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在台灣每三位孕婦,約有一位會採用剖腹產,與美國的剖腹率相仿,是一個產科常見的手術。而造成台灣高剖腹產率最常見的原因,是因前胎剖腹產,其次是胎位不正、產程有問題、胎兒窘迫等等。
現代人越來越晚婚,使得生子的時間也延後,但高齡產婦採剖腹生產,真的會比自然生產安全嗎?到底剖腹產怎麼做呢?以下是王有利醫師的問診。
Q:剖腹產 分哪幾種?
A:剖腹產依手術時機不同,可分為預定剖腹產及緊急剖腹產。前者,通常是因為前胎剖腹產、胎位不正、骨盆腔狹窄、胎兒過大等因素,為了生產時的母嬰安全,而事先預定剖腹產的時間。一般手術時間,會安排在懷孕滿三十八週,胎兒成熟後施行。麻醉方式,多採半身麻醉的脊髓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產婦的意識是清楚的,但這種麻醉方式有可能會讓產婦血壓下降。若預期是出血量大的剖腹產,則會改採全身麻醉。
緊急剖腹產,有可能是預定剖腹產前,就出現生產的徵兆,或者是本來想陰道生產,但產程中有產程遲滯,胎兒無法順利生產,或母嬰有生命危險時,為了搶救產婦、胎兒而必須盡快讓胎兒生出來。在緊急狀態下,麻醉方式可能會採全身麻醉,可讓產婦馬上睡著、進行手術,全身麻醉的風險較半身麻醉高。
而第一胎採剖腹產的孕婦,生第二胎時,若前胎剖腹產的原因是因為胎位不正,第二胎的胎位正常時,是有可能改採陰道生產,但若是因產程遲滯、骨盆狹窄等因素,使前胎必須採剖腹產,第二胎陰道生產的風險,仍會比剖腹產高,就不會建議。此外,曾經剖腹產的產婦若嘗試陰道生生產,會有約一%子宮破裂的危險,相關風險必須詳細評估。
Q:高齡產婦 應該剖腹產?
A:雖然,很多人會誤以為台灣的剖腹產率高,與高齡產婦、人工生殖、國人愛挑選吉時生產有關,但事實上,這都是誤解。首先,高齡產婦並非剖腹產的適應症,目前即使是人工生殖,也僅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產婦是雙胞胎,若是胎位正常的雙胞胎一樣可以陰道生產。
而許多會挑吉時剖腹的產婦,絕大多數是因為自然產有風險,必須做預定剖腹產,才會去挑吉時剖腹,並不是因為想要在吉時生產而刻意採剖腹產。
根據大規模的統計,陰道生產跟預定剖腹產的產婦死亡率相仿,但緊急剖腹產的產婦死亡率,約是預定剖腹產的十倍左右。產婦要採陰道生產或剖腹產,皆應以母嬰安全為最大的考量。
Q:剖腹產出現什麼情況 要特別小心?
A:剖腹產後,最重要的是要留意產婦的生命徵象,若血壓異常、心跳快和惡露量大,就必須馬上處理。尤其是剖腹產的產婦,因為生產的勞累,再加上肚子的下腹部以及子宮都有傷口,在做子宮按摩幫助子宮收縮時,可能會因疼痛而不敢用力按摩,有可能會因子宮收縮不良,造成產後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要特別的小心。
若是破水過久、產程遲滯的產婦,剖腹產後,會有較高的機會出現手術後的細菌感染,會在剖腹產後的一週左右出現發燒、傷口紅、腫、熱、痛的症狀,若有以上狀況或產後傷口越來越痛,都代表有異常,必須馬上回診,不能拖延。
至於剖腹產後,有少數的患者會有腹部沾黏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傷口在癒合的過程,組織新生時,會有很多纖維細胞過度增生,而把周圍的腸道及膀胱沾黏在一起,造成日後的腹部疼痛。在動物實驗上,在傷口處放玻尿酸的薄膜,可以減少未來術後沾黏,但產婦須自費使用。
報你知:產婦體重多十二公斤最理想
陰道生產時,因會經過子宮收縮、產道的擠壓,可以幫助胎兒肺部的擴張,對胎兒的呼吸較好,若非因胎位不正、產程遲滯等醫學上的安全顧忌,若可以陰道生產,很多產婦都會希望能經陰道生產。
一般建議,產婦體重增加十到十二公斤為理想值,但臨床上,台灣的產婦,平均會增加十五到二十公斤的體重,雖然,孕婦肥胖不是剖腹產的適應症,但當孕婦的體重過重時,若是胖在胎兒身上,胎兒太大,就有可能無法順利通過產婦的產道,增加剖腹產的機會。
若是胖在產婦身上,同樣有可能讓產道附近的脂肪組織太多,讓胎兒通過的空間變小,導致陰道生產失敗,而必須剖腹產,此外,產婦太胖,在產後,也有可能因為脂肪太厚,較難找到子宮做產後的按摩而較易發生產後出血,因此,孕期適當的體重控制很重要。
在營養方面,懷孕前三個月可開始補充葉酸,懷孕四個月後,若必要時,可補充孕婦維他命,正餐只要均衡即可,要特別避免吃太多甜食,少吃珍珠奶茶、碳酸飲料等垃圾食物,且不要過量吃水果,因為台灣的水果太甜,經常會熱量過高。
除定期產檢外,若有異常的徵象,像是分泌物不對、內褲很溼,有可能是早期破水,肚皮常常變硬,可能是早產,都必須馬上回診。
延伸閱讀:剖腹產跟陰道生產都有風險
陰道生產
生產方式:經產道生產
出血量:約200㏄
住院天數:約3天
疼痛度:產程較疼痛
相關併發症:會陰部撕裂傷;年長時容易有骨盆鬆弛引發的骨盆器官下垂及尿失禁;極少數個案會發生無法預估的肩難產,有可能會造成胎兒殘障
剖腹產
生產方式:以手術娩出胎兒
出血量:800㏄
住院天數:約5到6天
疼痛度:產後較疼痛
相關併發症:無論半身麻醉或全身麻醉,都有風險;出血量較高;住院費用及時間長;腹部沾黏;增加未來再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
本文同步發表@商業周刊名醫問診專欄
諮詢專家
王有利醫師
曾任:中華民國婦女泌尿暨骨盆鬆弛醫學會副秘書長
現任:馬偕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婦女泌尿暨骨盆鬆弛醫學會理事
專長:一般婦產科、婦科內視鏡手術、更年期障礙、骨盆鬆弛與尿失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