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心臟節律器是植入在左胸前皮下組織或肌肉下的一個小儀器,可以透過血管內的導線,連接到心臟,主要的作用是幫助心臟能夠正常的跳動及收縮。到底心臟節律器如何運作?什麼情況下可能失效?以下是林俊立醫師的問診。
Q:心臟節律器有何功能?
A:早期的心臟節律器,主要是用在心跳過慢的患者,當每分鐘的心跳次數慢於四十下(編按:正常心跳約每分鐘跳七十下)或是心臟停頓三秒鐘沒有跳動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暈眩、沒有力氣的症狀,就會考慮放置心臟節律器來維持足夠的心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患者會暈倒,不只是因為心跳過慢,有時是因為心跳過快,當患者的心室產生快速的頻脈,會讓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快於兩百下,甚至三百下,有可能會引起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必須裝置有去顫功能的心臟節律器(即心內整流去顫器),來監測心跳,當心跳異常快速或不規則時,會自動對心臟施予電擊,立即進行急救,讓心跳恢復正常,功能有如體內的隨身急救站,目的是降低患者因心臟停止而意外猝死的機會。
還有一種雙心室的同步節律器,主要適用於嚴重心臟衰竭、無法或正在等待換心的患者,這類患者的左心室收縮力量比較弱、比較慢,可藉由雙心室的同步節律器,消除左、右心室收縮不同步的現象,提高心臟輸出的速率,恢復心臟的功能。
Q:心臟功能不好,才需裝心臟節律器?
A:心跳太慢、心臟功能不佳、曾經心肌梗塞、嚴重心臟衰竭的患者,的確是裝心臟節律器的主要族群,美國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心臟的三條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曾經心肌梗塞,也曾經差點猝死,他被急救回來後,就裝了有去顫功能的心內整流去顫器。
但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國家,還有一群會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患者,是屬於心臟功能良好,年齡二十到三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些患者,本身可能有先天性的心臟疾病,常常是在晚上睡覺時,突然發病,如果不馬上急救,也有可能會猝死,典型的症狀是睡覺時,突然心跳停止,導致腦部缺血,出現呻吟、嘴唇發紫、口吐白沫、眼睛往上吊,甚至失去意識。
對這群特殊的患者來說,被急救回來之後,也是心臟治療的開始。一般會安排心臟的電生理檢查,從鼠蹊部的血管,將導管導入心臟,並以電極模擬、誘發心律不整來確診,並同樣需以具去顫功能的心內整流去顫器,來減少猝死的機會,有些患者還須加作電燒術治療。
Q:裝了心臟節律器,要留意什麼?
A:心臟節律器是一體成型的合金,構造很堅固,不太容易故障,但要小心外傷及撞擊,有可能造成皮膚的破損、感染、發炎,就必須更換新的心臟節律器。此外,運動時,應避免手臂拉扯過大的動作,如打高爾夫的揮桿、游泳的自由式或仰式等,以免扯斷心臟節律器的導線。
裝了心臟節律器的患者,也需留意生活中的電磁波及磁場。一般患者最關心手機,到底能不能用?原則上, 手機電磁波最強的時間點,是在手機撥通跟接聽的那一剎那,建議手機不可放在與心臟節律器同一側上衣的左口袋,而且,最好能用右手來撥、接、聽手機。
磁鐵有可能會干擾心臟節律機的運作,應避免使用含有磁鐵的胸針、墜子、名牌等隨身物品。至於機場、海關通關及賣場的金屬探測器或防盜門、運作中的微波爐、電磁爐,也建議不要靠近或逗留。磁振造影檢查有巨大磁場,裝有心臟節律器患者,不宜受檢。
而心臟節律器需要有電能,才能正常運作,目前多使用鋰電池,約可使用八到十年,就必須打開約三公分左右的傷口,再更換新的心臟節律器。
裝了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必須按時間作例行性的追蹤,定期監控心臟節律器的運作及電源狀況。
若患者有臉色發白、冒冷汗、暈眩、胸悶、胸痛、後背痛、很喘、有被電擊的感覺或厲害的腹痛,都是異常的警訊,應該立即就診。
報你知:嚴控三高、每天快走十五分鐘可護心
秋冬氣候寒冷,血管會收縮得比較厲害,再加上年終工作量大,睡眠不好,常讓企業人的血壓更難控制好,常常是一忙起來,或一生氣,就會覺得胸口悶悶痛痛的,甚至會傳到左手臂或背後,或是出現撕裂般的後背疼痛,這些都有可能是危及心臟血管的問題。
建議有心肌梗塞家族史,以及有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疾病的企業人,在秋冬季節,更要多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遵循醫囑,更嚴格控制三高,每天可快走十五分鐘,就是最佳的心臟保健之道。身強體健的年輕人,若有不明原因的昏倒,也應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若病情上,必須裝置心臟節律器,當然會造成一些不便,但往好處想,一旦有了心臟節律器的保護, 即可減少心跳突然停止而猝死的風險,絕大多數的患者,都可回到一般上班、運動的日常活動。(文●黃秀美)
延伸閱讀:心跳太快或過慢,都可恢復正常 ——3種心臟節律器比較表
一般心臟節律器
使用對象:心跳過慢的老年患者
主要作用:幫助心臟維持足夠跳動次數
心內整流去顫器
使用對象:致命性心律不整患者
主要作用:監控心跳,讓異常快速或不規則心跳回復正常,危急時會電擊心臟
雙心室同步節律器
使用對象:嚴重心臟衰竭、無法或正在等待換心的患者
主要作用:消除左心室收縮較差問題,讓左右心室收縮同步,改善心臟功能
資料來源:林俊立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林俊立醫師
現任: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
專長:心臟節律器裝置及監控、心臟內科學、心臟電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