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有「隱形殺手」之稱的高血壓,通常沒什麼症狀,也未必會感到不舒服,因此常被忽略不在意。
有一位34歲女性,她在23歲時,就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因為沒有感到不舒服,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次因頭痛、頭暈掛急診,量測血壓才發現收縮壓竟高達230 mmHg,後續即使已服用四、五種降血壓藥物,收縮壓仍還有150、160 mmHg,經過詳細的層層檢查,才發現自己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與雙側腎上腺增生,服用皮質醛酮(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血壓才終於得到比較好的控制。
由於她很年輕就有高血壓,進一部詢問家族史發現她的媽媽與弟弟,也都在年齡很輕時,就診斷有高血壓,後來做基因檢測,確診她是屬於第一型家族性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引起的高血壓。
台大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祕書長吳婉禎醫師說,「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外層是皮質、內層是髓質。皮質有三層,由外而內分別分泌醛固酮、皮質醇、雄性素,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所引起的高血壓,就是最外層分泌醛固酮的皮質發生異常,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所造成的疾病。病因可能來自兩側腎上腺的增生或是單側有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