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睜大眼睛做超廣角眼底檢查,不需散瞳,即可檢查視網膜。(吳佩昌醫師提供) |
你第一次發現自己有飛蚊症,是幾歲?出現大量飛蚊時,有馬上去眼科做散瞳檢查嗎?
已經當了28年眼科醫師的高雄長庚醫院的眼科部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醫師,他本身有800、900度的高度近視。早在19歲時,就有飛蚊症,隔年飛蚊症變得比較明顯,散瞳檢查後,發現有視網膜裂孔,立即做了視網膜雷射封孔治療,他常說,幸好自己的專業,就是眼科。不然,他早就可能變成獨眼龍醫師了。
他提及有一位英文老師,在出現閃光、大量飛蚊症時,因接近晚上九點,才到眼科診所就診,當晚來不及點散瞳劑,做詳細的散瞳檢查,沒想到兩個禮拜後出現視網膜剝離,有失明風險,雖然緊急做了視網膜剝離手術,讓視網膜復位,手術後要配合臥趴及傷口復原追蹤一個月,原本安排好的暑假出國計劃泡湯,只能取消。這樣輕忽飛蚊症的案例,在眼科門診並不少見。
另一位57歲的文字工作者,也是飛蚊症病友,她在8、9年前,近視800度的右眼,也曾因視網膜裂孔雷射治療過,一直保持定期追蹤視力的好習慣。前二年才做過最新的超廣角眼底檢查跟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當時視網膜跟視力狀況很穩定。
她說超廣角眼底檢查,不需要散瞳,但要保持睜大眼睛檢查,她的眼皮一直擋到瞳孔,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才完成這項檢查。
飛蚊症病友,突然出現閃光、黑團、大量飛蚊,當心是後玻璃體剝離
即使這麼重視眼睛健檢,但在四個月後的一個周日,左眼突然出現閃光、一團黑毛線,視力模糊的大量飛蚊症。緊急就醫散瞳檢查後,確認是「後玻璃體剝離」(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所幸,並沒有造成視網膜裂孔、出血或剝離,認真追蹤檢查一段時間後,視網膜狀況維持穩定,總算鬆一口氣。
她的日常工作得一直注視電腦螢幕,左眼的黑團會隨著眼球轉動而浮游移動,位置又很靠近左眼的正中央視野,必須常常喬度數來減少對工作的妨礙,相當困擾,大約在後玻璃體剝離發生一年以後,黑團才淡很多。她說,雖然平常已經很著重眼睛健康,還是敵不過高度近視跟年紀漸長帶來的變化。現在就是維持定期追蹤檢查,試圖與飛蚊症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