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氣溫節節升高,讓人忍不住想多喝水,
但不少民眾,也擔心水喝太多,會不會造成身體的水腫?
人到底為什麼會水腫,跟水喝太多、腎不好有關?
夏天流汗量大,身體易缺水,倘若水喝得不夠多,有可能因為排尿量過少,導致泌尿道感染,或是讓尿液的草酸鈣、尿酸濃度增高,增加尿道結石(如:腎結石)、痛風發作的風險。
而有腎結石的患者,常會被建議要攝取充足的水份,來降低結石的復發。不過,二○一三年五月,在《美國腎臟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JASN)最新發表一項囊括十九萬人的八年追蹤研究,卻發現每天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的人比每周喝含糖飲料少於一次者,得到腎結石的風險高出二三%。可見得含糖飲料,並不適合作為人體水份補充的替代品。
人的體內有六成到七成是水份,當人體缺水時,有可能導致血液量減少,讓血壓下降,輕微會出現口渴、頭昏、心跳加快、尿液減少的症狀,嚴重時,有可能導致腦循環不足,甚至引起肝、腎衰竭。
但水喝得太快、太多,腎臟來不及排出時,又會讓體內的電解質失衡,有可能引起低血鈉(俗稱水中毒,血鈉值低於一百三十五毫克當量/升,正常的血鈉值是一百三十五到一百四十五毫克當量/升),易造成腦水腫,同樣會覺得頭昏,也可能會全身抽筋、失去意識而昏迷。
本周由專精腎臟學的朱柏齡醫師,分享正確喝水的關鍵之道。
關鍵一:口渴、尿少是缺水警訊
健康成人,每天從體表蒸發的水量約在五百到八百毫升左右(又稱無感水份流失),每天適當的排尿量約在一千到一千五百毫升左右(每天約會解尿五到七次)。因此,每天所需的飲水量,約在一千五百到二千五百毫升左右。若大量流汗時,需增加飲水量。
一旦出現輕微缺水的情況,人體會啟動調節機制,一是會覺得口渴,趨動喝水的渴望,二是尿量減少,尿液的顏色,也會因為尿液濃縮而變黃變深。
口渴是由腦部,大腦及中腦之間的間腦中第三腦室的下視丘所掌管,當身體缺水時,使血鈉值上升,飲水中樞(Drinking center)會受到刺激,讓人產生口渴,找水來喝的欲望。
而人體缺水與中暑,最不同點的是,中暑必須兼具有缺水、高熱兩個條件,但缺水有可能會在天氣不很熱的環境下發生。
人體最容易感到缺水的時刻,分別是經過一夜睡眠,早上剛起床的時候,可先喝杯水,還有就是天氣太炎熱,氣溫高於三十度、活動量高或從事較粗重的工作,大量流汗時,也需多喝些水,建議喝到不感覺口渴、尿液變清澈為止。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成人,也要注意每小時的飲水量,不要超過一千五百毫升以上,每天的總飲水量不可超過十二公升,以免飲水過量而水中毒。
在冷氣房內工作的上班族,建議上午、下午可以各喝水兩到三次,每次可喝二百五十到三百亳升左右。
如果不會覺得口渴、尿液清澈、每天的排尿量有一千五百毫升,代表水分喝得夠多,有足夠的尿量,可沖洗泌尿道,較不會有尿路感染,同時,可減少尿路結石、痛風發作的機會。
關鍵二:下肢水腫,不一定是腎不好
腎臟,除了有排毒功能,也是維持人體水份跟電解質(如:鈉離子、鉀離子等)平衡的重要器官。當水份過少,腎臟會減少排尿,當水份過多,腎臟則會加速排尿速率,讓人頻頻跑廁所。
腎臟功能有問題的患者,不管是有大量蛋白尿或腎絲球過濾量減少,都會使得水份滯留在體內,易出現下肢水腫的症狀,若用手指按壓小腿的前側皮膚,會出現局部凹陷的現象,壓痕持續的時間越久,代表水腫越嚴重。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會造成下肢水腫的疾病,不止有腎臟疾病。雙腿水腫,也有可能是其它全身性的疾病,像是心臟、肝臟,或是服用藥物(如: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某些糖尿病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鹽份攝取過量有關。
若是單腳水腫,則有可能是深層靜脈栓塞、蜂窩性組織炎、淋巴阻塞、痛風等等。
另一種,與水份滯留無關的下肢水腫,則與黏多醣體的堆積有關,特色是用手指按壓時,並不會出現皮膚凹陷,病因常與甲狀腺功能不足有關,且常合併有胃口差、精神不振、體重增加的症狀。
當懷疑有下肢水腫時,會依臨床症狀作相關的抽血、尿液檢查,必要時,可安排超音波或X光等影像檢查來作鑑別診斷。
關鍵三:心腎功能差,喝水要謹慎
心臟收縮功能不佳的心衰竭患者,因為血流迴流到心臟的能力下降,常有下肢水腫的情況,必須限制水份及鹽份(按編:鹽含鈉離子,當體內血鈉值升高時,腎臟會想辦法留住水份,不讓水份排出體外,且容易覺得口渴想喝水)的攝取量,每天飲水量建議不要超過一千毫升,鹽份希望能控制在每日二到三公克以內,以免體內的水份堆積過多,心臟負荷更大,喘得更厲害。
而有晚期腎臟疾病或是洗腎的患者,腎臟產生尿液的功能受限,水份喝到體內後,很難順利排出體外,同樣也要留意限水及限鹽。
保健:健康喝水三要訣
現代人飲食的口味偏鹹,當血鈉值升高時,易導致口渴,讓人拚命喝水、拚命上廁所來維持血鈉值平衡,但長久下來會增加高血壓、腎臟病的機率,留意鹽份攝取跟水份適度補充一樣重要。
TIP1:早上起床易口渴,喝杯水,可補充睡眠中新陳代謝失去的水份。
TIP2:排尿次數及尿量變少、尿液變深,代表體內水份不足。
TIP3:天熱、運動後,需多喝水,喝到不感覺口渴、尿液變清澈為止。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朱柏齡醫師
經歷:三軍總醫院腎臟科主任、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
現任: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國防醫學院內科教授、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專長:腎臟學、毒物學、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