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2013

邱正堂醫師: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跟癌症有關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都是消化道常見的息肉,

為什麼消化道這麼容易長息肉?是因為吃錯東西嗎?

當發現消化道有息肉時,最好能夠馬上切除,以免罹癌?


息肉,泛指黏膜上的贅肉。人體有黏膜的位置,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都有機會長出像多餘贅肉的息肉樣病灶。


消化道是人類進食、消化、排洩的管道,食物從口腔到肛門,會與消化道接觸磨擦。由於現代人的飲食較油膩、難消化,讓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再加上膽固醇過高,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


而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消化道息肉的機會。舉例來說:當胃酸流入食道,形成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黏膜的受損與不適,治療上,有時會服用氫離子幫浦拮抗劑來減少胃酸,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效果好,但若持續長期服用時間超過一年,發生胃基底腺息肉(fundal gland polyps,按編:分泌胃蛋白酶的胃底腺增生,產生的息肉,絕大多數是良性)的比例也會增加。


臨床上,大腸息肉、膽囊息肉、胃息肉是消化道最常見的三大息肉。而消化道息肉,也有不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從肌肉層或黏膜層中長出來的腺肌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因感染發炎結疤,產生的發炎性息肉,以及,最有癌變可能性的腺瘤狀息肉。


以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多人罹患,已連續五年,蟬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高的大腸直腸癌為例,有近九成五是腺癌,是由正常的黏膜,先發展成腺瘤狀息肉,再逐漸進展成腺癌。


本周由專精消化道保健的邱正堂醫師,分享正確看待消化道息肉的關鍵之道。

7/04/2013

王秀伯醫師:你作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OK嗎?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你可能為了自己的健康,自費接受胃鏡或大腸鏡檢查,

或因嘔酸水、胸部灼熱感、胃痛等腸胃道症狀,而接受胃鏡檢查,

而你所作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到底OK嗎?

 

根據健保資料庫的資料,台灣每年胃鏡檢查(即上消化道內視鏡)的人次,達八十萬以上。而在國民健康局推動大腸癌篩選下,大腸鏡(即下消化道內視鏡)的檢查與治療人次更是扶搖直上。這還不包括自費健檢的胃鏡及大腸鏡等內視鏡檢查。


你買東西時,會貨比三家,想要花錢享受美食前,也會事先作功課,先了解各個餐廳所提供的食物及服務水準。當你要接受辛苦的內視鏡檢查或治療時,是否會先花些心思研究你所要接受的內視鏡檢查或治療,是否有達到應有的目的?


不管是無症狀的健康檢查,或是因為有腹痛、解黑血便、嘔酸水、便秘,而懷疑有消化道出血、潰瘍、胃癌等疾病而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治療,一個成功的檢查與治療,除了需要病人配合檢查前的準備外,醫療院所提供的軟硬體設備是重要關鍵。


而多了解健檢中心及醫療院所提供什麼樣的內視鏡主機及鏡子、內視鏡治療器械完備嗎?有沒有切實的保養?作內視鏡的清潔、消毒的人員,有受過專業訓練?執行內視鏡檢查的醫師,有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且認證、持續接受再教育?有沒有配置專業的內視鏡技術師?這些都是選擇好的、有效的、安全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的重要參考。


本周由專精內視鏡檢查與治療的王秀伯醫師,分析影響內視鏡檢查與治療品質的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