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怎麼才不會痛?原來還有「吃」的疫苗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從小到大,我們接種的疫苗,以打針的疫苗最常見。不過,也有非常少數的疫苗,可以用「吃」的方式來獲得免疫力。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醫師說,「談到口服疫苗,就不能不提到爸爸媽媽小時候曾經『吃』過的沙賓疫苗。它是小兒麻痺病毒的活性減毒疫苗。小兒麻痺病毒是三種會讓小朋友肢體麻痺的病毒,曾經在全世界都非常的盛行,曾使得很多原本很健康的小朋友,喪失自由行走的能力。口服的沙賓疫苗,吃進肚子裡會在腸胃道黏膜繁殖,誘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它不會讓健康的小朋友生病,但對於極少數先天免疫不全的小朋友,還是有可能致病而因此得到小兒麻痺,機率大約是二百萬分之一的機會。」
目前,由於台灣跟很多先進國家一樣,環境中的野生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很少見。即使只有二百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口服沙賓疫苗而得到小兒麻痺,也是不必要的冒險。所以,現在兒童的小兒麻痺疫苗,已經改成完全沒有傳染力的非活性疫苗,也就是注射的沙克疫苗,不再使用口服的沙賓疫苗。
那現在台灣還有什麼疫苗,是口服的呢?
呂俊毅醫師表示,「最常見的是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外形看起來就像一個一個的輪子,它是五歲以下嬰幼兒急性腸胃炎的重要病原體,不小心感染後會又吐又拉,很容易群聚傳染,令人防不勝防。 」人有人的輪狀病毒,動物有動物的輪狀病毒,目前還沒有發現人畜互通的情況。
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也是活性減毒疫苗,在嬰幼兒約可降低九成因輪狀病毒感染而導致的嚴重腹瀉。但如果患有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的嬰幼兒,因有安全性上的考量,還是不建議服用這類活性減毒疫苗。
QA時間:
Q 除了打針與口服,未來有可能發展出更多不同使用方法的疫苗嗎?
A:除了口腔、腸胃道,眼睛、鼻腔也有黏膜,的確也都有發展出疫苗的潛力。
在畜牧業,已經有專門給雞使用的眼用、鼻用疫苗,可以透過像點眼藥水、噴鼻噴劑的方式來預防一些動物的疾病。
國外也已經發明出,把流感疫苗用噴劑的方式,噴進鼻腔的黏膜來達到預防流感的目的。只是這些技術,目前都還很新,價格也相對昂貴,需要更多時間來發展出夠安全、有效、便宜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