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2015

詹鼎正醫師:正視肌少症,增加體能及活力!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天冷胃口大開,但現代人怕過度肥胖,總是不敢吃太多,

常會發現雖然沒明顯病痛,卻老是體力不好,容易疲累,

要注意是否因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而造成老化提早來臨。


不管是扭乾毛巾擦臉,還是走路、跑步或是原本坐在椅子上,想要直接站起來,這些最日常的體力活動,都是透過人體骨骼肌(橫紋肌)的收縮來完成。骨骼肌的肌肉力量、肌耐力,不止會影響運動表現。


當肌肉量變少、肌力差時會讓生活功能變差,容易有跌倒、骨折的風險,也會因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機率,以及,年長者的住院及死亡率。同時也意味著可能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情況,需要作飲食上的調整。


即便是三十歲到七十歲的成年人,每十年約會減少八%的肌肉量及肌力,七十歲開始每十年則會減少十五%的肌肉量及肌力。所幸,肌肉量的減少,並非突然發生,也是可逆的,肌肉力量也可經由鍛鍊獲得改善,相當建議中年開始養生。本週由專精老年醫學的詹鼎正醫師,分享如何善用日常正確保健,增加體能及活力。

10/27/2015

吳佩昌醫師:散瞳檢查,把瞳孔變大了!

每學期的健康檢查中,有一個檢查項目是比視力表,但還有一個也很重要的視力檢查,叫散瞳檢查會把瞳孔變得超大的,但為什麼要做散瞳檢查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大部份的小朋友,隨著年齡的增加,眼軸也會越拉越長。一旦眼軸拉得太長,影像聚焦的位置,就會在視網膜前,造成看遠會感覺吃力、視力模糊。當眼軸每增加1公釐,近視就會加深300度,也會讓視網膜變薄、變脆弱,增加10倍視網膜剝離(破裂、剝落)的風險哦!


當眼軸增加2公釐,近視更會加深到600度。而近視600度,就是高度近視,會大大增加40倍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嚴重的視網膜剝離會導致眼睛失明。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系主任,同時也是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的吳佩昌醫師說,「我們很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在國小國中時,維持沒有近視的正常視力。萬一真的罹患近視,也希望能夠控制近視不要超過600度。」

10/22/2015

孫淑慧藥師:服用感冒藥,要特別注意的重點

服用感冒藥前,建議由醫師、藥師針對個人的疾病史、感冒症狀來指導使用。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感冒、流感病毒活躍的季節,

到底琳瑯滿目的市售綜合感冒藥,有何不同?

服用感冒藥,又要特別注意那些重點?


鼻塞、流鼻水、咳嗽、痰多,這些常見的感冒症狀,常讓人覺得精神不振、睡眠品質降低。偏偏秋冬又是感冒病毒最活躍的季節。即使知道俗稱的「感冒藥」,並不是非吃不可,也無法殺死已經感染的病毒或有效縮短罹患感冒的時間,但當發燒頭痛到受不了、鼻塞咳嗽到影響日常生活時,還是會想服用感冒藥來減輕不舒服的症狀。


到底市售的綜合感冒藥,使用上有何重點?服用感冒藥後,出現什麼症狀要提高警覺?本期由專精用藥指導的孫淑慧藥師,分享正確服用感冒藥的保健之道。

10/15/2015

陳惠櫻營養師:心愛家人吃不好、吃不多,該怎麼辦?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換牙及齒顎矯正中的兒童、青少年及咀嚼吞嚥能力退化中的長者,

常會因缺牙、牙齒動搖或吞嚥能力下降而無法大快朵頤,

掌握食材準備、烹飪調理的關鍵技巧,就能吃得輕鬆又健康。


輕輕鬆鬆好好吃頓飯,不只讓人心情愉悅,也能提供身體足夠營養及熱量。當簡單喝口水,都會嗆到;愛吃的雞腿、牛排,都咬不動、吞不下去,不但會讓人生減少很多樂趣,也會引起脫水、體重過輕、活動力下降的問題。


事實上,咀嚼、吞嚥困難比想像中更常見,只是平常並不會意識到是飲食出現障礙。舉例來說:食物嚼一嚼,老是把食物含在嘴裡或殘渣吐出來,或是邊吃邊咳,都是生活中,相當常見的吞嚥問題。而家裡的長者,明明沒有感冒,卻時常不明原因的發燒、吸入性肺炎,也要考慮是否有飲食障礙的情況。本期由專攻咀嚼、吞嚥困難評估、改善及飲食製作的陳惠櫻營養師,分享善用聰明料理,讓心愛家人輕鬆吃的保健之道。

10/13/2015

吳佩昌醫師:眼睛裡的祕密跟近視有什麼關係呢?

爸爸媽媽常常說,不可以一直看電視,玩手機跟平板電腦,不然會得近視眼,變四眼田雞,到底近視是眼球裡,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眼球表面有我們看得見的角膜、虹膜、瞳孔、結膜、鞏膜,裡面還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睫狀肌、水晶體、玻璃體、視網膜、黃斑部、脈絡膜,聽起來很複雜,對不對?別擔心,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眼球裡的秘密吧!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眼科系主任,同時也是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的吳佩昌醫師說,「小朋友可以想像眼球就像一個鼓鼓的水球,光線從角膜、瞳孔進入眼球中,會先經過水晶體跟玻璃體。健康小朋友的水晶體跟玻璃體,都是非常透明清澈的。而且水晶體QQ的、很柔軟有彈性,近距離看書時,水晶體旁邊的睫狀肌會收縮,水晶體會變厚。遠距離視物時,水晶體旁邊的睫狀肌會放鬆,水晶體變薄。而水晶體變厚變薄,都是為了讓影像可以清楚聚焦在視網膜上,讓看近看遠,都很清楚。」

10/08/2015

劉言彬醫師:中壯年族群竟然比年長者,容易發生猝死?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英俊多金、熱愛運動的杜拜王子,突傳心臟病猝死,

為何身強體健的年輕男性,仍會因心臟病突然病故?

猝死防不勝防?如何從日常生活中作預防?


心臟病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臟驟停。大部份的患者是在事前沒有預期或任何警訊的情況下,發生心律不整的異常,常是心臟跳得過快,少數是跳得過慢,導致心臟忽然停止工作、病人將失去意識、失去心跳、失去血壓而需要積極急救的情況,但能夠成功救回來的機率,僅僅不到一成。


而且,令人吃驚的是,運動員的心臟比正常人的心臟,更容易發生心律不整,中壯年族群也比年長者,發生猝死的機會高。本期由專攻心律不整診治的劉言彬醫師,分享心跳日常保養的關鍵之道。

10/05/2015

周韋翰醫師:痛、痠、麻、無力惱人的背痛,如何減緩?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隱隱約約的背部僵硬痠痛,

不管是上背痛或下背痛,都很擾人,

為什麼現代人這麼容易有背痛的困擾?該如何養生?


揮之不去又反覆發生的背痛,與職業、生活型態、習慣從事的活動息息相關。久坐辦公室處理文書資料的電腦族,常有上背部的肩頸僵硬困擾,肌肉長時間收縮導致局部的血液循環變差,肌肉所需的氧氣、養份的供給變少,使用頻繁也會讓肌肉裡的代謝廢物增加,導致乳酸堆積,若再加上睡眠品質降低,容易產生惡性循環讓肌肉無法得到放鬆與充分的休息,連休假在家時,也依然覺得背痛難耐。


而下背痛更是擾人,有時甚至會交雜著讓人膽顫心驚的痛、痠、麻、無力。本週由專攻背痛診斷及治療的周韋翰醫師,分享減緩惱人背痛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