攝護腺質地是否有異常,若懷疑有攝護腺疾病可能性,應再多做攝護腺特異抗原的抽血檢查等等。


而成年男性的尿滯留,約有五○%是因為攝護腺肥大,造成尿道阻塞而引起。


尿滯留,在治療上,首要的,還是把膀胱的超量尿液排出,再根據尿滯留的原因,給予治療。以男性尿滯留,最常見的攝護腺肥大為例,可先嘗試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的藥物治療來放鬆攝護腺肌肉的張力,讓排尿順暢,或配合服用5α還原抑制劑,讓肥大攝護腺縮小。


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則應考慮手術治療,如:以電刀或雷射來減少攝護腺的體積,降低對排尿的影響。


報你知:攝護腺肥大又服抗憂鬱藥,易解尿困難


尿滯留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老多於年少、冬天多於夏天、晚上多於白天。而感冒藥中,用來改善流鼻水的抗組織胺、舒緩鼻塞的血管擴張劑、止咳藥,以及精神科的抗憂鬱劑,因會降低膀胱收縮或增加尿道的阻力,都有可能讓人尿不出來,攝護腺肥大的男性,應特別留意。


至於,憋尿、拚酒,則會讓膀胱肌肉組織過度撐大而彈性疲乏;久坐不動、性交過度,有可能讓會陰部的肌肉群過度收縮,也有可能導致解尿困難。若希望排尿順暢,不要憋尿、勿久坐不動、睡前不要大量喝水,並維持健康的生活形態,是保護膀胱肌肉組織的首要重點。


若發現自己膀胱很脹、想尿又尿不出來,別硬撐,應盡快就醫,不要拖延,以免造成膀胱肌肉組織更大的傷害。


延伸閱讀:泌尿道有損傷,最好改採膀胱造瘻――3種常見導尿方式


種類:單次導尿

方法: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內,排出尿液,待尿液排空後,即將導尿管拔除

適用對象:1.暫時膀胱排空

     2.慢性尿滯留時,測量解尿後的殘尿量

目的:避免膀胱受損及逆行性尿路感染


種類:放置導尿管

方法: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內,排出尿液,待尿液完全排空後,將導尿管留置在膀胱

適用對象:膀胱的殘尿量在500毫升以上

目的:1.避免膀胱受損及逆行性尿路感染

   2.讓膀胱得到休息


種類:膀胱造瘻

方法:脹尿後,在腹部的恥骨上方做一個膀胱造瘻來引流尿液

適用對象:1.泌尿道有損傷的患者

     2.預期須導尿的時間,在2星期以上的男性

目的:1.避免膀胱受損及逆行性尿路感染

   2.讓膀胱得到休息

   3.降低泌尿道感染及其引發嚴重之併發症(尿道狹窄、尿道破裂、攝護腺膿瘍、睪丸、副睪丸炎…….等)。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李良明醫師

現任:萬芳醫院醫務副院長、泌尿科主任

專長:攝護腺疾病、泌尿系統腫瘤與尿路結石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