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25

烏惟新醫師:蚊子咬,腫到像米龜是怎麼了?



文,33教練  黃秀美

圖,樹下繪本


暑假到了,小朋友和家人安排出遊計劃了嗎?在夏天高溫潮溼的氣候下,為蚊子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環境,再加暑期露營、登山、野外踏青、戶外遊樂園等等活動多。有些小朋友甚至有可能因蚊子叮咬引起的腫又癢而進了急診。


雌蚊的口器中,藏有六根「針」的構造,有些針可鋸開皮膚,也有些針可撐開皮膚,更重要的是還有一根針會吸取血液,另一根針則注入蚊子的唾液。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醫師說,「被蚊子咬會又癢又腫,就是因為雌蚊的唾液,有助防止血液凝固,才能夠順利吸血,但蚊子唾液裡的蛋白質是外來的抗原,會讓人體的免疫系統釋放組織胺,引起過敏的發炎反應,造成血管性水腫,使得皮膚出現又癢又腫的症狀,而且皮膚越薄的位置,通常會腫越大。」


小朋友的皮膚本來就比成人薄,如果,蚊子又叮在像是眼皮、手背、腳背,這些皮膚特別薄的位置,血管性水腫就會特別厲害,有時會腫到眼睛只剩一條縫睜不開,手背、腳背腫得像米龜,有微微的脹痛感,看起來非常的嚇人。事實上,這就是一種比較厲害的過敏反應,並不是有什麼細菌感染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治療方向也不相同。


而同樣是單純被蚊子叮咬,到異地、深山遊玩被咬會腫得比在家裡被咬更腫更厲害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蚊子的品種不同,對人體的免疫系統來說,又是接觸到新的外來抗原,引起的過敏反應自然會更強更大。


在野外出遊,可著長袖衣物、淺色服裝,並在暴露部位塗抹含DEET或派瑞卡瑞丁(picaridin)的兒童用驅蚊劑,減少被蚊子叮咬的機會。


烏惟新醫師也提醒,「單純的蚊子咬,很少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因此也不太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療。要怎麼分辦血管性水腫跟蜂窩性組織炎?血管性水腫是蚊子叮咬後的局部發炎反應,常見於幼童、首次被某種蚊子咬時發生。通常在剛被叮咬的數小時內,很快就出現局部的淡淡發紅發癢、摸起來溫溫脹脹的浮腫。若是蜂窩性組織炎,通常需要蘊釀數天才發生,會非常紅,不會癢,輕輕碰就劇痛到哀哀叫,不可能還去搔抓,局部摸起來會燙。」仔細觀察兩者的症狀類似,但並不相同。

蚊子叮初期,先用水清洗,再用冰袋冷敷,並塗抹第三代類固醇藥膏,可降低搔抓。


在蚊子叮咬的初期,還沒腫成米龜之前,可用清水洗一下,再在局部塗抹單方中效的第三代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少,也比較安全。也可用冰塊或冰袋包在毛巾內,每次冷敷10到15分鐘緩解癢感,避免搔抓,以免越抓越癢及皮膚破損。複方類固醇藥膏,多含新黴素的抗生素及第二代類固醇,新黴素有時也會引起過敏,而第二代類固醇藥膏有可能藥效過強,較不那麼建議用於眼皮或臉部的血管性水腫。


萬一,血管性水腫的過敏反應,已經發作了,也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口服抗組織胺治療,經過一、兩天治療,就會緩解;但如果過敏反應太厲害,出現連喉部、聲帶水腫到呼吸喘,建議還是要趕快掛急診,注射抗過敏的急救藥物,不可拖延。


若發現三到五日後,出現高燒、有膿的分泌物、紅斑快速擴散、劇痛,應就醫,排除已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另有一種非常少見的免疫異常,在蚊子叮咬後會發高燒、皮膚異常腫脹,建議要到醫學中心的皮膚科就醫,安排相關的檢查。



QA時間:


Q:盛夏野外出遊,除了蚊子叮咬,還有哪些常見的皮膚炎?


A:毛毛蟲皮膚炎在夏天也很常見。常是去戶外時,在樹下坐一陣子後,毛毛蟲的毛,掉到裸露的皮膚上,才出現大片奇癢無比的紅疹,在某一區皮膚有特別密集的紅疹很癢很癢。如果是毛毛蟲的毛,掉進衣服裡,就是會在穿上衣服後,在衣服接觸皮膚的部位,癢到無法忍受。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諮詢專家  

烏惟新醫師

現職:台大皮膚部主治醫師

專長:漢生病、黴菌及感染性皮膚病、足癬、甲癬、體癬及深部黴菌感染、各種小兒皮膚病


 延展閱讀  

蔡季君醫師:發燒、肌肉骨頭痠痛,會是登革熱嗎?





 媒體聯播  

央廣:惱人的蚊子咬



本文作者


33教練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