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2021

吳婉禎醫師:血糖、血壓雙雙失控,竟是腎臟上長東西?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有「隱形殺手」之稱的高血壓,通常沒什麼症狀,也未必會感到不舒服,因此常被忽略不在意。


有一位34歲女性,她在23歲時,就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因為沒有感到不舒服,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次因頭痛、頭暈掛急診,量測血壓才發現收縮壓竟高達230 mmHg,後續即使已服用四、五種降血壓藥物,收縮壓仍還有150、160 mmHg,經過詳細的層層檢查,才發現自己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與雙側腎上腺增生,服用皮質醛酮(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血壓才終於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由於她很年輕就有高血壓,進一部詢問家族史發現她的媽媽與弟弟,也都在年齡很輕時,就診斷有高血壓,後來做基因檢測,確診她是屬於第一型家族性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引起的高血壓。


台大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祕書長吳婉禎醫師說,「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外層是皮質、內層是髓質。皮質有三層,由外而內分別分泌醛固酮、皮質醇、雄性素,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所引起的高血壓,就是最外層分泌醛固酮的皮質發生異常,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所造成的疾病。病因可能來自兩側腎上腺的增生或是單側有腫瘤。」

7/20/2021

歐弘毅醫師:腎上腺異常增生,也會讓血壓失控?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明明年紀輕輕,血壓卻高得驚人,有時還會合併有低血鉀的情況,常常會覺得疲倦、肌肉無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有一位40多歲的女性,血壓常常高到170/110mmHg,鉀離子又低到只有2.8、2.9mEq/L,比正常值3.5mEq/L低很多。主訴除了血壓高、四肢無力外,也常莫名焦慮,尿也會比較多,常常要跑廁所。經過一連串的複雜檢查,才確診是單側腎上腺腫瘤引起的皮質醛酮高血壓,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後,很快出院。目前血壓維持在理想的範圍內。僅需定期回診追蹤。


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科主任歐弘毅醫師說,「三角形的腎上腺,位於腎臟的上方,兩側腎臟都有,腎上腺會用膽固醇當原料,製造多種荷爾蒙,包括醛固酮、類固醇等等,會影響腎臟對血壓的調控跟電解質的平衡。當腎上腺有腫瘤或過度增生,同時合併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時,有時會出現很難處理的頑固性高血壓,有時會合併有低血鉀(但也有人的血鉀數值正常),有時也會出現焦慮、恐慌等等精神狀況。皮質醛酮高血壓是目前公認最常見的續發性高血壓。如果沒有好好治療,中風、心衰竭的風險會比一般高血壓還高。」

7/13/2021

吳佩昌醫師、洪歆心理師:疫情宅在家,眼睛、心情都要好好調適!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今年五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指揮中心宣布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而且一延再延,全台灣的小朋友在停學不停課中,一起迎來近年最長的暑假。


小朋友宅在家上網課的時間,也比以前能正常上學時長很多,會不會增加罹患近視的機會呢?高雄長庚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醫師說,「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眼科學卷《JAMA Ophthalmology》的研究,中國山東肥城曾做過一個包含十二萬名兒童的眼力調查發現,經過五個月的停學及線上學習,小朋友得到近視的機會增加了四倍。年紀越小的學童,影響越大。」

7/07/2021

吳允升醫師: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家族性高血壓如何自保?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案例在短短一個月內已破萬,確診致死率已超過4.6%,高於全球的2.2%,主要原因是台灣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中,有高達九成是重症死亡率高的60歲以上長者。同時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在2021年6月3日前所公佈的案例,死亡案例每四人有三人有慢性病。高達七成的個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症、心衰竭),其中高血壓占44%、糖尿病有36%,而慢性腎病(含洗腎)也有14%。


台大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允升醫師提醒,「高血壓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而續發性高血壓中又以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引起的高血壓占比最高,可能會因賀爾蒙失調更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重症的風險,建議防疫期間,還是要好好控制血壓,以減少心血管風險,同時應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來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而台灣新冠肺炎的案例,家戶感染的比例高,若有家族性高血壓,也要提高警覺。」


排行老五的蔡先生,家裡有七個兄弟姐妹,在五年前,因血壓異常高,經服用四種高血壓藥後,收縮壓仍高達150mmHg,並有低血鉀,於是到台大求診,經過一連串檢查確認是單側腎上腺原發性高醛固酮腺瘤,由於蔡先生家族不只一人有頑固性高血壓合併有低血鉀的現象,經過遺傳基因相關檢驗,確認排行老三的哥哥,也有同樣的單側腎上腺原發性高醛固酮腺瘤,兄弟倆先後接受外科手術,排行老二的姐姐,則是雙側的腎上腺原發性高醛固酮腺瘤,目前採取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