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2017

黃秀美:分享我的A肝爆肝經驗

有沒有得過A肝?有沒有正在得A肝?簡單抽血驗一下,就能得知。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10年前,我在台灣莫名其妙染到A型肝炎,肝發炎指數飆破1600是正常值的40倍,還爆瘦得像個鬼,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自己離死亡那麼近。後來的追蹤檢查又發現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現在連喝啤酒,都會頭暈兩、三天。

雖然,肝膽科醫師都說相隔這麼多年,我的肝臟應該已經完全康復,但是體質就是跟沒有爆肝前不太一樣啊!(爆肝前,才剛做過包括腹部超音波在內的健康檢查,也抽了B肝、C肝、肝發炎指數,當時連輕度脂肪肝也沒有,抽血檢查也都正常,酒量其實也還不錯。)

現在必須非常認真控制飲食,才能讓肝臟維持在若有似無脂肪肝的狀態。酒當然連淺嚐,都非常非常少了。可以說生活型態「非常健康」,卻也蠻無趣的。

另外一位A肝的苦主郭泰源教練,他是在55歲染上A肝,年紀比我更大,也更嚴重,還搞到要住院。或許是因為他年紀更大又是B肝帶原又有肝癌病史的關係。

未生病前,我老是被誤導年紀夠大的人,不會沒得過A肝。染上A肝那一年,不少專業醫護認為以我當時的年紀,應該早就得過A肝了〈才怪!〉。沒想到都已經過了10年,這個觀念還是沒有什麼進步。我們的A肝衛教宣導這幾十年,都還是很不科學。

7/11/2017

黃立民醫師:當心腦部殺手:腸病毒

 夏天是腸病毒相當活躍的季節,到底「腸子」裡的病毒跟腦部又有什麼關係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每到夏天,小朋友一定會常常聽到「腸病毒」這三個字。其實,腸病毒並不是一種病毒,而是一大群的病毒家族。目前已知的腸病毒種類有70多種。至於為什麼叫「腸病毒」?會不會讓腸子生病、肚子痛呢?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醫師說,「腸病毒,不會引起腸胃發炎,也很少會讓小朋友拉肚子,但腸病毒就喜歡住在腸道裡,也會在腸道裡繁殖,透過腸道把病毒排出體外。所以,一旦感染糞便裡也會排出腸病毒,時間長達長達一個月以上。」

6/13/2017

黃修眉醫師:眼睛轉哪轉,跟腦神經有關喲!

我們的雙眼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張開、閉起來,隨時有淚液可以滋潤眼球,原來都跟腦神經有密切的關係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小朋友們上了小學,每次做健康檢查,都會有視力表的檢測,這是在檢查眼睛能不能看清楚,主要目的也是在測試我們的第2對腦神經,也就是視神經有沒有正常在運作,能不能把視覺的訊息,傳遞到大腦裡。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黃修眉醫師說,「視神經,也就是第2對腦神經,是主宰眼睛看得見、看不見,最重要的腦神經。除此之外,第3對、第4對、第6對腦神經是控制我們的眼球轉動,第5對腦神經負責眼球表面的感覺系統,第7對腦神經跟淚液分泌有關,這些腦神經,都跟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

5/09/2017

巫清隆醫師:美食家,也要有靈敏的嗅覺?

香噴噴的牛排、酸溜溜的檸檬,為什麼品嚐美食,也需要有靈敏的嗅覺呢?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發現,感冒鼻塞時,就算是爸爸媽媽用心準備了平常最喜歡的美食,還是常常會覺得吃起來比較沒有味道。這除了生病胃口比較差外,其實跟鼻塞時,嗅覺失靈也有關係哦!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巫清隆醫師說,「我們人類的味覺經驗有八成來自嗅覺,只有二成是來自可以分辨甜酸苦鹹的舌頭。小朋友可以試試把鼻子捏住、眼睛幪起來,再分別吃蘋果跟洋蔥,就會發現這二種平常截然不同的蔬果,在失去嗅覺後,吃起來都只是甜甜脆脆的蔬果。」

4/11/2017

李旺祚醫師:大腦時時刻刻會放電,異常放電可能會昏迷哦!

 「十萬伏特、電光一閃」是神奇寶貝皮卡丘的著名招式,放電時,常可把敵人電得慘兮兮,但如果是腦裡像是住了會異常放電的皮卡丘,那可就不妙了!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小朋友你知道嗎?每一個人的大腦無時無刻,都在持續放電。透過微量的放電,我們的腦部的神經元,才能夠彼此溝通訊息,並且把大腦的指令,透過神經系統傳達給全身,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正常的呼吸、說話、思考跟活動。但如果神經元有異常的強烈放電時,就會出現不正常的症狀。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李旺祚醫師說,「當腦部的神經元有不正常的放電,產生不定時的反覆發作,就是醫學上所定義的癲癇。發作時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跟異常放電的腦部位置有關,如果剛好是影響到嗅覺區,可能會聞到奇怪的味道,如果是影響到聽覺區,可能會聽到奇特的聲響,當然也有小朋友的眼睛會看到奇怪的影像,甚至會覺得反覆噁心、身體常會麻麻的症狀。而有些大範圍的發作,則有可能讓大腦臨時當機,會出現意識喪失、全身抽搐、抖動、眼睛上吊、口吐白沫的情況。」

3/14/2017

郭錦龍醫師:坐車坐船會頭暈,原來是動暈症啊!

戶外教學坐遊覽車時,你曾經有頭暈想吐的感覺嗎?


其實,這跟第8對腦神經,也就是前庭耳蝸神經有關喔!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坐車、搭飛機、乘船,乘坐這些運輸工具時會出現頭暈、嘔吐的症狀,俗稱暈車、暈機和暈船,在醫學上有個名稱叫「動暈症」,也就是移動時會頭暈的病症。


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國軍桃園總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郭錦龍醫師說,「動暈症跟耳朵裡面,掌管平衡的前庭構造有關。


前庭構造會把感受到的平衡訊息,包括身體的上下移動、左右移動、前後移動與加速情形,透過前庭神經傳達給腦部。


而有些小朋友在坐遊覽車時會頭暈想吐是因為坐在車子裡面,有時候雖然眼睛看不到前方的景色變化,但是耳朵裡面的前庭構造,卻能感受到身體隨著遊覽車前進,甚至加速,當眼睛跟前庭構造收到的訊息不一致,卻又把這些互相衝突的訊息傳遞到腦部後,就容易有頭暈、噁心,甚至嘔吐的不適。」

2/14/2017

翁妏謹醫師、許巍鐘醫師:頭痛是大腦的求救訊號?

頭好痛好痛,如果是睡到半夜會痛醒,或是清晨時,頭痛會特別明顯,要趕緊告訴爸爸媽媽喲!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媽媽,我覺得頭好痛喲!」原來,小朋友跟大人一樣,也會有頭痛的困擾呢!


台大醫院小兒部小兒神經科翁妏謹醫師說,「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有頭痛的症狀。小朋友的頭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像是秋冬常見的流行性感冒,除了發燒、流鼻水、肌肉痠痛,也常常會出現頭痛的症狀。等到流行性感冒逐漸痊癒,頭痛的症狀,也會好轉。當鼻子有發炎或感染時,如:小朋友常見的鼻竇炎,也常常會誘發頭痛。」


台大醫院小兒耳鼻喉科主任許巍鐘表示,「鼻竇是頭骨裡的空腔,可減輕頭骨的重量,也有調節鼻腔壓力、分泌黏液的功能。若鼻竇有發炎感染,也會引發頭部的疼痛及腫脹感。」