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021

羅慶徽醫師:在家安老的保肺之道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好山好水的花蓮台東地區,一直持續有高齡化、青壯人口外流、隔代教養的情況,也由於華人的孝道精神,在家安老的需求特別強。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擔任高齡醫學中心主任的羅慶徽醫師說,「65歲以上的年長者,多多少少會有些慢性病,我們的高齡醫學中心,提供了共病藥物的管理,同時也設置有健康預防醫學中心及社區健康中心,希望把健康觀念帶給民眾,協助長輩們在籍老化,我們比較重視老人家的生活功能,而非傳統的數字管理,像是血壓、血糖的控制,因人而異,量身訂制,讓長輩能有足夠的心輸出量,減少低血糖的風險,能夠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也由於青壯人口外流,花東偏鄉地區常常是由老先生、老太太互相照顧。花蓮慈濟醫院非常重視長輩們出院後的長照銜接,不是等出院後再評估。而是住院時就開始評估,出院準備會很完整,不只聘請照護員提供到宅服務,也有失智、失能的日照中心,這是西部醫學中心不願做的,但是花蓮慈濟醫院因民眾需要就非做不可。


同時,在人工智慧的時代,也運用穿戴裝置,幫助長輩做好健康管理。羅慶徽副院長說,「東部偏鄉的血糖管理,原本居高不下、敬陪末座,在引進科技健康管理後,現在獨佔鰲頭。我跟助理也以身作則,帶頭做給病人看。老人家吃了什麼,血糖可以隨時檢測,血糖超標機器就會叫,不必再因為怎麼吃而造成家人間的衝突。許多老人家戴了智慧型手錶後,只要提供小小的誘因,就會互相提醒,每天一定要把設定的步數走完,有助維持長輩們的規律運動習慣。」


對於在家養老的高齡長輩來說,排除潛在根本原因格外重要。曾有位70多歲的老太太,因被懷疑吞安眠藥自殺,而被送至急診,原來是奶奶已泌尿道感染,導致頻尿,無法安睡,而希望藉由吞下一個月的安眠藥來睡一個好覺,在病房治療期間,就開始做復健,減少肌肉流失,出院後,還能下田行動自如。


羅慶徽副院長提醒,「在秋冬流感季,預防不要呼吸道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長輩們應施打流感,以及有免疫記憶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我也有讓我的父母施打,因為老人家一旦流感併發肺炎,就容易因肌肉流失、臥床而健康節節敗退。而晚輩們就算在外地工作,沒辦法天天在家,也要時常打電話關心家裡的長輩,不要不聞不問,因為光是孤獨,也會讓人失去求生意志。」


而除了施打秋冬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之外,由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提出的預防長輩被新冠肺炎感染的簡要指南(The COVID - IAGG  guidance),也很適合用於高齡長輩的秋冬保健建議。


C Catnap ( get adequate sleep ):睡眠,要有充足睡眠。

O Optimistic ( emotion to prevent depression ) 樂觀,有助預防憂鬱。

V Vigor ( active exercise indoor ) 運動,認真做室內運動。

I Intake ( adequate nutrition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 營養,要有足夠營養、保持口腔衛生

D Distancing 保持社交距離。


I Increase your social support / social contact 互動:可以打打電話、視訊,互相關心。

A Administer routine medicine 做好慢性病管理: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的機會。

G Get enough sunlight in the morning 日曬:尤其早上曬足夠的陽光。

G Get emergency services 緊急救護: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 



  諮詢專家  

羅慶徽醫師

現職: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專長:高齡健康照護、老年醫學、家庭醫學、肝膽腸胃科


 延展閱讀  

張世霖醫師:未發現的心房顫動併發小中風又損失上千萬。心律不整、心房顫動,Apple Watch是先知?





本文作者


33教練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