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2018

王憶嘉醫師:麻醉,如何施展不痛的醫學魔法!

 

好,用力吸氣,從1數到10,好好睡一覺,等醒來手術就完成了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不太容易拔掉的乳牙、需要縫合的傷口,還有意外骨折需要動手術時,有時候會需要先麻醉,再開始治療,但為什麼麻醉,可以暫時減少疼痛呢?


台大醫院麻醉科王憶嘉醫師說,「我們會感覺到疼痛是因為疼痛的接受器,把疼痛的訊息,經由周邊神經的感覺神經元,傳遞到脊髓到大腦。而麻醉藥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暫時把疼痛的訊息傳遞路徑給關掉,讓感覺神經元沒有辦法把疼痛的訊息,經由周邊神經、脊髓傳達給大腦,或是乾脆讓大腦先暫時關機,當然就不會覺得痛了。」


舉例來說,國小的小朋友在換牙時,有時乳牙已經開始搖搖晃晃,但又有一小部份乳牙,還緊緊黏在牙齦上,直接拔掉常會痛到流眼淚,牙醫師會在牙齦上塗上麻醉藥或是打一點點麻醉針,等麻醉藥發揮作用,讓牙齦附近的神經麻麻的,就能減少拔牙時的明顯疼痛,這就屬於局部麻醉。有些皮膚外傷的傷口要縫合時,也會運用局部麻醉來降低縫合時的痛楚。


而有些蛀牙非常多的小朋友,如果治療的時間很長,嘴巴要一直張開開,常會忍不住動來動去,聽到牙齒被鑽來鑽去的聲音,也會非常的緊張、害怕而大哭,沒有辦法配合治療,或是因為意外、疾病的因素,需要開刀時,就會動用到全身麻醉。


手術前,先戴上有麻醉氣體的面罩,讓小朋友睡著,再打麻醉藥,使得大腦暫時關機,目的是希望能在人體完全放鬆、沒有知覺,也不會疼痛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治療。 


王憶嘉醫師表示,「全身麻醉,讓大腦暫時關機的同時,往往也會影響到呼吸肌肉跟心臟、血管的正常運作,所以,在全身麻醉時,除了讓小朋友昏睡,也要同時注意心跳、血壓、血液裡的氧氣含量、呼吸這些生命徵象的變化。待治療完成,停止麻醉藥的施打,小朋友就會醒過來,被送到恢復室,由家長在旁邊陪伴,等到感覺及運動功能恢復後,才會離開恢復室,回到病房或是出院休養。」



QA時間:

Q:為什麼全身麻醉前、後,常常會需要好幾個小時,不能吃東西、喝飲料?

A:主要是怕小朋友在麻醉時跟麻醉後,因為意識不太清楚、嘔吐的關係,不小心讓吃進肚子裡的食物或液體誤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的肺炎,而造成危險。所以,全身麻醉前後,常需禁食一段時間。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目前是《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