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013

劉殿楨醫師:經常使用耳機聽音樂,為何要當心聽力受損?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您或您的孩子,有經常使用耳機聽音樂的習慣嗎?

美國紐約市長彭博(Bloomberg)宣布,將展開「預防聽力受損」的活動,

希望能呼籲大眾重視音樂播放器及不當使用耳機,所導致的永久聽力損傷。


別以為聽力損失(hearing loss ,簡稱聽損)遙不可及,是年長者,才會有困擾。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公佈的資料顯示,聽損確實與年齡高度相關,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的成人,約有十八%有聽損、六十五到七十四歲,已高達三十%,而七十五歲以上,則約有四十七%。


台灣內政部的統計是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約四分之一有聽損,七十五歲以上是三分之一,八十五以上是二分之一。


而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在二○一三年所發表的資料顯示,美國六到十九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約有十二.五%有高頻聽損(high frequency hearing loss ,編註:指的是聽不清楚,頻率三千到六千赫茲的聲音),相當於每八個人中,就有一位。


二十到六十九歲的成人,則有十五%是高頻聽損,約每六人中,有一人,造成這些永久性高頻聽損的主因,竟然是因為工作或休閒時的噪音曝露所導致。


事實上,台灣的國民健康局,曾委託台南醫院,針對台南的國、高中作過上千名學生的聽力調查,結果也發現有二十三%的學生,已有高頻聽損的前兆。


而且,最讓人難以防備的是這類高頻聽損,常是長時間隨著時間的累積,一點一滴喪失聽力,不接受聽力檢查,一般難以察覺,且是目前醫療技術,尚無法治療的永久性聽損。

本周由專攻聽力學的劉殿楨醫師,告訴您「聽力保健」的關鍵之道。


關鍵一:聽損,並非聽不到


聽損,並非聽不到、耳聾了,而是指某些音量或頻率的聲音聽不到,或者是在吵雜的環境或多人交談時,會聽不清楚,出現語言溝通上的困難。


音量,是以分貝數來計算,舉例來說:一般安靜環境中,彼此交談的聲音,約在五十到六十分貝左右,輕聲耳語,則在二十到三十分貝左右。若聽不到二十五分貝以上的聲音,就符合輕微聽損的定義。小朋友因為有學習語言的黃金期,若是聽不到三十五分貝以上的聲音,會建議配戴助聽器。


而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大致可分為低頻(三百赫茲以下)、中頻(三百到三千赫茲)及高頻(三千赫茲以上)。講話語音的頻率,約是落在一百二十五到八千赫茲間,尤其是五百到四千赫茲最重要。


為什麼工作或休閒時的噪音曝露,會傷害高頻的聽力?主要是因為噪音會讓內耳的毛細胞受損。毛細胞是聽覺的接受器,重要性有如眼睛的視網膜,可把聲音的震動波,經由纖毛的運動,轉化成電波,傳導到大腦,讓人聽得見。


一旦毛細胞數量死亡,就不會再生,當毛細胞少到一定程度時,高頻的聽力,會開始受到影響,聽不清楚語音中的子音,如:中文的 ㄅ、ㄆ、ㄐ、ㄑ、ㄒ、ㄓ、ㄔ等等,因此,「七元」,可能會因為聽不到「ㄑ」的發音,而誤聽成「一元」。而英文裡,有非常多的子音,像s、t、f、p、b等等,聽不到子音,更容易會造成語意上的辨識錯誤。


關鍵二:噪音,宜當心過量


而多大的音量,算是噪音?醫學上的認定是八十五分貝的音量,持續八小時,就會對造成傷害,但每多三分貝,時間就該減半,舉例來說:八十八分貝,需縮短成四小時,而一百分貝(編註:現在的音樂播放器,最大輸出量,約是在一百到一百二十分貝左右),更只要短短十五分鐘,就已經過量了。


現代人常常會在吵雜的公共空間、捷運上,以耳機聽音樂,音量難免會開得比較大聲,再加上MP3裡,可收錄的歌曲越來越多,常常會讓人聽著聽著,就對聽力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要怎麼避免喜愛的音樂,變成傷害耳朵的噪音?建議音樂播放量的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六成,就可低於傷耳的八十五分貝,且聽三十到六十分鐘,最好能休息一下。若要使用耳機,因耳罩式耳機離耳膜的距離較長、對耳朵的壓力小,會比耳塞式耳機安全一些。


此外,當噪音分的貝數,超過一百三十到一百四十分貝以上,則有可能導致急性的音響外傷,可能瞬間造成永久性聽損,常常會合併有惱人且持續性的耳鳴,目前也沒有方式可治癒。如果要到噪音大的環境中工作或玩樂(如:打漆彈、參加廟會、聽演唱會、去Pub等),必須戴上耳塞來保護耳朵。


關鍵三:聽力,從小守護


至於平常該怎麼作好聽力保健?可從小作起。家中若有先天性聽障的親友,可在結婚時,自費作常見耳聾基因的檢測(編註:每位費用約五百元)。兒童階段,要留意中耳炎、中耳積水引起的聽力障礙,若小朋友還不會表達,可能會一直拉耳朵、抓耳朵或是聽不到大人的呼喚。青少年開始,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噪音型的聽損。


中年後比較可能影響聽力的原因,有常以眩暈、耳鳴、耳塞感表現的梅尼爾氏症,以及突發性耳聾。這兩種疾病,常與壓力大有關,但發病原因不明、很難預防,及時治療,有機會降低對聽力的損傷。


倘若,常常聽錯別人的意思、或是距離一遠、環境一吵雜、人一多,就聽不見、看電視音量,非得開到別人覺得吵,才聽得清楚,或有耳朵發炎、眩暈、耳鳴、耳塞感等耳朵不適,建議可到耳鼻喉科接受進一步的聽力檢測。


保健:好聽力的三大要訣 


震耳欲聾的音樂,聽起來很過癮,卻會對聽力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掌握傾聽聲音的三大要訣,是保有靈敏好聽力的基本功。

TIP1、以MP3聽音樂,勿超過最大音量的六成,每半小時到一小時休息一下。

TIP2、在高噪音環境中,須使用耳塞保護耳朵。

TIP3、配戴耳機,耳罩式比耳塞式耳機安全。










  諮詢專家  

劉殿楨醫師
現任:台大醫院小兒耳鼻喉部臨床教授、台灣耳鳴學會理事
專長:聽力學、耳科學



本文作者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