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2021

余忠仁醫師:肺炎大未來

文,33教練  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肺炎在2019年奪走260萬條人命是傳染病第一號殺手。2020年以來,全球正遭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確診人數破億,死亡人數已近300萬人。而鄰近中國的台灣,目前因新冠肺炎病逝的國人,僅有十位數,這有賴2003年記憶猶新的全民抗SARS經驗,以及高水平的防疫及醫療技術。


然而,不可諱言的是,肺炎仍是國人生命相當大的威脅,位居十大死因第三位。光是2019年,台灣因肺炎死亡的人數有15,185人,相當於每天有超過四十位國人是因肺炎離開人世。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余忠仁醫師說,「在過去醫療資源比較缺乏的時代,肺炎死亡率長年高居不下。各種病原菌,包括病毒、細菌、黴菌,都有可能進攻下呼吸道,在各個年齡層,從嬰幼兒到老人,造成肺部發炎。新冠病毒,對人體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病毒,身體的反應特別強烈,剛開始重症死亡率比一般常見肺炎更高,目前全球死亡率約在2.5%左右。」


新竹臺大分院是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現有22位胸腔科醫師均有足夠能力可以互相支援。在呼吸重症,呼吸器、葉克膜的技術純熟,治療觀念跟照護能力一脈相傳。不管是肺炎、肺阻塞急性發作、氣喘惡化、肺氣腫、間質性肺病,從門診、住院到加護病房、呼吸照護中心一條龍照護,以及支氣管鏡介入、肺部復健的處置,都能提供新竹民眾在地完善的尖端治療及照護,搶救生命後,也讓肺功能有機會改善。目前積極與社區及照護機構進行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居家肺部復健、氧氣治療方案。


余忠仁院長表示,「肺是沈默的器官,每天24小時持續接觸由外界吸進來的空氣。只要是有風險因子,例如:家族史、吸菸、職業環境曝露,出現急慢性咳嗽,有痰、活動受限、運動氣促等跟以前稍微不同的情況。就要警覺是否肺部出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跟胸腔科醫師討論是否要做胸部X光或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跟肺功能等檢查。若是年長者、慢性肺病、肺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等嚴重肺炎的高危險群,建議應施打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來加強保護力。」


「而肺炎常常會有家庭群聚的情況。我們在門診上,常見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得了肺炎來看診,一問之下,往往是從小朋友開始出現類流感症狀,隨後全家都咳不停。因此,肺炎不只是關乎個人,也會影響到全家大小的健康。身在這個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時代,注意咳嗽禮節,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保持社交距離,都至為重要,缺一不可。」


本文同步發表@康健月刊。


  諮詢專家  

余忠仁醫師

現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

專長:一般內科學胸腔內科學、重症醫學、胸腔腫瘤學、超音波醫學、分子醫學



本文作者


33教練  黃秀美,現為健康專欄作家,名醫一點通  •  健康網  主筆。















《國語日報.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專欄作者。

曾任《實和聯合診所》媒體公關、《明日報》及《台灣壹週刊》健康組記者。

部落格:名醫一點通
FB社群:名醫一點通




著作:《146位名醫問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