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有一種陽光維生素,可以靠日曬合成,那就是脂溶性的維生素D。而維生素D對骨骼生長,也非常重要哦!
人體的骨骼,是由含鈣、磷、蛋白質及水份組成。當維生素D不足會降低小腸吸收鈣、磷的能力,讓骨骼較脆弱、柔軟,嚴重會引起軟骨症,使得骨質密度不夠而較易骨折。
鹿港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莊武龍醫師說,「就是因為維生素D可幫助鈣、磷在小腸吸收,有足夠的維生素D,對於維持骨骼健康,減少骨折風險非常重要。尤其小朋友在長高時,骨骼會先拉長,但骨質密度不會立刻跟上來,往往會有一點點時間差。如果骨質密度尚未增加,卻過度加強運動強度,可能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兒童骨骼生長高峰,有可能因骨強度不足,使這個年齡層的男孩和女孩骨折率。 |
根據研究,小朋友骨骼生長的高峰,女孩是在12歲到13歲( 12.5 ± 0.9 歲),男孩是14歲到15歲(14.1 ± 0.9 歲),這段時間是骨骼生長快速又比較脆弱的關鍵時間。要注意是否有規律的體力活動,足夠的維生素D跟鈣質,但也要避免過於激烈的運動量。
如果發現長不高或是只有輕微碰撞,就出現骨折的情況時,也要懷疑是否營養不夠、骨質密度不足,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抽血檢驗體內的維生素D、鈣質,是不是有缺乏的情況。
青春期過後,雖然性徵以及身高發展都已發育完成,但是仍然是骨質密度增長的階段。若是能在18到30歲的年紀,仍保有良好的營養攝取及運動習慣,會讓巔峰骨量更高,進而有更多的骨本來預防老年時期的骨質疏鬆疾病。
事實上,根據目前國民健康署2017年到2020年的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3到15歲兒童維生素D不足的盛行率是69.1%、16到18歲青少年是73.5%、19歲以上是59.8%,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國人都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
而且,19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維生素不足的比例,竟比19歲以上成人還更高。同時,7 歲以上族群,也常有鈣攝取不足的情況。
明明皮膚接受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後,就會合成維生素D,台灣也位於日照充足的亞熱帶,為什麼台灣人維生素D不足的比例會這麼高?可能與大家不是很喜歡曬太陽,或是會穿長袖、長褲或擦防曬乳,讓經皮膚照光後合成的維生素D減少有關。
除了在陽光下曝曬外,食用富含油脂的魚類,如:鮭魚、鯖魚,以及蘑菇,也能讓我們從食物中補充到更多的維生素D。如果是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險群,也可根據維生素D不足的濃度與醫師討論更合適的營養規劃。
QA時間:
Q:常常曬太陽,就不用擔心維生素D不足?
A:即使有充足的陽光曝露,如果皮膚正在發炎,像是還在發炎中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或是有肥胖、腸道疾病或腎臟疾病,體內合成維生素D的效率會打折扣,還是有可能維生素D不足的風險。此外,天生皮膚黑,代表有天然的防曬能力,比起白皮膚的人,需要曬更久,才能產生同樣量的維生素D。
本文同步發表@國語日報科學版
延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