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2013

陳韻之牙醫師:又打鼾又磨牙是中風警訊?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夜間磨牙是許多國人常見的困擾,

不僅會干擾枕邊人的睡眠,也會影響本人的睡眠品質,

到底夜間磨牙的背後,還可能隱藏著什麼樣的健康疑慮?


入秋,氣候微涼,是正好睡的季節。靜悄悄的深夜裡,斷斷續續傳來的「吱吱」、「喀喀」作響的磨牙聲,往往是發生在當事人睡得不省人事,顎關節不由自主的滑動時,導致的牙齒碰撞。


沈重的磨牙聲響,有時會穿透牆壁,把睡在隔壁房間的家人給驚醒,擾人清夢之餘,也忍不住要擔心,牙齒會不會因此被磨壞掉,會讓人覺得磨牙是件可怕的事情。


夜間磨牙,同時,也是顎關節障礙中,最常被主訴的症狀。以最常發生夜間磨牙的青少年來說,約高達三分之一的孩子會有此現象。而成年人口中,則可接近一成左右,也是相當普遍的困擾。


有人認為半夜的磨牙比鼾聲還淒厲,在睡眠實驗室裡,常常可以觀察得到患者常常是在沈睡中,張口呼吸,先發出打呼的鼾聲,然後才開始賣力的磨牙。


事實上,夜間磨牙,的確是可窺見睡眠品質及人體健康的一扇窗。不管是成人或青少年的夜間磨牙,都是件值得好好討論、釐清的健康議題。


本周由專攻顳顎關節症與睡眠牙醫學的陳韻之醫師,告訴您正確看待夜間磨牙的保健之道。


關鍵一:成人的磨牙與睡眠品質關係緊密


磨牙的聲音,聽起來很刺耳。以往常認為與牙齒的咬合有關,因此,會透過修整自然牙或製作人工牙冠來調整咬合,但臨床上,往往會發現成效使人失望。


而根據牙醫領域睡眠研究作得最好的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Gilles Lavigne教授的磨牙生理現象研究指出,夜間磨牙發生前的一分鐘內,腦波會有醒來的現象,同時血壓會升高、心跳會加快,這代表夜間磨牙,可能是在睡眠時醒來的過程中,出現的生理變化。只是醒來的時間過於太短暫,患者本人沒有自覺而已。


而且,奇妙的是在夜間磨牙發生的當下,口腔的開口肌及閉口肌會同時間的收縮,這完全違反開口肌、閉口肌,應是一放鬆、一收縮的基本原則。當開口肌及閉口肌同時收縮時,每一百次中約有五十次,上下排的牙齒會彼此碰撞發出磨牙的聲音,也就是夜間磨牙的現象。


因此,目前認為夜間磨牙是研究「睡眠中醒來」最好的題材之一。夜間磨牙像是一個窗口,呈現出患者的睡眠品質堪慮,可能罹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常無法維持熟睡,淺眠、夢很多、怎麼睡,都不會睡飽、容易睡睡醒醒,一晚裡,又是打鼾又是磨牙。


關鍵二:又打鼾又磨牙,是重要警訊


在作睡眠檢查時,這些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磨牙患者,常是在睡眠中,張口呼吸,使得呼吸道扁塌,先是發出陣陣的鼾聲,然後是腦波短暫醒來,血壓上升、心跳加快,進而激發了夜間磨牙,是真正需要積極作治療的族群。


配戴齒列的咬合板,可改善約三分之一患者的磨牙。透過特製的止鼾牙套,把下巴往前移動固定,並讓舌頭吸附在上顎,避免舌頭下壓而阻塞到呼吸道的通路,可同時改善打鼾及磨牙,對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療效,可剛開始配戴時,會有異物感,需要適應。


為什麼臨床上會特別重視這群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磨牙患者?因在睡眠中,血壓上升、心跳加快,也代表交感神經的活性旺盛,最大的急性風險是中風或心臟梗塞。根據台大睡眠中心主任李佩玲的研究,也發現,因第一次中風住院的心肌梗塞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至於,一般患者最擔心的「頻繁的夜間磨牙,會不會讓牙齒比較容易磨耗,讓牙齒變短、斷裂?」。根據蒙特婁大學的研究,磨牙磨得很凶跟很輕微的患者,牙齒的磨耗度,並沒有差異。


在為磨牙患者,作牙齒的咬合分析時,也會發現嗜吃粗纖維食物(如:蔬菜)、帶酸性(如:柑橘、碳酸飲料)的食物,或患有胃食道逆流者,更容易造成牙齒的磨耗或酸損,並不見得真是磨牙惹的禍。


關鍵三:青少年,早上醒來開口卡卡的磨牙,也需要重視


青春期的孩子,是處於神經發育階段較興奮不穩定的時間,因此,常常會出現夜間磨牙,一般不需過度緊張。但若是早上醒來時,開口吃力,就要提高警覺。


這可能與先天體質中,顎關節的韌帶過度鬆弛症候群有關。當顎關節的韌帶過度鬆弛時,顎關節的關節盤較不穩定,張開大口,打哈欠、咬食物時,較易卡住、發出喀喀的異聲響,且易有關節盤移位、關節軟骨磨損、退化的現象。


有這類困擾的患者,多半中學時代,就會出現症狀,十五歲是高峰,也由於關節軟骨是骨骼生長、發育的動力來源,太早有顎關節的軟骨磨損,有可能會讓下顎發育不良,呈現下巴短小、內縮或有下巴中線偏移的外觀,而影響到臉型。


若有夜間磨牙,又處在顎關節慢慢慢慢要變壞的時刻,可能會硬推硬擠,加速關節軟骨的發炎、破壞、變形,可短期(按編:約二、三周到數個月,絕不能長期使用,以免限縮骨骼的持續發育)佩戴適當的咬合板,避免顎關節不當阻力與傷害,幫助顎關節較快調整到穩定的狀態。




保健:減少夜間磨牙的三大要訣


人類每天因咀嚼食物,牙齒上下咬合的時間,才約僅二十分鐘,但因緊張習慣性咬緊牙關的時間,卻可長達二、三個小時。白天不咬牙切齒,晚上比較不會磨牙,學習下顎嚼肌的放鬆是要訣。


TIPS1:喝水練習:喝水吞嚥時,需閉嘴,下顎嚼肌呈最自然放鬆的狀態,可熟悉如何讓嚼肌放鬆。

TIPS2:按摩:下顎嚼肌,是從顴骨走到下巴的轉角,可順著肌肉的紋路按摩,把緊繃的嚼肌放鬆。

TIPS3:側睡:側睡比其它睡姿,更容易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避免又打鼾又磨牙。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陳韻之醫師

經歷:瑞士蘇黎世大學牙醫學院咀嚼機能障礙系博士 

現任:台大醫院牙科部顱顎障礙症主治醫師、台灣顱顎障礙症學會理事長

專長:呼吸睡眠障礙與夜間磨牙治療、顳顎關節症與口顏面疼痛、義齒補綴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